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芝在和技术员沟通养鸡的事。

李凌芝的部分还账记录。

李凌芝带着父母照顾亡夫的爷爷。

穿着单薄的李凌芝和父亲一起赶往鸡舍。
今年32岁的李凌芝坐在父亲李海洋驾驶的三轮车在土路上颠簸了十几分钟,来到了村口的鸡舍。她要给鸡舍加温,新一批鸡雏就要进场了,他们必须保持鸡舍的温度。
瘦小的李凌芝在寒风吹打下,哆嗦成了一个团,但正是这个娇小身躯里蕴藏了巨大的力量。7年前,她丈夫、婆婆、公爹先后离世,留下了丈夫88岁爷爷和5岁的儿子,还有20万元的巨额债务。20万元,对于生活在德惠市岔路口镇毛家村这个偏远地方的农民来讲,那可是一笔巨款。
过去7年间,李凌芝一直把欠款单枕在自己的枕头下。每赚一点钱,就还一份账。到现在为止她已经还了13万元。她说:“这是大家的血汗钱,不能不还。”
12月10日,记者来到德惠市岔路口镇毛家村,采访了李凌芝。
带着爸妈照顾亡夫的亲人
“你好,我的鸡舍准备的差不多了。你明天来看一下呀。”12月10日15时,李凌芝站在自家小院的中央,给一家农牧公司的技术员打电话。
见到记者来访,她热情地把记者让进了屋。这是一间刚刚建成的瓦房,贴着地砖,墙上洁白如雪。
炕上坐着一位老者,见到记者,老人家大声问:“这是谁呀!”“咱家来客人了。”李凌芝笑着和老人家说。
“这是我爱人的爷爷,今年95岁了,叫于振云,他还有两个女儿,但爷爷去别的地方都不适应,就愿意在这住。”李凌芝介绍说。
李凌芝的父亲李海洋和母亲于清芬说,从李凌芝家出事之后,他们就来到李凌芝身边了。“这孩子苦哇,25岁就没了丈夫,守着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我们俩就过来了,能帮一把是一把。”
李凌芝介绍,现在她养鸡的事和爸爸一起忙活,妈妈负责在家里做饭,闲暇的时候,两位老人还到同村人开的养鸡场去清理鸡粪赚钱。作为女儿没有尽孝,反倒让爹妈和自己一起受苦,她很过意不去。
频遭变故她曾自杀过
李凌芝家是榆树市五棵树镇的,出生于1986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岔路口镇的小伙于令伟,2006年两人结婚,婚后儿子出生。
没想到结婚3年不到,这个家就频频遭遇变故。2009年首先是公爹患了肝癌,为了给公爹治病,借了好多钱,都是亲朋好友的钱,十多万元,可没过几个月,公爹就过世了。然后是孩子和婆婆一起得病,儿子得的是肺炎,婆婆得的是胆囊炎,又借了好几万元。好不容易这一老一小出院了,婆婆又得急病过世了。
李凌芝说:“那段时间,我实在是太闹心了。我才23岁,也不懂事,就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不想活了,我还吃了老鼠药,不过我丈夫把我送到了医院,把我抢救过来了。我记得我丈夫和我说:‘人哪能那么顺利,咱们都年轻,还能干,只要人在,这些钱都能还上。人一定要有希望。’”
李凌芝觉得丈夫说的话有道理,当时夫妻俩商量,靠种地来还这些钱,得猴年马月能还齐。李凌芝准备进城打工,家里由于令伟照料。不想又一场灾难光顾了这个家。
丈夫意外过世她找来债主开会
2011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十六,是李凌芝最难忘的日子。“当时我在长春,早上我给丈夫打了电话,嘱咐他,让他给爷爷做饭,别让爷爷饿着。他回答了一声‘嗯’,没想到这句‘嗯’成了遗言。”
当天中午,李凌芝就接到了邻居们打来的电话,说于令伟出事了。赶到家之后,李凌芝才知道,是于令伟骑着摩托一头撞到了路边的树上,当场就没了。“那么帅一个人,面目全非,我当时就觉得世界塌了。”
家是一间破旧的泥草房,孩子只有五岁,摇着小手,天天喊:“我要爸爸!”爷公公已经是88岁的高龄了,天天唉声叹气。3年间,为了给老人治病,给三位亲人办丧事,债台高筑。那段时间李凌芝不知哭了多少回。李凌芝说:“出事之后,爸爸妈妈从榆树老家来了。”
当时父母和朋友都劝:“这个家都这样了,你才25岁,守着这个家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再说,这些钱也不全是你借的,不用你还呀。走吧,再找个好人家,你还年轻,一样嫁人。”
