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来源:猎云网(ID:ilieyun)
作者:吕梦
10 月 26 日,“联想创投2018CEO年会”在古北水镇举行。本次CEO年会以“未来之光”为主题,围绕“生态联动,共同点亮智能互联网”的方向,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数据中心中国区总裁童夫尧等联想高层、上百家被投企业及子公司的创始人以及行业专家共同就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进行交流,分享创业心得和管理经验,共同探讨未来智慧行业的变革。
在“先锋科技对话”环节,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担任主持人,与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陈天石以及Aibee创始人兼CEO林元庆就AI领域的创业技术和场景如何双轮驱动、以及AI发展下的数据隐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陈天石认为,人工智能是新兴领域,其所具备新的技术特点决定了AI芯片需要不同的技术积累。除了技术要具备领先性外,还要“关注你生产的芯片什么时候可以快速落地”。
Aibee创始人兼CEO林元庆透露,当前公司主要的业务方向主要是AI升级线下零售和AI升级线下旅游。他认为,技术和场景是相互驱动的,一方面,技术能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的进步也将提供足够大的场景支持技术的迭代。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结合公司过往的发展经验谈到,技术和场景必须是双轮驱动的,“两条腿”都有的,“光有技术其实很难真的发展起来”。在他看来,AI初创公司是很难做平台的,“在没有足够强的硬件能力支撑下,软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替代的”,所以,一定要深入到行业当中,把完整的输出提供好。
以下为对话实录,猎云网整理发布:芮勇:人工智能方面,特别是初创企业,有很多方式去做。有人强调技术、有人先找到落地场景。所以我想问问你们三位,在你们做初创企业的时候,是从技术出发还是从你的落地场景出发?现在的公司在这两个方面做得怎么样?
陈天石: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但本质上,我们更像一个传统的集成电路公司,需要技术积累。而我们和传统集成电路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所面向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这样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有一些新的特征、新的技术特点使得我们需要去做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芯片。
从这个角度讲,技术上一定需要有领先之处,否则大家就用以前的芯片就好了。落地方面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过去在芯片行业其实有很多人的CPU,以CPU为例,其实做得比Intel还好,为什么大家都死掉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商业和落地方面没有Intel做得好。这也给到我们一个经验和教训就是,你在关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你生产的芯片什么时候可以快速落地。
所以在落地方面,公司成立时我们就做了一些工作,像智能手机,我们有一些比较快速的落地方式,把技术给下游的不会做AI芯片的厂商,让他们把带人工智能处理的东西做出来,第一款就是人工智能手机芯片,在手机上已经有几千万的使用量了。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非常重视技术和落地。最近,我们还推出了云端人工智能芯片,也在落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未来希望在云端的智能芯片上进一步往前走,做好落地的工作。
芮勇:所以天石觉得要两条腿走路,技术要有领先性,也要落地。
林元庆:我们公司成立的使命就是AI升级传统行业,所以我去年从百度离开 3 个月,80%左右时间都在走访一些传统企业,我三个月里面走访了接近 40 家,国内7、 8 个行业的传统企业,基本上,每个行业里面都会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公司。其实不单单是走访,是非常详细的讨论,去每一个企业,我都会觉得这个行业如果是我创业的第一个行业,我应该怎么做,跟他们讨论,“AI升级”应该怎样做。
最后在选择方向时,我们选择的第一个行业是AI升级线下零售;到 3 月份,选择第二个方向就是AI升级线下旅游。我们本来就是一群搞技术的人,因此技术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看准了这个行业该如何来升级,我们就投入力量把这个技术研发出来。
我们做的事情是行业驱动或者落地驱动的,最后慢慢地在落地过程中迭代,这里面是双向的,一个是技术帮助这个行业,同时行业提供非常大的场景不断地迭代进去。这两个方向是非常相辅相成的。
零售方面,我们主要在做大型的Shopping Mall,也在做精品店;旅游部分,我们也进行了很多布局,例如古北水镇一整套刷脸系统都是我们做的。此外,我们还给古北水镇做了一整套AI升级方案。在这两条线上,我们目前都算跑得比较快的。
芮勇:所以元庆是从具体的行业入手,希望技术能够帮助到行业,行业反过来给技术又提供一个场景。
唐文斌:这是特别好的问题,我们走得更早一些,也经历过很多弯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过程。
2012 年,我们就做了一个产品叫做Face++的开放平台,把人脸技术通过API的方式开放出来,这个技术参加黑马大赛时还拿了冠军。坦白讲,那个时候我们没想清楚做什么,做了一堆技术,感觉挺有用的,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用,我们就开放一下,做了一个开放平台。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产品很难发展起来,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告诉大家这个东西到底该怎么用,如果你自己做不好相对垂直的场景,凭什么别人能用你的东西继续做好?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到 2013 年、 2014 年,我们做了一个产品叫做FaceID,也就是基于人脸的实名认证。人脸是有全部生物库的技术手段,这方面的业务涨得非常快,现金流也非常好——我们总算找到了人脸识别在应用领域的第一个落地场景。在这之后,我们也发现平台上有更多的用户展现出更多不同的应用方式。
所以我自己觉得,技术和场景必须是双轮驱动的,必须是两条腿都有的,光有技术其实很难真的发展起来。
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AI创业公司到底是应该做平台公司,还是应该做垂直公司,可以衍生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自己觉得,小公司是很难做平台公司的,除非你是陈天石。如果没有足够强的硬件能力支撑,软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替代的。在这个场景下光做一个平台比较薄,所以一定得深入到一个行业当中去,把完整的输出提供好。这是一个有横有纵的过程,最终是走向一个横向平台,但是前期一定是纵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