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相:一家见不得一家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关注我@苏北三农人,每天持续更新三农优质提问!:这个世界上每人都希望别人过的好,但是不能比自己好,那
这个世界上每人都希望别人过的好,但是不能比自己好,那些每天见面问东问西的人,看似担心你生活不好,其实只是确认他比你过的好,一家见不得一家好,在农村或者城市都一样,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呢?
我们村子有个兄弟,婚后各自分家生活,老大承包了村里的鱼塘,老二外地打工,两人平时也不怎么见面,只有春节才能坐在一张桌上吃饭,老大的鱼塘生意非常红火,又在村后荒田里养殖了泥鳅,一家人在村里过的有滋有味。
老二在外打工也行,每次回村里也都大包小包的给左邻右舍捎带一些小礼物,有一年春节老大的鱼塘的鱼全部毒死了,白花花的漂浮在塘里,老大赶紧报警,最后凶手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原因就是大哥一家过的比他好,心理不平衡,所以就投毒。
一家看不起一家过的好,主要原因还是面子问题,大家都一样努力,都处在同一阶层,他凭什么过的比我好,换句话就是说自己能力不行,没人家有本事,即使这是个事实,也不会有人承认自己不行,尤其在农村,这种现象更是普遍,越是亲戚越看不得别人过的好,就像城里人卖东西,有几个是朋友帮忙购买的,一旦你过不好,别人就会嘲笑,过的好就遭人嫉妒。
总之,一家见不得一家过的好,根本还是自己过的感觉不好,找点心理平衡而已,自己努力生活,没必要为这样的事闹心。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太了解这种人了,我的邻居就是这种人,见不得我家好,结果他家现在更难受。
我的邻居和我家对门,他家一儿一女,我家也一儿一女,这个他不忌妒,因为一样。他是木工,我对象也是木工,只要我对象多挣一分钱,气的两口子了不得。那几年农村时兴买摩托车,买三轮车,我家买个90摩托车,他家买个100摩托车,我家买的半封闭三轮,他家就买了辆全封闭的,处处比我家强才行。
最让人气愤的是,那年我家南房发生了一场火灾,喂的一头小毛驴在里边栓着。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农忙季节,家里没有人,只有邻居在家编苇薄,我家着火被一个老太太发现了,赶紧跑他家给他说,叫他给我打电话,结果半个小时大火上房顶了才给我打电话。我敢紧打了119求助电话,结果来晚了一场大火把南房烧光了,那头可冷的小毛驴也烧死了。
遇到这样的邻居你说气人不气人,他就见不得你家好,处处忌妒你,结果他在前年的车祸中丧生,享年才47,我一时也接受不了,因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还不如对门。按说不该说亡人的不好,我这里想说的是,人人都要有份爱心,不要忌妒别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
3农村怪相,一家见不得一家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却实挺怪,按说更过各的日子,日子都过好了,富裕啦,有钱了,都开心,都高兴才对,有句老话,人穷盼邻富,虽然不代表自已富,但要遇到难处,也好帮助不是,如果见到别人发达了,就有仇富心理,无疑是个坏现象,坏毛病,有能耐自已也求上劲,多挣钱,把生活搞上去,何必看人家眼热,咋说还是要管好自已,把个人小日子过得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4见不得人家好的人是小人、大家好社会才祥和、人与人之间才有少有算计、如果只希望自已好、人家都比你差、这样的人心胸狭窄、哪怕你再有、失去了人心、自已内心也不坦荡、因为良心也在折磨着你。
5在我的农村老家老辈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叫“朋友想着朋友好,亲戚瞅着亲戚倒”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问题中所说的“一家见不得一家好”这就是人们的心态问题,就好比在我们有一位妇女,他有事没事的时候的都会打听别人家的事,以及自己亲戚家的事情。
就在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当时正在我朋友家做客,这个时候这位妇女也来到了我这位朋友家,一进门就问我的朋友和我,问的是“今年你们挣了多少钱啊?买的车多少钱啊?车的价格不高吧!”。
听到这里想必大家回到农村过年的时候,也会听到这些熟悉的话语,我和朋友回答她说“今年也没少挣就是花的多”于是她就把自己家儿子夸的非常厉害,说她的儿子今年挣了二十多万还买了辆十几万的车,其实明眼人听到这里都知道这是在攀比呢。
当然如果谁家要是比她家过的好,或者说比她的儿子挣钱多的话,那么她内心就像问题中提到的“见不得别人家好”说到底这就是一种盲目的攀比心理,以及个人的心态问题,其实这种问题在农村也称不上是“怪相”。
以前大家都在农村种地,彼此之间体现出了远亲不如近邻,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一把,然而现在大家都到了城市里挣钱之后,回到家里大家的视野也开阔了,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比着谁家挣的多,其实这就是心态问题和攀比的问题,总而言之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大家一定要杜绝,毕竟实事求是才是最好的,同时个人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6这很正常,要是哪天你遇到别人给你送祝福了,这就奇怪了。
作为一个从偏远从村走出来的人,我是有话语权的,拿我自己举例子吧。2010年我考上排名前十大学的研究生时,周围没有一个送祝福的,甚至认为我是作弊考上的,有亲戚当着我的面说读书多了也没有用,村里有村民也直言读书多了年龄大了也不好找对象。
当我研究生毕业后,最开始运气比较好,工作很顺利,收入不错,我家里的老屋重新盖了之后,很明显超过一般村民和亲戚。这时候,别人就说我在外面工作不知道干啥,没准在犯罪呢,言语间充满了鄙视和嘲讽,羡慕嫉妒恨是一波接着一波。
再后来我失业了很长时间,这下,亲戚、村民都高兴坏了,比过年甚至比中了500万彩票还要高兴,他们都说当初就认为我没有什么前途。特别是我在家里呆的那几个月,村民无不欢声笑语,对我的失业感到特别高兴。我在村里走路,不管走到哪里,背后总有几个大妈在说:“看,这就咱村里的研究生,工作也没有,媳妇也没有,你说读书有啥用啊?”
