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文花给婆婆按摩 南昌晚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高学斌文王飞波图实习生解文婷“我嫂子照顾我妈六年了,确实不容易。比我照顾得都好。”麻丘镇新龙村李冬妹的女儿熊春莲说。 在新龙村,通过“最美家庭”“最美儿媳”评选等“三风”活动,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成为移风易俗引来文明乡风的一个生动缩影。 连续六年每天给婆婆按摩两次 记者来到新龙村时,正是中午时分,在村口不远的一栋小楼里,邓文花正在给她的婆婆李冬妹按摩。“2013年,婆婆中风以后,就一直卧病在床,出门只能用轮椅推着。”邓文花说,为了不让婆婆的肌肉萎缩,她每天都要给婆婆按摩两次,“以前都不能站起来,现在好多了,能稍微站一会儿。”同行的村民告诉记者,每天中饭和晚饭后,邓文花都要给她婆婆按摩,已经持续了六年。 据了解,邓文花的爱人和孩子都在外工作,家里的大小事情就靠她一个人操持。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然后做饭、洗衣、照顾老人和小孩。“我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来,其他时候都是我嫂子在照顾我妈,她比我这个亲生女儿做得都要好。”李冬妹的女儿熊春莲告诉记者,她很感谢邓文花为家庭的付出。 “嫁到他家来了,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邓文花说,现在公婆身体都不好,她来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关系更融洽 对于长期住在新龙村的村民来说,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但对于在外创业不常回家的熊文丰来说,家乡的变化却是跳跃式的。 2008年,熊文丰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温州,尽管每年都会回来几次,但家乡每次给他的感受都不一样。“这10年来的变化特别大。”熊文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现在水泥路已经连通了每家每户;以前的明沟变成了现在的暗渠;以前村里主路两旁的墙上空白一片,现在都换上了各种“三风”活动的宣传画。 除了环境的改变,熊文丰说,这几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以前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比较少,除非有人主动寻求帮助。现在只要知道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自发地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熊文丰说。 建“三风巷”宣传传统美德 在新龙村,很多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伴随着“三风”活动的开展,不仅村容村貌变好了,人的精神境界也提升了。 “去年上半年,我们建设了一条300多米的‘三风巷’,用于宣传传统美德、精神文化等。”新龙村党支部书记熊新华告诉记者,“三风巷”设置在村里唯一的主路上,让村民在路上潜移默化地感受“三风”活动带来的改变。 在宣传之外,新龙村每半年还会举行一次“最美儿媳”“热心老人”“最美家庭”的评选,“现在我们已经评选出了50多户‘文明户’,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村子的精神文明发展,营造出人人争创文明的氛围。”熊新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