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被撵出了紫金城,虽然他有房产证。
改良主义被革命主义pk下台,对赌国运中,大中华频频失利。
白话文德先生与赛先生拉风的正紧,文言文的前朝旧人却没有退出舞台,西洋人也进来了,台词和话语权还挺多。
北平的马褂外面,刚套上西装,日本人要进来了,敌人?友人?故人?好人?坏人?成大事儿的人?
浑水民国。
蓝先生是这篇民国的引子。
开场的节奏,迅速拉人入戏,这是姜文的台风儿。
蓝先生与朱局长吃了半顿饺子,面对洪武大帝的画像,这一席蹡蹡的话,说的隐喻,又谈的透亮。
我就问你,把心里话写到日记里,还算心里话么?把心里话写到日记里的人,能靠得住么?
蒋委员长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北平外的日本人兵临城下,靠他的合资合股制国民政府能干翻日本人么?
辛亥革命打的那几枪,在蓝先生眼里都是小孩子玩鞭炮,真正成大事儿的人都没在台前,这次抵挡日本人,当然,也得老将出马,一个顶仨。
蓝先生到此一段,是个人物儿。
况且,他在北京城,还有十三个四合院儿,而且,都没有被撵出去过。
邪不压正这一起篇儿,对话开合有度,韵律中带着节奏,节奏中带着信息,一起呵成的爽快。
蓝先生对谁说的这一席话?
朱局长。
朱局长是何人?
朱局长是要在酒桌儿上找出在他小媳妇儿腚上盖章儿的那个人!
根本一郎的大铜印,为什么会盖在唐小姐丰满而又弹性的腚上?宣战不都是写在纸上么?为什么弄到了腚上?亨医生打针,是左边的腚,还是右边儿的腚?蓝先生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么?
仍是蹡蹡的台词,严谨而又嘈蛋,血脉喷张的人命就在现场,一触即杀,大人物们的鸿门宴。在座儿的都脱不了干系!
看吧,中国人的饭局儿,从来都是局儿。
这一场戏,将影片儿推向了新危机,没有人会坐以待毙。
根本一郎也是拿武士刀的人,除了讲论语,也会去杀人。之前看到的日本人杀人,都很有仪式感,这次也不例外,三个车夫跑步中被击毙,大概是将蓝先生刀入颈上。
下面是根本一郎的章回体时间,寻刀,找印,杀人,交易,弃子,招招辣手。
邪不压正的群像戏,尤为精彩。
每个人物都有主导秀场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人物的手腕儿,能量,智谋,表情迸发而出,如solo一般的将看客的眼光吸引过去,这是本片儿的精道之处,所谓的对手戏,其实可以不是五五分,三七分同样能展现对手的水准。
当然,亨医生、唐小姐、关裁缝虽然没有三招五杀的表现,却也汩汩的展现着能量。不是正能量,也不是负能量,而是人物角色的存在感。
人物塑造丰满,有线条儿。
大抵,线条儿就是姜文本片儿的淋漓之刀。
字幕之后,留在下来的却是满眼的屋顶儿。
主角儿李天然都干过啥事儿?他帅,还鲜肉,还露过半个裸体,还能打,还会为师父复仇,都挺好,可为什么他骑着自行车,从屋顶而来,会久久挥之不去?
他从东边的屋顶上来,他不是东邪。
他光着腚从屋顶而来,他也不是至尊宝。
浪漫或许能比杀戮更入人心。
比起上一回,开车上月亮,这一次,骑单车逛屋顶,具有可执行性的浪漫之约。
没羡慕过蓝先生的运筹,朱局长的权利,根本一郎的生意经,不管想成大事儿的行道有多少种,等心上人来却是最让人羡慕的一种。
你看,屋内是不穿内裤的大腿翘臀电话震,屋顶是意中人飘然而至的白云清风,这种影片儿,让人分不清该做个俗人,还是高人。
都想要。
民国屋顶旧风华,不管叫谁是爸爸。
时代是历史的收藏,而你才是属于我的回忆,任凭外界有多少个中流砥柱,而你是唯一裸奔来看我的人。
其实,民国中裸奔的事件,要比裸奔的人多的多。
邪不压正,欲望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