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2018届毕业生陆续踏入工作岗位,2019届毕业生即将开始求职历程。面对未来,有人找不到发展方向,内心缺乏成就感;有人走向工作岗位,却发现学非所用,学非所爱......
近日,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做客《开讲啦》,向身处迷茫的毕业生与往届生吐露心声,听听他怎么说?
《面对未来,你可曾迷茫?》
节选自《开讲啦》 厦门大学副校长 邬大光
作为老师,每当毕业季来临,我都会十分伤感。
在厦大的毕业典礼上,专门有一个“感恩环节”。当典礼结束时,我们要求所有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向后转,面向老师、后勤行政人员以及父母亲属代表三鞠躬。每当此时,我都会泪湿眼眶。
△ 厦门大学副校长 邬大光
所以,去年毕业典礼后,我写了一首小诗“雨打凤凰叶带愁,建南弦歌荡五洲。海涛微波情难断,源谷霏霏盼新秋”。看着学生离校,作为老师,我内心十分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在人生征途中感到累的时候,欢迎回家充充电。
现在的学生,毕业除了伤感之外,更多的是对未来选择的纠结。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毕业给我选择的空间太少。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1981年1月份大学毕业。
△ 毕业证书
大家恐怕难以想象,我们毕业时没有毕业典礼,只有毕业证书。当时国家刚刚启动学位制度,我的学位证书1982年的11月份才邮寄过来。
在我大学毕业时,毕业就是就业,就业就是国家包分配,你没得选择。
然而,对于现在的同学们来说,毕业时你们选择的机会太多了。面对选择,我相信大家的选择能力、选择意识、选择眼光比刚入学时提高不少。我希望大家在面临选择时,要脚踏实地,不要太功利化;要有理想,但不要陷入理想主义;要有崇高感,但不要被自我的崇高感所绑架。
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博士生,我一直动员他留在大学工作,像我一样。然而,他仍然坚持了他的梦想,创业。当时我觉得非常可惜,以至于气愤。他临走时,我说了一句气话,“我非看着你创业失败撞了南墙回来找我”,但我内心是希望他能够创业成功。
因此,在我们面临选择时,要有理性的认识。第一选择是绕不过去的,选择之后要准备迎接试错,但不要害怕,请记住:要有定力,要有理想,不惧困难,永远向前。
离开校园,要把在大学里养成的精神文化带到社会上去。
当大家走出大学校门,你们是否真的完成了大学应有的使命?我认为不一定。即使到了毕业季,你要走出大学校门时,你也不一定是一个真正的大学人。
我在牛津、剑桥大学考察参观时发现,当学生某一门课挂科时,对不起,请你退学。没有补考,没有重修。尽管后来有个别学院同意重修和补考,但是没有一个人通过。
整个欧洲,大学生的平均毕业率只有70%。真正的一流大学必须要有淘汰率,留校多读一年半载,这还不是真正的淘汰。等你们走向社会时,那才是真正的淘汰。
真正一流大学的特征就是严格!当然,我们的严格正在建设的路上,我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应逐步把严格建立起来。
我研究大学三十年,如今,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仅仅想适应社会,而不是去改造社会。我觉得,在走向社会时,要在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之间寻找平衡点,把在大学里面形成的精神文化带到社会上去。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普通人也是精英。
如今,大学培养的是精英人才。今天我一直没用“精英”这个概念。因为去年下学期,我给本科生开了一门通识课叫“大学历史与文化”。讲完之后,当天晚上,我收到一位本科同学给我写的邮件: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邬老师您好:
今天早上听了您的讲座,感慨颇多。
您在课堂上讲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但我觉得您是在给我们勾勒精英的轮廓。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翻起浪花的总是少数,前三甲只有三个,更多的人最终都回到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讲柴米油盐,讲生老病死。
我明白,大多数文化里都有源远流长的精英崇拜和天才崇拜,我也崇拜佼佼者,认可那种向上的力量。
但我依然认为,“普通人”并不应该承担负向的价值判断。我想为“普通人”辩护一下,让他不至于因为自己没有成为那个“精英”而被消解掉。
这封信教育了我,我认为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或者我们很快就到普及化时代,实际上普通人也是精英。
你们年轻,你们比我跑得快。因此在迎接新时代,拥抱新征程之时,你们一定是跑在我前面的。
图 |视觉中国、《开讲啦》
走出校园
左手现实,右手梦想
你,心感彷徨却又满怀希望
关于“就业”的二三事
“过来人”这样说
趁早
规划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没有人会替你做选择,没有捷径能轻易成功。出发,即使失败,但“我曾努力过”。
认清
自己
焦虑源于对自我的不确定和与他人的攀比。与其去纠结、犹豫,不如认清自己,瞄准目标去奋斗。
高效
行动
坚持不懈,更加有效地投入时间,力争成为某个领域的小能手,才可能拥有崭露头角的机遇。
直面
现实
成长的第一步是接受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到现实的不美好时,依然有定力去选择最初的坚持。
尝试
改变
择业时,可以大胆地尝试,不必因没找到喜爱的工作而就此停顿、等待。只要去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经营
自我
给自己树立专业定位,要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品牌,这需要不断的经营,向行业最优秀的人看齐。
克服
恐惧
每个人都会害怕,所有的害怕都是因为你没有正视它,当你把害怕当做成长的突破口时,就是进步的开始。
插画 | 日本插画师 Maori Sakai
关于毕业,就业,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点击「写留言」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