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杀手里昂
很多人认识张子枫都是从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开始的,当时的电影海报上都是她,在一片废墟上,远远的站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她饰演的小方登,不动声色,却浑身是戏,在地震中奇迹生还之后,满身泥垢茫然地站在废墟里,惹人心怜。导演评价她:“眼神太有戏,让我敢给她各种特写,都能打动观众。”
而我认识这个小演员大概还要早一年。
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龙须沟》,根据老舍先生的话剧改编,以上世纪40年代为背景,讲述老北京内一个小杂院在社会变革中的遭遇。这部剧京味儿十足,小妞子的饰演者张子枫是整部剧中极少数的非北京籍演员之一,但她在剧中的表演却极其生动自然,毫无违和感。
有一场戏,哥哥偷来一缸金鱼送给小妞子,小妞子看到金鱼之后流露出孩童般的单纯快乐,抱着金鱼爱不释手。然而,当母亲得知金鱼是偷来的,要求送回去时,小妞子的脸立马转阴,护着鱼缸嚎啕大哭。从刚开始的欣喜欢愉到后来的伤心欲绝,情绪转换自然流畅,都是内心的真情流露,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那一年,张子枫才8岁。
张子枫属于祖师爷赏饭吃的那种演员,虽然没有专业系统的学过表演,但是却自带灵气,能够让观众相信她饰演的角色,真实自然,特别是她的哭戏感染力极强,格外动人。
张子枫算是童星出道,5岁就开始接拍广告、电视剧,9岁凭借《唐山大地震》被观众认识,还获得了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赢在了起跑线上”。然而,年少成名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你带来同龄人无法得到的各种名利荣誉的同时,也能给你带来无形的压力,让你迷失方向,不久之后就会消失在公众视野。所谓高处不胜寒,正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年少成名的童星,在之后的事业中陷入低谷,最终被吞噬。
其实,不管是年少成名,还是大器晚成,演员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张子枫微博粉丝471万,不算是流量明星。并且,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打算朝流量明星的方向走,她更想踏踏实实做一个演员。
年仅17岁的她,已经算得上“小戏骨”了,履历表十分闪耀:《唐山大地震》《唐人街探案》《小别离》《我的父亲是板凳》等,合作的都是大导演,与老戏骨对戏也丝毫不示弱。
而今天全国公映的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又将成为她履历表中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片中,张子枫与彭昱畅搭档饰演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妹。哥哥时分经常整蛊妹妹时秒,一口吞掉妹妹的烤肠,偷吃妹妹冰激凌,将妹妹头发绑在床头,总之各种捉弄。
这种高能的互动方式就需要演员之间有十足的默契,有CP感。然而,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并且都是第一次合作,刚开始并不熟悉。这就需要两人迅速建立一种兄妹的情感关系,张子枫便私下里也管彭昱畅叫哥,甚至连微信的备注也改成了哥,只不过后面加了个屎的表情。
影片前半段兄妹二人嬉笑打闹,相爱相杀,有大量肢体上的互动。张子枫在表演上像个“女汉子”,从说话方式到行为动作都尽量摆脱女生的形象,给观众一种“不想要时秒做妹妹”的感觉。
有一场时秒向哥哥无事献殷勤的戏,开拍前,张子枫准备了两种念词方式,一种是偏媚的,另一种是偏小孩的,和导演商量之后决定用和时秒性格完全相反的媚的方式来突出这场戏,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十分有趣。
而到了影片后半段,大部分的情绪转变都落在张子枫身上。篮球场的那场戏,哥哥受伤,时秒直接跑到场地看哥哥状况,当哥哥时分变成闺蜜妙妙的哥哥之后,时秒先是表现出惊讶,随后又是对闺蜜妙妙的嫉妒。然而,当时秒回到家中,确认哥哥真的消失了之后,从懵到不知所措,到在沙发上开心得跳了起来,让观众于措手不及,人物性格很丰富。
后半段张子枫有很多情绪很大的戏,完成度都很高。父母向时秒摊牌已经离婚,张子枫的情绪转换十分到位,不仅流利地说出一大段台词,还将情感融入到台词的语气节奏中,十分动人。而结尾妹妹去火车站追哥哥的时候,说的那句台词:“你把我落下了”则犹如一颗重磅催泪弹,让很多观众在影院哭成了狗。
《快把我哥带走》的导演郑芬芬说,生活中的张子枫很安静,属于日常话少,一旦到了镜头下,就会立马让你觉得她在发光,爆发力特别强。生活中静如处子,银幕上动如脱兔。而和她演对手戏的彭昱畅也说,张子枫在《唐人街探案》中最后的诡异一笑给他留下了很大阴影,经常做噩梦。
如果说之前张子枫小时候的表演更多的是靠灵气,那么现在张子枫的表演则更多的是依靠对于角色的理解,真正能够体验角色的情感,进入到角色中去。这些年来,随着表演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看到张子枫在表演上的不断进步,呈现出一种“阶梯式”表演,越发成熟。而年龄的不断增长,也让观众更加期待未来她在表演上的更多可能性。
张子枫,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