21岁的人生还有多少种可能?:谢谢,有砥砺前行者,有劈波斩浪者,有燕雀之志者,有疾病缠身者,:-人生,21
谢谢,有砥砺前行者,有劈波斩浪者,有燕雀之志者,有疾病缠身者,
221岁的人生,刚下学,刚开始,是无限的机会,人生的道路铺满鲜花,随手都可以抓住机会的,但是要注意,别走歪路,
321岁的大学还没毕业,你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做你想做的事,挖掘你的能力,为自己以后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你的学识,为了毕业后就业时的选择能更多,并且优异于与你竞争的人。
谈恋爱,大学里除了读书以外,找一个你喜欢,和你性格相投的人,谈一场浪漫的校园恋爱也可以帮你丰富人生的阅历,变得坚强成熟。
旅游,利用假期和同学、朋友、父母一起去旅游,在旅行的路上看风景,品味风土人情,拓宽你的心胸,让你的人生格局变得更加宏大。
学习你敢情绪的领域,不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可以有机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拓宽自己的朋友圈,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
4N种!一切皆有可能!
5- 21岁的人生正是筑梦的开始,人生的可能是起始于心,只要符合现实的需要,一切都有可能。
- 还有多少种可能?。拿破仑.波拿巴有一句名言“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字眼″。这证明了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思维,有行动、就没有‘不可能′办不到的事。可能的选择有种,但不能好其心大,实合的那份,就去坚定自已的信心,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
我想说首先21岁,还早,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段花季,21岁不过是含苞待放的花蕊。
所以,首先你要意识到,一切都不算晚。
其次,我想给你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学姐的例子。
高考那年,班主任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去那个学校了,所以,她真的只是去了这个学校。
那么努力怎么会这样?然而现实很残酷。
但是四年的时间改变了所有,顺利考上985研究生,还在毕业那年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籍,线上运营粉丝上万,简书签约作者,头条青云计划获得者。
而开头《二十几岁,拿什么去拼一百万个可能》就是她的出版书籍。
所以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一切就皆有可能。亲爱的你,加油![玫瑰]
7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得心头一惊:21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呀!人生的初始阶段怎么就来不及了呢?还加上“努力”的配置,当然来得及了!
且请我给你讲述为什么来得及!
一、人生初始阶段,努力正当时
21岁的年龄,正处于大学毕业或者即将毕业之时,正是青春年少的好时光,也是人们头脑灵活、思维清晰的年龄阶段。
如果你有一定的能力,加上一定的学历,是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的。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配置,你也是可以找到一份稍微差一点的工作的。
再不济,就是你不愿意去尝试,在家里无所事事。
但是这些都不耽误你“开始努力”。
21岁的年龄,无论你身处何种位置,想要进一步获得成长,都是需要努力的。
我们个体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听话期”,我们会听从父母的话、老师的话;其次,是“成长期”,这个阶段的我们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与方向;最后是“自由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思想自由、经济独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21岁的年龄,正是我们从“成长期”向“自由期”转变的阶段。要想顺利实现这个跨越,我们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当然了,不用努力的富二代除外)
我们想要成长为思想独立、经济自由的个体,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需要我们主动寻找、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
这也是我们必须努力的一个阶段。
所以嘛,21岁开始努力哪里有什么来不及呢?这是我们为实现自我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时期呀!
在我写作课中,有很多学员就是处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毕业将至独立未满,他们跟着我学习写作就是一个努力的过程。
每天清晨,早安的分享已经在群里出现,每天晚上,每日复盘总结的图片也如期而至。
他们的努力是我肉眼可见的,我也见证了他们的一路成长,很多人甚至还出了书。
21岁开始努力真的不晚。
电视剧《二十不惑》中讲到,反正我们还年轻,试错了是青春,试对了是长大。如果不去尝试,我们怎么成长呢?
因此,不要在最该努力的时候去选择安逸,去问:21岁努力还来得及吗?而是去问:今天我努力了吗?
