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资很低吗?:北方人均收入第二的城市,虽比不了长三角珠三角,但也不至于用“很低”二字来形容。青岛在十几年前确实收入不高,但近十几年来增:-青岛,工资
北方人均收入第二的城市,虽比不了长三角珠三角,但也不至于用“很低”二字来形容。
青岛在十几年前确实收入不高,但近十几年来增速还是比较快的。我经常出差,对各地实际薪资收入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实地了解之后发现,青岛根本不是键盘侠们所说的三线收入、一线消费。
青岛属于新一线城市,收入跟大多新一线城市也都差不多,消费也是新一线水平,跟所谓的一线和三线都没关系。
青岛目前人均收入以3500-6000为主,月均到手4143元。看似不高,在全国排名也在30强之列。而且高薪行业群体正在高速增长。下图为各行业税前平均工资,有6个都在万元以上。在看看上图的收入占比。青岛700万有收入人口当中,到手1万以上的占比6.4%,也就是40万人左右。比例不算很高,但人数却并不少。
收入低不能全都归咎于城市,更多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人家月入上万的都能兼职赚钱,甚至开着宝马摆地摊,而月薪两三千的还想我在被窝里玩手机,拿什么追求高收入?
当然收入情况跟行业也有很大关系,不单单是城市本身。比如基础行业三千多工资的,到收入最高的上海也超不过五千。而有能力在上海拿月薪一万的,回青岛拿七八千也没问题。
我一房亲戚以前在青岛当幼师,月薪3500,听说苏州收入高,老师收入更高,于是就去了,到了以后才知道人家是中小学教师工资高,幼师低薪3000……她工作了一年就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发现她原来的同事现在已经月薪4000。
所以不要只看人家高薪族,北上广深当程序员月薪两三万,青岛当文员在青岛月薪三千,所以这文员到了北上广深就能拿两三万吗?事实上这类职业在任何城市都是低收入群体。
再看看一线城市广州吧,中等收入群体是比青岛多,但高收入群体没多大区别。
我一学长去年从南京举家迁移到青岛定居,在黄岛买的房子,他以前在南京月薪近3万。我就问他为什么放弃高薪来青岛,他说青岛这家公司给他50万年薪……
如果自己能力强,在哪都能拿高薪,而不是怨天尤人。只看人家发达城市高收入,却不看看人家学历竞争和岗位竞争多激烈。
另外在消费方面,青岛只是市南这个旅游区和崂山这个富人区比较高,市北李沧黄岛城阳消费并不高。有些人是自身消费习惯问题,却迁怒于城市。明明有菜市场和平价超市不想去,非要去一些中高端的商超购物,那成本能不高吗?
2青岛的工资水平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我们先来看看近三年来的社平工资,2016年社平4910元/月,2017年社平5307元/月,2018年社平5683元/月,重磅更新,不管你信不信,2019年社平6360元/月,社平工资的定义:社平工资是社会职工的平均工资的简称,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来自百度)。也就是说,各行各业由于性质不同,工资肯定也不尽相同,社平工资基本上能够代表青岛的工资水平,相对而言,跨国企业、高科技公司、IT公司等的工资高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低一些,另外、个体经营者、个人企业很多都是不缴纳保险的,这一部分人群绝大部分是达不到社平工资水平的。
可以看出,青岛的工资水平确实不高,记得十多年前有句很有名的调侃之言“青岛是镶着金边的抹布”更能说明这一情况,对于近两年初来青岛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要想很有品质的生活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摆在面前的就是要尽快产业升级,青岛引进了n所大学,大学生留下来了,但是没有好的企业也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好在青岛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希望这一天尽快到来。
希望我的回答具有一些参考价值、不足之处也请留言指正。
3不要看平均,也尽量不要看统计。如果真的想知道工资多少,麻烦亲自去大街上问问。市南主要是高新企业互联网企业,薪水比较高,你去随便拉人,看看有几个是月薪一万?的。。一些服务场所,万象城等这些服务者的工资大部分都是三四千,甚至不过四,有几个统计的。
做案件这些年,有些人离婚连几千块律师费都拿不出,你觉得统计的数据有多少用。
但是青岛的消费确实高。再以万象城为例,青岛最繁华的地方,租金一平方一年二万人民币,地脚好点的四万一平一年。。我一个朋友在里边做糕点,六十几平方,一百七十万租金,你想想这个租金在哪里,都在你吃的糕点内。衣服更不用说了,一件衣服三千块,五百块是税收,一千五的租金,五百的本钱,然后剩下的才是利润。
青岛工资真的不高,消费呢,吃饭李沧现在人均八十,市南市北人均一百,这个是去饭店说的是一般的饭店。如果去再好点的一百五二百都不多。
4大部分拿两三千工资的人,活在房价三四万一平的城市,你说青岛工资高还是低?
