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新发现的油气田60%位于海上,“海上油气加工厂”应运而生。目前,中国为国外交付的工程量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储油卸油装置项目”正在青岛建设,这样一个35万吨级“海上巨无霸”是如何建造的?
▽戳视频了解
巴西时间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自主集成的世界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67抵达巴西里约港,用于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的开采。
原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提炼加工之后,石油燃料将成为用量最大的油品。如果您在巴西加了一箱油,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来自由我们中国制造的P67。
而P67还有一条姐妹船P70,现在正在中国海油工程青岛制造基地。这艘船的排水量相当于辽宁号航空母舰的五倍,用钢量相当于3万辆小轿车,使用电缆长度相当于北京到天津距离的十倍,一起来看看这艘“海上巨无霸”——
现在这个P70的甲板状态还比较好,但是P67来的时候,整个甲板都是锈迹斑斑的,状态非常不好。我们就创新使用了高压水喷射技术,压力能达到两千公斤,这是在国内首创的。
——中国海油巴西石油FPSO项目
常务副经理王圣强
除了对船身主甲板上1.6万平方米的区域去漆除锈。海油工程团队还矫正了电缆清册、布线图等处设计中存在的3000余项错误,为后期的建造节省了近千万元的材料成本。
他们是一个非常棒的团队,这是一个为巴西建的项目,他们能给我们非常好的质量。我非常开心能在青岛和大家一起工作。
——NR13工程师 Jose Mauro
P67的交付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海油在海上石油这个行列的制造能力,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梯队。这条船的交付对于巴西国家来讲,进一步巩固了在南美采油量第一的地位。
——中国海油巴西石油FPSO项目
总经理 陶付文
近年来,海油工程不断加强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相继成功交付了亚马尔、Ichthys、Zawtika等十余个大型知名海外项目,为俄罗斯、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力量。
来源:BTV新闻
编辑:张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