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10:09:34 浏览次数:787
非典型中国式家庭,父亲没有一贯的非理性强势,女儿没有始终的叛逆式成长,后妈也不是很坏,爷爷奶奶也没有很偏心……每一段成长的痛楚都可以有找到共鸣,然后习惯性地遗传下去。
标签: 狗十三影评 成长 有一 后妈 偏心
本网所发布资讯来源网络,仅属作者个人主观观点,与本网无关。
电影《狗十三》非常写实,我从中看到少年成长的痛和妥协。 中国大多数青少年都是这么长大的,当然也包括我! 小时候我没有选择权,都是父母帮你选。我也听到过“打你就是爱你”的父母誓言。 父母只喜欢你“懂事”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要面临成长?当时李玩13岁,她又养了一条叫做爱因斯坦的可卡狗。我老觉得《狗十三》这个电影名字,本身就是一种讽喻。是说,青春就是一条狗,还是说狗就是一种叛逆期的青春?因为十三这个数字看
我们的青春,也许没有早过恋、打过架、堕过胎,甚至可能没有闯过祸、吵过架、顶过嘴,但肯定有过失望、委屈、无力和孤独,然后在阵痛中慢慢长大……曹保平说得没错,《狗十三》是一部无惧5年封存的作品,它用一句无
最近影迷圈为雪藏三年终于上映的《狗十三》奔走相告,按理说这对于中国大陆独立电影,是值得欣慰的。但大多数自媒体平台在宣传时,把重点死死地钉在了“残酷青春”上。不是说这个切入点不对,而是这么一来,《狗十三
我们真的懂自家孩子吗? 8 .4 / 7 .0 我们真的懂自家孩子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春成长故事,不过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对正处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却仿佛都如出一辙首先要做听话的好孩子,不能随便违抗长辈们的命令,这样才会得到父母长辈们
小时候总盼着快点成长,却不知道长大要付出这么多的代价。看完由曹保平导演,张雪迎、果靖霖、智一桐、周珍、代旭、黄诗佳、曹馨月主演的电影《狗十三》之后,方才知道每一个“耐撕”的人可能都经历过“破碎”的时候
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被保送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班“希望班”,我爸大概是没有想到平时学习成绩并不能算顶尖的我会突然爆发,但他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奖励我一千块钱。之后的整整三年里,我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过
这是一部来自于生活、看似稀松平常,但却异常残酷、扎心的电影。作为一部青春片,它非常与众不同色调、影像都是灰暗的;人物的命运是悲惨的;最后看似一个大团圆结局——女孩“成长”了,全家关于叛逆女孩与宠物狗的
虚荣与伪善往往和我们的记忆开一个可怕的玩笑,这种感觉往往主导着我们的回忆,积极的记忆构建会美化我们的回忆。从心理学上讲,我们的记忆不是记忆库中所存信息的精确复制品,我们会在提取信息的同时对记忆进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