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什么不叫梁山英雄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讲述梁山108位好汉的故事。但是限于篇幅,原著作者不可能详细介绍每一个好汉,只能重点说一些比较有:-英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讲述梁山108位好汉的故事。但是限于篇幅,原著作者不可能详细介绍每一个好汉,只能重点说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好汉,比如鲁智深,武松,宋江,李逵,林冲,公孙胜,吴用等等。
那么,既然是讲述好汉的故事,为什么不干脆取名叫《梁山英雄传》呢?那样不是更一目了然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为什么不改名,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水浒这个名字干脆利落、响亮,不拗口。而梁山英雄传,冗长,且拗口。
二是,好汉故事开始是散落在民间的,并不是发生在梁山。梁山是后来渐渐英雄们聚到一起的地方。
三是,水浒从地理概念上理解范围广,空间概念更大,且有朦胧、神秘感。反应了当时社会生活等很多方面,涵盖内容方方面面。而叫梁山英雄传,名字所覆盖的范围也就很局限,仅仅是讲108人。
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有侠义的,有为生活所迫的,有反贪官的,英雄很少,作者是考虑权衡后命名的。
五,这些人可以算作“好汉”。但他们不但称不上“英雄”,连“侠”都配不上。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基本上不为国,也不为民。
六,水浒二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江湖的意思,情怀更加接地气。不会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和忌讳而当作禁书,便于流传后世。
2
《水浒传》为什么不叫《梁山英雄传》?
可能题主是看了《隋唐英雄传》阐发了这样的联想。
但实际上,《隋唐英雄传》只有电视剧,原著叫《隋唐演义》,《说唐》等。
其实“英雄传”,这种叫法并不是十分传统的叫法,明代有个《英烈传》,是明代人讲本朝开国功臣的。
“英雄传”大概在近现代以后才出现。
比如《儿英雄传》、《吕梁英雄传》。
再比如《射雕英雄传》、《大旗英雄传》。
我的个人分析,“英雄”这一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和现代有一定的区别。
在《水浒》一书中,英雄一词较为常见和随便,可以做名词,
林冲大叫道:“差矣,先生!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今日吴兄却让此第一位与林冲坐,岂不惹天下英雄耻笑!
也可以做形容词,
朱武道:“我也曾闻他十分英雄,说这人真有本事。兄弟休去罢。”
碰见好汉都可以叫英雄,类似于今天写个《帅哥传》。所以作为标题可能较为浅近。
再有,中国的文化传统上,一般著作的名字都是客观的,含蓄的,“英雄”一词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所以作者可能秉着客观的原则,并不采用。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