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手里有藏品吗?:提起藏品可说是人人皆有!最常见的是分币钢镚,只要是存钱罐里就有。再就是老旧书本、遗留粮票及旧信封邮票,善于保存的还能有毛:-藏品
提起藏品可说是人人皆有!
最常见的是分币钢镚,只要是存钱罐里就有。再就是老旧书本、遗留粮票及旧信封邮票,善于保存的还能有毛主席像章或文革时期的瓷器……
藏友们在一起神侃,往往说藏品花了多少钱,但那只是体现了价值论。没花多少钱,无意识的收藏才更令人回味!
1998年朋友小聚娱乐,时兴提供“象征性筹码”,打打麻将论个输赢。发工资时特意要了些一角和贰元,以备朋友相聚时助兴,但一直未能如愿。前段时间竟然发现里面有张多墨错版币……令我深感惊叹!
2008年国家举办第一届奥运会!做为上班族,我选择保留奥运报纸当做纪念。齐鲁晚报由济南编辑,各地区分别印刷发行。当时由于传版校对的疏忽,发行了一套颠倒版的奥运报纸,开始还以为是为奥运专门设计的排版!报社收到报民的询问电话,第二天便恢复了正常的排版。使我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错版报纸,十分珍惜的保存好,这成为我最有价值意义的奥运纪念!也是收藏中的珍品……
菊花一角快退市时,自己收集了一批,后来整理时发现里面竟有一枚弱打的错版币,而且局部还有流星样的隆起,朋友出价一千,也没舍得转让。
现在藏品市场成了贪婪的地狱,骗子的天堂……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有许多物件值得珍藏!
老师,大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有价值物品。
丫丫,在家里我最珍贵,都喊我“宝贝”……
2老手表真力时,真力时创建于1865年瑞士本土,听上辈人说,中国人喜欢劳力士,外国人喜欢真力士。(图小三针男女表)
3
- 玩收藏的人谁都有瓷器、玩多了以后各个窑口的都会有所收藏;各个时期的都想收藏一件作为研究样本!切记~收藏不是收破烂、精品美品珍稀独特的顶尖艺术品才是收藏的王牌!展示一下我收藏的几件精品:
北宋张公巷汝窑莲花温碗
#北宋汝窑#张公巷莲花温碗
- 北宋张公巷汝窑莲花温碗@徐家强
汝窑随光线强弱变幻色彩…
- 宋代哥窑折沿洗
- 宋代官钧窑
- 微观老化!
- 此物传世品:收藏有90年咯、三代人收藏品!
- 北宋哥窑冰裂纹纸槌瓶:此物系哥窑非官窑!
- 哥窑与官窑的区别在哪?通过上边这幅图就可以看出来、哥窑施釉厚有环带;多层施釉!
- 哥窑特征:紫口铁足、有的系金丝铁线开片;还有一种系冰裂纹开片!
- 北宋清凉寺汝窑三组洗
芝麻钉拍摄:
清凉寺汝窑微观老化拍摄:胎釉开始钙化结晶、气泡开始老化破裂!
@徐家强 收藏精品瓷器鉴赏!
4我的藏品是我的父亲1945年躲避国民党抓壮丁时在仙游帮商人看守店铺时读过的一本书,也是他一生仅有的三个星期读书生活。对于后来土地改革分田到户的作用,还在培训当时农村中计数算帐人员方面也有所帮助。我在六六年前的小学时候,他也陪我精通了珠算计算。因此父亲的文字方面的遗物,我只保存了他。
5
有哇,一本毛泽东选集,一九六八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父亲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革命干部,送给孩子们的自然是毛主席纪念章、红宝书一类的礼物。
这本《毛泽东选集》就是我上小学时,父亲送给我的礼物。
当时《毛泽东选集》是大人们拥有的书藉,一个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书包里放一本崭新的《毛泽东选集》,那真比现在大学生开辆法拉利还威风,只可惜一年级小学生读不读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宝书,只能在班里装模做样的翻几页显摆显摆。
但我却珍惜这本书,所以能一直保存到现在。
6分亨两块望石友喜欢~
7
谢谢邀请回答关于收藏的问题,我有藏品,只不过是天然奇石,自己在山里寻找的,同时也经营天然奇石的生意,这个是在我收藏的天然奇石中排名第六万三千七百五十五个,也是我自己觉得比较有意义的一个彩玉筋脉石,这也是我来今日头条快一年来第一次分享第一个我自己收藏的天然奇石,当然了,我自己收藏的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交易和任何形式的活动。
这个彩晶玉石是我最近才从山里寻找到的,暂时还没有想把它留着自己收藏的想法,但确实有些被这个石头触动过心弦,只是自己收藏的这类石种藏品中有比它更加触动心弦的,所以一直并没有下决定留着自己收藏。
如果有一天你也喜欢石头,请记得吕梁石曾经来过你的世界。
8谢谢:每个喜欢收藏的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几件藏品。
我也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收藏,古玉之类,瓷器,杂项,无论是看到什么,只要喜欢,就想买回来。但是我有我的原则,价格高的我不买,毕竟还是缺钱。每个喜欢收藏的人,我想肯定和我一样。
中华文化几千年,出土,流传在世上的东西太多了,谁也买不完?
我发几件我收藏的玉器,同大家共享,欢迎爱好者掌眼提意见!
9
这几枚不知道价值如何?
10
嗨!人这一辈子,金子发光的时间……也就是几十年!上学的时候,导师喜欢搞古玩
收藏,影响着班上一帮同学都跟着打哄哄……八十年代初,北京玩古玩的鬼市只有莲花池,老师与同学,人手一个大手电,鬼市上这个热闹呢!
大学毕业,习惯改不了!上鬼市,转市场,淘自己喜欢的古瓷,古珠,古玉的习惯,现已退休了,还是一如即往……
题主提意让大家发几件,自己多年收藏的老物件,老汉应随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