二、努力有方向,击中目标不难
我们明白了人生从21岁开始努力是来得及的,但我们的努力也是需要有一个方向和发力点的。
这就像是我们打棒球,一棒击中球且打到好的方向,这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结果。
刘媛媛在《精准努力》一书中告诉我们,精准发力是把自己的能力和好的方向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迭代倍速的成长。
这也是我想说的,21岁的努力是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的。
举个例子,我社群的小伙伴们都是喜欢写作的,他们在21岁左右的年龄开始写作,持续发力,这是他们选择的一个方向。
那么在这个方向中,他们就需要练习文笔、收集素材、广泛阅读,这是“努力”一词下的小方向。
如果没有这些小方向的细致分类,口头上的努力就是空虚的,是虚假的。
因此,你必须在21岁的时候选择“有方向”的努力,选择“精准努力”,你的目标才能达成。
就像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他们的21岁也是在努力中度过的。
看到欧阳娜娜,我们就能想起来她的大提琴;看到杨超越,我们就想起她的舞蹈;看到关晓彤,我们就能够想起来她演绎的“女儿”,她们都是20岁左右,也都在“有方向”地努力着。
所以,如果你有热爱的事情,不妨就开始朝着你的方向努力把!
三、日复一日的坚持成就更好的你
从21岁开始的努力,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空口号哦,更需要的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坚持。
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就是如此,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读书、写作,每天都要给自己“上发条”来输入、输出,我也乐在其中。
这个冷板凳,我坐了很多年了。
那些知名的作者,一般都是在40岁左右才能够真正写出好作品,才能有所建树,而在这之前,他们都要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数十年的笔耕不辍。
如果你从21岁这个不算晚的年龄开始努力,那日复一日的坚持一定能够成就你。
我们社群里的芬芬,在健身方面做得非常好,可谓是一个健身“小专家”了,而在这之前,她坚持健身数十年,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样的努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所以呀,老马的那句“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能够到达光辉的定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你也是21岁左右的年龄,那就请开始日复一日的努力吧!
写在最后
21岁的年龄,正是努力奋斗的时候,没有什么来不及可言,如果你正处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那就沿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去努力吧!
“没有人能够忽略事实”,当你的努力有了成果,你就会发现原来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长!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有道理,欢迎点赞、收藏呀~
8无限可能。选择大于奋斗,选择什么路,今天的选择,明天的奋斗,是有逻辑联系的。比如,你选择从医,将来多是医生;你选择考公务员,将来多是从政;你选择报考军校,将来多是从军;你选择创业,将来多是从商。
9刘强东24岁的时候,还在贩卖盗版光碟;
俞敏洪28岁的时候被北大开除,冬天拎着糨糊满大街贴广告;
董卿21岁的时候刚刚毕业,到浙江电视台工作。
21岁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是选择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见死的那种人生,还是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生,决定权在我们自己。
10谁的青春不迷茫?21岁青葱岁月,有无限的可能,让人羡慕的不要不要的,等你到了50、60岁的年纪,就会体会到名人说的愿意拿所有身家换回青春的真正涵义了!
最近抗疫指挥成员院士钟南山广受人们关注,他在17年前的非典期间、在PM2.5的危害性上、在这次抗疫战中冲在第一线,以一个医生的良知大声发言,以专家的预见力果断决策,早一天下决断就会让事态向好发展提前了一大步。
钟南山在抗疫第一线
他出生于医生世家,父亲做过世卫组织顾问,母亲是广州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他自己20岁考入北京医学院,这时候的他能有多少发展可能呢?可以继续深造、可以继承父母的衣钵、可以凭父母的影响力做个医院领导,也可以就此谋个医生职位甘于平静度过余生。
年轻时的钟南山
因为他喜爱体育,大三时被选入体育集训队,还曾打破全国400米跨栏纪录,但是马上面临人生的选择,是专攻体育还是继续从医?他选择了留校从医,64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山东威海的农村呆了3年,刚刚回来又因为文化大革命父母的成份问题再次被下放到农村,这时候怎么看都不像是位未来的院士和抗疫指挥官。
现在运动仍然身形矫健
好不容易到71年调回广州,选择了离老婆比较近的第四医院工作,这时候的他已经35岁,只是一个太普通的医生。因为一次误诊让他开始发奋学习,74年调入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这才确定呼吸科的主攻方向,79年选派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两年多,期间居然有5篇重要论文发表。
被百姓称为除魔降妖的钟馗
年轻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就当是交学费,就当是尝试各种可能,有的亏是可以吃的,有的苦是可以尝的,多走两步胜过原地踏步,钟南山也是这样做的,81年回来后调到广州呼吸病研究所任所长,继续展开各项科研和合作,他的慢阻肺提早干预治疗现在在世界广泛推广,终于在96年被提名为工程院院士。
岁月安好,不负芳华!年轻人,21岁是多么让人羡慕的年岁呀!不要相信别人说的眼高手也要高,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半步半步的摸索过来的,不尽全力去争取怎么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