没想到我的失业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的愉快和幸福,但是他们高兴的时间没有太长,一个佛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工作,不仅收入很理想,而且在新环境中遇到了我的媳妇,在上海买了房。去年过年回家时,我开着最新的奔驰回去。这时候,当初嘲笑我的村民、亲戚们,都闭嘴了,见了我也不好意思了。我很体谅他们,我知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我抓紧再次失业和贫穷,但是,很遗憾,我让他们失望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成功者,成功后忘记“乡里”,不给老家做任何贡献,我很理解他们,即使我能取得更大成功,我也坚决不会“以德报怨”。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对世间百态经历的太多了,很多地方,特别是不少农村地区,不仅物质财富很差劲,精神财富更差,看到别人过得好就憎恨,看到别人落魄就高兴。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多说无益,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有自己过得好才是硬道理,别人的偏见我们左右不了,但是,希望我们自己不要成为这种人。
7一家见不得一家好,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只发生在农村,即便是在城镇乃至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也同样存在,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农村专有的怪相,这是很不客观的。
只所以会出现这种怪象,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嫉妒心在做怪,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一旦别人过的比自己好,心中总会泛起一股浓浓的酸味,樵夫本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记得我儿子高考那年,我儿子是我们单位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他的同学除了考上高职就是花钱读了民本,当得知我儿子被录取后,有些家长就和我讲现在考上大学也没什么用,大学毕业后一样会找不到工作,听到他们的话,我最初有些生气,但冷静下来后觉得不值得生气。
我儿子大学毕业后,被老师推荐到电视台上班(无编),一个月后经过考试进入事业单位,得知这一消息后,有些人又开始说三道四,对于这些风言风语我已经毫不在意了,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不要辜负爹娘和老师们的期望,令我欣慰的是孩子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这让那些想看我笑话的人很失望,现在再也听不到那些冷嘲热讽的语言了。
有时侯会觉得很奇怪,实在是不明白那些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如此嫉妒别人有什么意义,就象现在有些农闹那样,明知在自己不交或少交养老保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和企业工人享受同等待遇的,却偏偏死死咬住企业退休工人和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不放,这不就是明显的自己过得不好也不想让别人过好的心态吗,与其嫉妒别人,何不努力奋斗让自己过的比别人更好呢,羡慕别人会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但嫉妒心理会让一个人丧失自己的理智,不管别人过得好与不好,最好以平常心去看待,既不要嘲笑过得不如自己好的人,也不要去妒嫉比自己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活得坦然活得自在!
