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年年涨,还有很多人养老金达不到平均水平,这是为什么?:问题:养老金年年涨,还有很多人养老金达不到平均水平,这是为什么?这很正常,大家都知道“被平
问题:养老金年年涨,还有很多人养老金达不到平均水平,这是为什么?
这很正常,大家都知道“被平均”是怎么一个概念,养老金、社平工资、人均消费水平等数据都是一样的道理。题主说的应该是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差距问题。至于原因,则比较复杂。角度不同,认知不同,结论不同,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社保个人缴费制度设计方面的阶段性缺陷、社保缴费水平的较大差异以及各地养老金调整办法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坦率地讲,从很多地区目前的养老金水平数据看,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拿低水平养老金的人多,拿高水平养老金的人次之,拿中等水平养老金的较少,这样的结构并不合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养老金水平是呈金字塔形,也算比较正常。但最合理、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
以2018年全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均水平2636元左右为例,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基本都能达到,甚至2-3倍甚至更多地超出这一人均水平,但大多数企业退休人员都是达不到这一养老金平均水平的。从全国来看,退休时能拿到1000多,2000多的比比皆是,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是少数,低的只能拿到800元左右。经济发达地区好一些,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越明显。尤其是在非国企单位退休的企业非管理、非技术退休人员,更尤其是个人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预计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若干年。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建设任重道远,可持续运行和缩小贫富差距应列为当务之急。
一、退休双轨制造成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1、1992-2014年
社保个人缴费制度设计方面存在阶段性缺陷。企业1992-1995年启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启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时间是不同步的,相差了19-22年。
1992-2014年,企业人员要真金白银缴纳社保,1992-1995年按视同缴费,1992-2014按实际缴费,合并计算养老金,退休后绝大多数的人都拿不到在职薪酬50%的养老金。
1992-2014年的同一时间段退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一律不用缴纳社保,退休时却能拿到在职薪酬的70%-90%的养老金。少的也能拿到3000-4000元,多的2-3倍,甚至更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明显。
2、2014年10月以后
2014年10月1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养老金,开始和企业人员用同样的办法计算养老金。但由于1992-2014年以来积累的运行惯性,若干年都难以弥补退休双轨制造成养老金水平差距。
二、用人单位社保缴费负担沉重,社保缴费监管力度不到位社保人缴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同,非国企的企业用人单位没有公家的钱做后盾,要自掏腰包为员工交社保,社保缴费负担比较沉重,经济大环境不好,赚钱越来越难,加上多年来社保缴费监管力度不到位,企业人员1992-2014年乃至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都是按最低缴费基数(月收入的40%或60%,各地有各地的标准),或打折标准交社保,甚至不给员工交社保,极大的伤害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权益。尤其是非技术、非管理岗位的中低收入人群,最突出的就是不能稳定就业或流动就业的农民工、餐馆服务员、快递员、家政服务员、保安、其它私人雇工。
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缴不得。社保缴费标准低、缴费年限短,当然养老金待遇就低,目前大多数地区最低养老金在800-900元左右,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基数较低。还有一些人,单位没给交社保,无法拿到养老金。另外绝大多数的企业职工都是无法享受企业年金,无法拿到补充养老金的。
而机关事业单位及央企或经济效益好的国企则不同,有公家的钱做后盾,都能按时足额地为员工按收入的100%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更有保障,而且还可以100%地享受补充养老金待遇----职业年金。待遇自然有很大的不同了。
三、各地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对低收入退休人员倾斜力度不够自2005年起,国家每年都会给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各地养老金的调整都是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结合的办法进行的,但具体调整办法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养老金调整办法,尤其是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按同样的比例调整,使得养老金越高的人,涨得越多,养老金越低的人,涨得越少,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就对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倾斜力度不够,难以明显有效地缩小养老金的贫富差距。
