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14岁的任海龙做了不凡的选择:
签下器官及遗体捐献同意书
4年后,他平静离开人世
留下光明,洒向人间
4岁时,海龙就被查出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表现为肌肉慢慢萎缩,无法站立,然后全身无法动弹,形同冰冻,最后会因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2014年3月6号播出的《新闻眼》画面
尽管父母极力隐瞒,一次偶然的机会,海龙还是得知了自己的病情。短暂的恐慌之后,他选择乐观面对。年仅12岁的他做了一个决定:捐赠器官和遗体。
“我觉得活着一定要有意义,
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即使你以后不在了,
人家依旧会记住你。”
海龙开始不断劝说父母,但因为他还太小,父母实在舍不得。两年后的2014年3月,父母终于同意,当时只有14岁的任海龙签下了器官及遗体捐献同意书。
“我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死后身体与其烧成灰烬,不如捐之社会,照亮别人的路。”
因为从小坐轮椅,海龙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这个愿望他曾深埋心底,因为他并不想麻烦别人。
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海龙的旅行之路得以开启。合肥、苏州、天津、北京,都留下了海龙幸福的回忆。
镜头中,他爱笑,对动物,对蓝天,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他才十多岁呀,正是探索世界的年龄。
18岁,他离开了这个深深眷恋的世界
只是,鸟儿会越飞越高
花朵会越开越艳
而正值花季青春的海龙
却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
海龙的身体状况一年比一年差,妈妈在家中照顾他。常常,他只能歪在轮椅上,保持同一个姿势很久很久。“我知道他很痛苦,但我问他时,他总说,没有哪里不舒服。海龙很坚强。”
2018年9月8号早晨,海龙的妈妈有事外出,回来后,海龙已经没了呼吸,离开得非常安静。
9月10日,海龙的遗体告别会在合肥殡仪馆举行。妈妈特地给他换上了最喜欢的一件衣服,那是他当初和志愿者去北京时,在航空馆送到的,他一直爱不释手。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爱心人士,不远千里,为他送行。
年轻的双眼,为两位患者送去光明
海龙去世那天,安徽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到,取下了他的两片角膜,他的遗体也捐赠给了安徽医科大学做医学研究。
经过配对,海龙的角膜分别捐赠给一位安徽患者和一位新疆患者。两人都患有眼部疾病,等待角膜移植已一年多时间。
9月11日上午10点,安徽的受捐者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很快,两名受捐者术后拆线,重见光明。
他们将带着海龙年轻的双眼,去继续看着、爱着、温暖着这个美好的世界。
海龙,你放心,
即使你不在了,
我们依旧会记住你。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张健
◇编辑:桃桃
详细报道请关注江苏卫视《新闻眼》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苏新闻(微信号:jstvjs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