可李凌芝认为:“这个家上有老,下有小,我走了,这一老一小咋办?别人看我们遇难了,纷纷解囊相助,人死了,钱就不还了吗?只要是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事就不能这么办。”
丈夫的丧事处理完毕,李凌芝就挨家挨户的找邻居,找亲戚,“我们老于家欠谁钱了,到我家开会。”
“开会的场面我一直记着,小小的泥草房里坐满了人。我拿着借条,一张一张地念。有人说:‘孩子,你这钱叔不要了。’我说:咱们都是农民,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不能不还。’”讲这段经历的时候,李凌芝一直很平静。
7年间她替亡夫家还了大半欠账
会议结束之后,李凌芝把所有的欠账一笔一笔都记好,写在了两张稿纸上,当做账本。从此,这两张稿纸成了李凌芝最重要的东西,每天她都把这张纸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每还上一笔,她就在欠账的后面写上“已还”,7年来,最初的稿子已经磨破了,她就再找新纸抄写一遍。现在这账本还在李凌芝的炕席下面存放着。面对记者,她拿出了她的账本。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些欠账总计有25笔,最大一笔是1.9万元,最少一笔是2000元,总数为200300元。
她如数家珍般介绍:“这7笔还利索了,这7笔还了一半,这一笔用直补抵押了,还有9笔数额不大的没还。对了!这笔我前几天还了,还没记。我已经还上13万多元了。”
对于怎么还钱,李凌芝说:“主要是打工,我在长春的烧烤店当服务员,一个月3000元,除了吃喝,基本都攒下来了。还有一笔收入是我把家里的地流转出去了,10年回来4万多元。还有就是我今年租了一个鸡舍,我养了合同鸡,就是和一个公司签合同,他们出鸡雏、出技术,甚至还出饲料,鸡养完了,他们收走,一批能养5000多只呢,虽然辛苦点,但这钱比较稳定。”
李凌芝还说:“去年政府泥草房改造,盖房子我花了一些钱,要不这些欠账我还的更多。”
“不相信老天爷只按我的头!”
跟随着李凌芝和爸爸李海洋的电瓶车,在暮色中,记者来到了她的鸡舍,前一批合同鸡刚刚运走,12日新的鸡雏就要进场了。虽然寒风吹的李凌芝直哆嗦,可鸡舍却充满暖意,鸡舍中两个炉子正在燃烧着熊熊的炉火,把鸡舍里熏得火热。“新鸡雏就要来了,这里必须暖和,外面零下十几摄氏度,温度低了,小鸡就冻死了。”
鸡舍旁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又潮又湿,顶棚上糊着塑料布,上面全是水珠,“鸡雏进场之后,我女儿就在这里住,太遭罪了。”李海洋心疼地说。“前一段时间,我小外孙张罗要和我女儿一起住一宿,可只住一天就跑了。他说,身上黏糊糊的,衣服都是湿的。”小房间的炕上放着一只脏兮兮的毛绒小熊,见记者注意到了它,李凌芝羞涩地笑了,“这是我的,晚上我抱着它睡。”
现在的李凌芝身上充满了希望:“养鸡的事业是我的希望,我不相信老天爷只按我的头,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我的未来一定会变好。”
2018年,经岔路口镇申报,李凌芝被评为德惠好人,因为她的坚强、她的诚信,她的诚孝、还有她对生活的乐观,她的故事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本版稿/图 长春晚报记者 刘连宇
弱女擎天
者东
一些小人物身上,总有打动人性的力量。
命运对李凌芝而言,可谓不公,家里接连遭遇不测,像是屋漏更遭连夜雨,面对丈夫留下的欠账,她一没选择走人,二没选择改嫁,而是留下来,以“开会”的形式宣布人死账不烂。那一刻,她像个男子汉一样,用柔弱的肩膀选择坚强,扛起了上有老、下有小、外有账的生活重担。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下来,李凌芝积少成多,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用蚂蚁搬家一样的力量还上了大部分债务。如今,小小的鸡舍是李凌芝的希望,虽然辛苦,但她有干劲、有信心。
因为坚强,就有希望,我们祝福她的未来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