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都比较公平,但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有一定的争议。因为这样调整的结果,会是养老金越高的人,由于养老金基数高,上涨同样的比例,会涨得比养老金基数低的人多得多,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但也有些地区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更多地照顾到了低收入退休人员,比如北京,就把养老金水平分为几档,养老金越低的,挂钩调整的越高些,也就是对低收入退休人员更多地倾斜。建议更多的地区向北京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多种因素及被平均的原因,尽管养老金年年涨,还是会有很多人养老金达不到平均水平。希望通过社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控高提低,向低收入人群采取更多力度的倾斜,逐步缩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逐渐把哑铃型变成橄榄形,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达到或接近人均养老金水平,才更合理,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期盼。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从国家统计局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的人均月均养老金大约是2874元,目前来看养老金的分布还是比较不均衡的。
我国的养老金都是按各个省份的平均工资来分别计算的,因此不同省份的养老金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西藏自治区2017年人均养老金能够达到7696元,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了,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人均养老金也高于4000元的,而吉林省的人均养老金连2000元都不到。
虽然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5连涨,但是养老金的上涨也是各个省份出台自己的相关方案,因此涨多涨少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养老金的调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挂钩调整,这个是直接和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挂钩的,基本养老金越高的人增加的越多,因此不管养老金怎么涨,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员的养老金还是更低。
当然,其实平均水平这个概念中,绝对是要有人比它更高,有人比它更低,需要国家进行调节的就是让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群体更加庞大,而远高于或远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数更少。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缴纳更多的养老金,建立更长的缴费年限,这样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自然就更多了。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3
水涨船高,洪水来了,水位提升的再高,仍然高不过江上的船!
有些人养老金多次调整仍然达不到平均数,也是水涨船高的道理,你涨别人也涨,按照挂钩调整办法中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一样的5%调整幅度,收入低的涨一百多块钱,收入高的涨好几百,高低差距越来越大,必然造成一部分人养老金永远达不到平均线。
举个易懂的例子,伸出5个手指头,总是有长有短,一般中指最长,拇指最短。如果把5指的长度平均起来,中指始终高于平均数,而拇指永远低于平均数。养老金调整也是类似道理,不管十几连涨,虽然手变大了,手指都变长了,但大姆指永远都达不到五个指头的平均长度。
我想对养老金拖后腿的朋友说一句,你原来养老金达不到平均线,以后就不用想了,听天由命吧!
4
退休养老金年年上涨,为什么很多人不到人均水平?
一、现在的养老保险(退休金)有三大怪现象:
①:有40%左右的退休老人、退休金达不到全国的人均水平;
②:在同等条件下、早退休的人比晚退休的退休金高;
③:有30%左右的退休老人、退休金高于在职人群的工资;
二:造成养养老保险(退休金)悬差的原因是什么?:
①: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费、个人不用交钱、由国家财政统一按个人工资的100%垫付;企业职工是按企业社平工资的40%一60%交费,是由企业(20%)、个人(8%)共同交费,這就造或行业、部门之间差距的原因之一;
②:退休时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的差距: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是按本人档案工资的85%一100%计算;企业退休职工、是按社平工资的60%计算,這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③:由于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的工资水平、交费水平、养老金的高低与基数悬差甚大;养老保险(养老金)的上调都是按照统一的5%、或者10%上调.上涨,实际上的结果是:退休金高的越涨越高,退休金低的人群、所上涨的数额永远赶不上退休金高的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④:养老保险(退休金)的上调计算:交费年限多的人、每年按工龄计算的部分,就上涨的多些;养老金高的人、每年按退休金高低的%比上调的部分,退休金就高些;能赶上政策性优恵的人、每年养老金就会多涨些;這就是说:养老金的上调因素、是多项条件所致,不是绝对按工龄(人头)上涨;总的原则是:多交多得、长交多得!
三:怎样才能缩小差距?:
①:首先应解决92年以前、视同交费年限(工龄)待遇的公平.公正问题,具休就是:企业退休人员、应该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一个标准,企业人员甶40%一60%计算、提高到与机关.事业单位的85%一100计算!因为92年以前、个人都没有交社保,是国家财政统一支付的;
②:养老保险14年连续上调的基数悬差的数额、也应该给企业退休人员补回来,這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合理;
③:养老金的上调.上涨、应该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应该按行业、按部门的实际收入现状,来划分上调.上涨的%比例;
5不知道人均水平究竟是指什么水平?
