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影院出来,从点映开始就心急火燎地想去电影院去看,今天终于得偿所愿,高兴。
我觉得本片打8.5分是没有问题的,我现在评得有点虚高,但也不想改了。
题目写成是题材的胜利,恐怕有点招骂。并非是否认这部片子在其它方面的优点,不过,最大的闪光点,我认为是在选题上。电影在为边缘群体发声,正如影片台词所说,“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所以也可以说,这部电影讲的是“我们”,而不是某些导演的“自己”。谁也不必要求电影都要伟光正,而对于那些充满社会责任感、铁肩担大义的电影人,作为观众,我还是心怀感激。
先说演员吧,电影里的主要角色都贡献了了十分敬业的演技。
我先要为周一围抱不平,有人吐槽他演得油腻,试问一个熬夜看笔录,天天忙着办案的警察哪来的时间关注自己的形象啊。
药贩子张长林的扮演者王砚辉演戏真是很琢磨。他被审讯的那一段,镜头首先给了他一个特写,在抽鼻子,警察给他点烟的时候,他再次有一个不自然的肢体动作,就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来演员在表现这个角色的狡诈、准备替人顶罪的时候内心的那种挣扎。别看只是一个配角,人拿出演主角的劲儿去呈现。
我挺喜欢电影里的王传君的,看花絮就知道他为演这部电影吃了不少苦,镜头下的他和角色高度重合。吕受益这个角色非常关键,是他的离去激发出程勇人格中的神性。一个没良心的人不会因为吕受益的死而谴责自己,并作出赎罪的举动。但我们的主角程勇,他这个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内心里还有善,还有浪漫的英雄主义。从一个对怀孕的妻子试图大打出手的落魄中年,转变成一个为救人命不惜倒赔钱的药神。这种过渡在电影里并不显得突兀,这得益于影片扎实的剧本,还有许多完善人物的表演细节。
我是看了大量的剧透之后看的电影,对很多煽情的情节早有准备,不过还是几度热泪盈眶。看的时候在想,这部电影从艺术角度上来说离封神还差不少火候,导演毕竟是首次指导长片。周一围和药物代表握手的时候,电影在暗示制药商手上沾了血,这种指向并不妥当。生活中有许多无奈,有许多冲突,戏剧可以去编排它,表现它,但我想还是应该站在一个尽可能清醒理智的角度更好吧。
本片是有着一定里程碑意义的,有时候真的厌倦了那些风花雪月,舞刀弄枪,视听轰炸,粉饰太平,就想沉浸在某种基于悲凉现实里的梦幻中,鼓舞一下自己,继续感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