5是的,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一般企业工人工资很低,尤其是企退人员,我见过几个六零后企业退休女工,她们工龄在22年到三十年不等,退休金分别是:1040元,1426元,1864元。青岛一线城市的消费,四线城市的收入,房价和工资收入相比更是高的离谱。
6青岛工资相对来说比较低的。
虽然每次山东省的平均工资排行,青岛基本上都是第一或者第二,但是从青岛整体物价水平来说这个工资有点低。
从我个人所获知的内容简单发表一下评价:
1、政府、事业单位
政府部门工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工资跑赢平均工资应该不是问题,这个综合水平个人觉得至少得5000左右吧。对于工龄长的人员,工资水平应该会更高。
2、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工资应该是分学历、专业的,学历高的工资高,一般来说工科专业工资高一些。
本科和研究生,差距应该在500-1000左右 。本科青岛国企应该在3500-4000左右,研究生应该在4500-5500之间。
3、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其实也分很多类型,这里不过多分析,从我的了解,一般来说规模以上企业,上市企业工资一般来说还可以,应该跟国企差不多,可能在福利待遇比国企差一些。
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其实工资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我周边在小微企业的,2000-4000很普遍。
以上,我个人的观点,其中不排除一些能力出众的同学,上面列举的数字也是从个人主管角度出来,算是基本工资吧,如果工作年限久的,业绩突出的,高工资应该也不少。例如做房地产销售的,做外贸等等,做的好的月薪万元以上应该不少。
另外从网上看到的一个2019年青岛工资水平的数据仅供参考。
7青岛一般的企业职工也就是3500/4000元,企业职工退休工资42年工龄也就3000/3500左右,青岛的物价,房价真是学上海赶深圳了
8工资少不是问题,主要是消费和工资不成正比,千万别说平均多少,我和马云一平均我也是亿万富翁!今天一个外地朋友说她孩子得肺炎在老家住院5天花了500而且医院不排队,要是在青岛住院5天(能住上的情况下因为妇幼是要排队的)最少也要个5000吧!
9
说到青岛的工资水平,很多人喜欢用官方的数据来回答,但是我作为一个在青岛工作生活了7年的人,我只想说我的一点经历后的感受。
要分析青岛的工资,就得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青岛的工作机会。
其实不光是青岛,整个山东的企业基本都是以轻工制造业为主,你所能找到的所有工作,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个行业,产业结构单一,缺少互联网基因。
这就决定了你在青岛工作的时候,也只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外资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寥寥无几,能叫得上号的几个所谓明星企业也无非就是海尔,海信,澳柯玛,歌尔,双星,青岛啤酒。
这几家公司在我看来,不仅已是夕阳西斜,难成大器。
而且近几年一直在开发房地产,青岛遍地都是海尔海信的房子。
反观其他省份做的好的企业,格力,比亚迪,阿里巴巴,腾讯,基本只会深耕或扩展自己的业务,不会太过涉入房地产领域。
而且,别看海尔海信这些企业在名气上赚足了眼球,其实不管是工资待遇还是发展潜力,都很难让人乐观。
其次是青岛的经济状况。
一是个人的经济状态,青岛作为旅游城市,难逃高消费的特征。有权威数据显示,青岛人的工资水平,在3000~5000的人数占到了绝大多数。
虽说挣钱多少各看本事,但是这样的数据摆在眼前,青岛没有什么可以狡辩的。
二就是城市的总体经济状态,青岛被誉为北方第三城,请注意这里面有个前缀,那就是北方。
近年来北方城市的经济相对于南方的城市来说相对低迷,未来的发展活力也远远不及南方城市。
更何况南方城市都抱团发展,而青岛呢,距离北方的第一城市北京和第二城市天津都很远,难以融入京津经济圈,只能自食其力。
周边的烟台,济南,威海又不太认同青岛是胶东经济领头羊的地位,几个城市相互掣肘,争夺资源,还互相不服气。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有良好的经济发展。
纵使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青岛,可目前唯一看到的就是房价立竿见影的翻了好几倍,百姓的真实收入确实纹丝不动。
经济条件差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习惯低工资的生活状态,好在这座城市风景优美,努力赚钱的话,生活和工作是完全可以兼顾的。
以上文章节选自我的头条文章《为什么七年之后我决定离开青岛,去一线城市生活》,欢迎大家阅读并指正。
10事实:青岛外来人口在减少。旅游不及前几年景气。平均工资偏低,房价太高。这种现象导致青岛留不住人。所谓白领,到手的只有3000左右。靠苦力挣钱的,最多月入万元还是存在的,比如外卖!综合来说,在青岛生存,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