一般来说有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平均养老金水平两大项。
不管是哪一项平均水平,大多数人都是达不到的。
平均养老金水平比如比较低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河南省2018年人均养老金是2423元,上海市人均养老金水平是3799元,北京市是3959元。一般有60~70%的人都会在平均养老金以下。
因为,这是一个绝对平均数,养老金总额除以退休总人数。个别人员养老金比较高,甚至是社会平均养老金的2~3倍以上。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确实有限制的。一般最低都能拿到800~900元。相当于平均养老金的20~30%。
实际上,我们养老金待遇在养老金交费的时候就确定了相应的水平。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缴费时间也短,一般只有15年到20年左右。这样他们的退休待遇并不会很高。
退休之后,虽然每年都会增长养老金的。但是,国家还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来定性增加的养老金。虽然有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的照顾部分。但是养老金越低、增加的钱数越少,这一基本原则是不改变的。
不过虽然增加的钱数少,但是增加比例高,这样能够维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对于钱数多的退休人员,他们增长的比例低,相对贬值速度也较快。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实际上我们用于养老金计算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要叫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这是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又是城镇职工,还有非私营单位,所以,三个限制条件加在一起,一般比较高。
而且它是社平缴费基数的100%,只有按照这样的社平基数及以上的基数缴费,养老金待遇才是比较高的。按照60%甚至40%(个别地区)基数缴费,退休待遇相同年限下一般都是最低的。
如果缴费40年社平缴费基数,退休待遇仅仅能够拿到50~7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这种情况下拿的养老金就远远超过了社会平均养老金。
比如,北京市2018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而社平养老金只有3959元,只有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半。
天津市是2018年公布了两个社会平均工资,第1项是5607元,第2项是7073元,相差1400多元。
不管怎样,养老金跟社会平均水平是没有关系的。养老金实际上主要替代的是本人的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水平一般叫做养老金替代率,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能够达到退休前指数平均到手工资的一定比例。
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利息跟社会平均工资一样,按照60%基数缴费40年,养老金替代率能够达到95%。而按照100%缴费基数缴费40年,替代率只能达到80%。
相对而言,仍然是100%基数缴费退休待遇高,不过低缴费基数养老金替代率高,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倾斜保障而已。
所以,要想领取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金,一般都需要按照社平缴费基数缴费30~40年,才有可能达到的。
如果想养老金能够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建议按照300%的社平基数缴费30~40年。
6永远都会有差距,而且不是一点点,退休金越高涨的越多,反之越低涨得也少,就比如公务员退休金最少六七千吧,涨百分之十就是600,农民退休金1000,涨百分之十才100,是不是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
7因为你不是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要是的话工资是企业退休人员二,三倍。
8退休金很少的是企业退休职工。
9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这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2005年到2018年实现了14连涨这样一个态势,那么确实也就是说从2005年之后退休的人员基本上每年都在增长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当然虽说是养老金的待遇在增长,但是本身如果你自己拿到手的这个退休金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话,那么实际上低于平均标准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最低养老金,也就是说你参保的职工养老金按照累计交费15年来缴纳这个费用,并且按照60%一个最低标准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实际上你最终办理退休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按照近两年的数据来表明,也大概只有800块钱左右的一个待遇。
那么我们都知道2018年平均养老金的一个标准是2600元,所以说实际上这个800块钱比起2600元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在里面。所以800块钱想要涨到2600块钱,实际上需要漫长的一个时间才能长到这样的一个金额,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退休工资虽然年年在增长,但是依然达不到一个平均工资标准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它本身退休的时候,退休金待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造成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10同样是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劳动人民和农民工奉献最大!得到的最少!有人把这群人真的当奶牛了!让你吃草,挤出来的是奶!供应那些不干活的白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