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记得前几天君君送票安利的《西虹市首富》(戳这里看沈腾)吗?
其实,这部新片是由1985年的美国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翻拍而成的。
鉴于很多人都没看过原版电影,今天,君君就来说道说道这二者的异同。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
★★★☆
推荐理由:《西虹市首富》原作

1902年,乔治·巴尔·麦卡奇翁写了本小说,叫《布里斯特的百万横财》。
但令人咋舌的是,算上《西虹市首富》,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足有13次之多。其中好莱坞5次、印度4次、英国2次、巴西1次、国内1次……
其实原著的故事很简单,一个二流的棒球运动员布鲁斯特,在被球队开除后,舅父的三亿美元遗产从天而降。
但要想完整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将三千万美元花掉,于是布鲁斯特开始了花样“败家”之旅……

如果《西虹市》和《百万横财》你都看过,你会惊奇的发现,虽然说是翻拍,但两部电影在剧情、角色功能设定、甚至是台词笑料等细节方面,简直一毛一样!
比如男主都有一个美女助理,且在最后都成功泡到手。

舅父宣布遗嘱时都带呼吸器的梗。

同时,二者都买下了开除自己的球队,且和最出名的球队打比赛,甚至连在比赛中把对方球员坑下场的梗都一毛一样!


不过,二者还是有相当显著的不同的。
首先是男主的设定。
《西虹市》中,王多鱼是足球运动员,为了讨生活,踢过女足、当过裸模,可以说只是为了搞笑。

但本片中,男主本身的设定就很值得玩味。
电影里舅父是白人,但将要继承遗产的布鲁斯特却是黑人。
同时,男主的扮演者理查德·普赖尔更是好莱坞中最早向种族歧视宣战的演员!

所以再去解读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部80年代的黑人小子拿着白人舅父的百万遗产,引领整个社会风潮的讽刺浮世绘,极有现实意味儿。
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重要。因为,钱才是最受到尊敬的!

其次,是“最败家”的行为。
在《西虹市首富》中,沈腾败光10亿的最主要手段,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脂肪险”,即一元起投,只要成功减重就能获赔,20亿元赔光为止!
国民仇富和贪占小便宜的阴暗心理在这里被讽刺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西虹市》中最成功的一次“本土化改编实例”。

而在《百万横财》中,一样也有绝对美式的本土化“败家行为”——竞选总统。
布鲁斯特的竞选口号则是,“谁都不要选”。

他向公众直接坦白,与其支持这些愚蠢的政客,倒不如把钱留着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是对美国的金钱政治最露骨的一次讽刺。

因为在美国,竞选总统从来都是最耗费金钱的一件事。
1860年林肯参选时,只花了十万美元,但在2008年时,大选耗费的资金达到24亿,就连总统候选人本人直接投入的经费也在10亿美元以上。
100多年的时间,竞选费用扩大了1000倍!

同时,8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的最后阶段,大名鼎鼎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在这一期间被提出的。
在这个国家花钱造火箭、全民喝汤啃菜叶的时候,花大钱选总统这种政治行为显得莫名讽刺。

更有意思的是,直到2008年奥巴马才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选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但早在1985年,花了大钱的黑人布鲁斯特却险些完成这个目标。
看懂了吗?如果钱够多,那么钱=话语权、钱=权力、钱=一切!

当然,上面两点是需要细品才能把玩到的细节,但即便不去看这些小细节,影片本身传递出的观点,也足够吸引人。
《西虹市》中,结局安排了一个很中式的圆满结局:为了爱情,放弃金钱。
从而给人创造一个珍惜眼前人的美好愿景。

而在《百万横财》中,虽然布鲁斯特最终也成功继承了舅父的全部遗产,但他在花光3000万时所遇到的人情冷暖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从一开始舅父设下这个局,影片就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
因为舅父在小时候曾经因为抽雪茄被父亲关在杂物室里,没有食物、没有水,直到三天后抽完所有的雪茄才被放出来。

舅父小时候认为雪茄好,结果抽雪茄抽到吐才明白雪茄并不好。
布鲁斯特爱钱,所以舅父就让他花钱花到吐,以此来让他看清自己更在乎的究竟是什么!
而布鲁斯特也没有辜负舅父所托,他大把撒钱,直到散尽家财,才看清身边人的真面目。
有把送钱给布鲁斯特,助他东山再起的好心人。

有揣了一大包钱却不愿借钱给布鲁斯特的自私鬼。

也有陌生人惦念着他对政客直率的批评,仍旧对他礼貌服务。

舅父在遗嘱中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一个人。
但在布鲁斯特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身边仍有一个愿意陪他买间小屋、钓鱼享受人生的朋友。

所以在最后,当布鲁斯特和朋友抱在一起时,分明为这部极度讽刺的政治喜剧,镀了一层明灿灿的友谊之光。
你富有时,我尽我所能帮你用钱生钱;你落魄时,我倾我所有陪你渡过难关。
也正如中国一句老话,苟富贵,莫相忘。
希望,我们都能遇到自己的好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