8我认为这不是农村怪相,这是由人类与生俱来的竞争所行成。是人往高处走的本能驱使。城市、农村都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隐形的穷富阶层之分,穷人就会有嫉妒心,会仇富。是正常现象。随着财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渊博或者岁数的增长以及社会经验的丰富,这种心态也会逐渐消失。
现代农村,种地之外,大家各显其能,只要抓住商机,科学实施都有可能赚得盆满钵满。随着收入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会逐渐拉开间距。穷的开始眼红富的,对别人的富不会衷心的祝贺,只会不舒服:“我就见不得你比我好。”农村人比较直白。
我们从小教育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十几年的求学,我们看够竞争的“残酷”。中考刷下来一批,高考又刷下来一批。到了社会企业当中,是“能者上、 庸者下、劣者汰,”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用人制度,淘汰的劣者很自然会仇恨,会为自己鸣不平。城市里面也有仇富存在,可能伪装得更成功一点。
这是人的问题,社会必然会有穷富之分。有的人的财富是努力得来的,有的是生来就含着金钥匙。人们往往会见不得周围的、认识的人比自己好,他从来不会去仇视马云,更不会去痛恨迪拜王子。
是不是学历低的人有这种仇富心理?也不见得,企业的高层之间明争暗斗比比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也在整天找茬打压富起来的中国吗?我觉得人人都有“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的”的心理,哪怕这种心理活动稍纵即逝。有学问的人会刻意控制自己,因为知道这种心理是不好的。
对这种我暂且称之为正常的仇富现象,我们应该有正确认知。不能因为仇富突破了道德的底线。举个例子:看见邻居家着火,也不报警,就因为他家比我家过得好。
嫉妒别人比自己好,从某一方面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流浪汉可能为地盘打架但不会有嫉妒心。人是智慧的高级动物,那就将心中的小嫉妒藏起吧,摆正自己的位子,调整好心态,虚心向人学习技艺,努力赚取更多财富,永远健康向上,才是化解仇富最好的办法。9中国特有的现象:恨人有 笑人无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是一样。
早年比自己穷的,比自己差的人,突然某一天比自己过得好了,人们心中难免会有落差。这种落差,心态好的人会觉得无所谓,但心态不好的人就会羡慕嫉妒恨,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老话说得好:恨人有 笑人无,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1.一户人家种西瓜发了财,于是有人眼红,当天夜里带着镰刀到人家地里,用镰刀把第二天即将装车的西瓜全部砍烂,损人不利己。
2.隔壁邻居家要盖小楼,占到了邻居家巴掌大的一定点空间,穷邻居死活不答应、不准建,给钱赔偿也不要,心里想的是就看不惯你建新房。
3.某户人家承包的鱼塘赚钱了,于是时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到鱼塘偷鱼,在被抓到后恼羞成怒,放药毒死了满塘的鱼,反正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
4.某人家的儿子谈媳妇,才开始见面没多久,村里就有舌头长的人各种造谣,各种诋毁男子品行不端、儿子没有出息挣不来钱,反正能搅黄的尽量搅黄。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人活在社会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难免受到社会影响。
二、人类社会虽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但彼此之间的生存竞争仍在潜意识中留存。
三、人如何彰显自己的价值?一些人认为比别人过得好就是自己的价值。
四、优越感、富足感和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作祟。
五、红眼病与习得性无助的自我安慰,即阿Q精神。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以上五点几乎囊括了 这种心态。而要做一个正常人,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该怎么办?
一、端正心态,端正价值观,羡慕而不嫉妒,眼热而不眼红。
二、提高自身能力,拓展生存空间,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三、对成功的人给予衷心祝福,对失败者要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勤劳致富,埋头苦干,有那个时间去搅黄别人,不如努力提高自己。
10读《聊斋》,有这么一个故事:某人,家境殷实,乃村中一富户,坑害其邻居,是其人活着的全部意义。邻居本为贫寒人家,被他坑得一次次陷入绝境,却总能逢凶化吉,绝处逢生。更妙的是,被坑一次,机遇总会产生,得此契机,邻居家业完成了由穷到富的转变,人丁兴旺,成为邑中望族。正如下毒害人,却无意中治好了人家的疾病一样,每一次被坑,确乎很惨,阵痛过后,机缘出现,家业必然上升一个层次。也许是天有眼,其人一个齐齐整整的家庭,老的少的陆续先他而故,最后只剩下他单倍儿一个,分外的凄凉、孤寂。终于想明白了,看开了,在麻绳的帮助下,自行了断。
四十年前课堂里偷看而来,个中人物名姓全然不记,便是故事之名也忘记了,有记得的,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见不得他人粥碗上起皮,红眼之病是最普遍的小恙,我们都不是圣人。多数人,临事之时也就心里酸那么一下,随即释然,看开了,放下了。甚至于,还可以化作自身前行的动力,起到鞭子的功用。是小人,从此忿忿然,垫些儿成本也要坑上一回,不然,睡不安,食无味。对这种人,预防为主,留份心眼,看破不说破。静候其天仓溢满,秋后结账的一天,这一天,多半会有。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会参与鸡虫蚁蝼之争。哪怕走它乡,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福耀玻璃董事长的经历,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村庄之中,总有一两个话事人,有了纷争,最先想到他们。这种人,有公心,为人方正,一辈子累积的口碑,不由人不服。尽管他们不是很有钱,年龄也不是最大。故去之后的很多年,还为后人缅怀,这叫人,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