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最佳时间在什么时候?:现在很多人都在犹豫,2020年到底要不要买房?不买房怕房价再度上涨,买房又怕房价出现转折点,开始下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买房
现在很多人都在犹豫,2020年到底要不要买房?不买房怕房价再度上涨,买房又怕房价出现转折点,开始下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现在很多刚需购房者。那么到底要不要买房,咱们来看一看: 1、如果是投资房产的话,最好就不要买了,如果非要投资,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话,最好还是选择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购房。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就不要买了,买了大概率成为接盘侠! 切记目前这个时间投资的话一定要买优质区域的优质位置,核心稀缺资源永远都是保值的关键!2、如果是刚需购房者,还是要买的,没办法,最苦莫过于刚需了。因为年龄不等人,很多人还需要买房结婚。但是,现在也不能盲目购房。 首先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购房的话,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入手时间。我个人还是看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 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甚至5线小县城购房的话,我建议能等则等,实在需要买房急用,最好购买二手房,现在这些城市的新房价格还是没有怎么下跌,但是二手房价格已经出现了下跌,议价空间比较大。而且是现房,买来就可以直接装修居住。
2什么时候买房最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最低点买房,最高点卖房,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惜能真正做到的人万中无一,还要靠一点运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投机心理要不得,看似是一夜暴富的捷径,但其实无数暗藏的深坑在等你。所以,我今天只想提一些自住人群的买房建议。
先给个结论:买房的最佳时间就是你需要买房且有足够支付能力的时候。居住需求真的非常关键,没有需求,你买房为了什么呢?我已经排除了买房投资的情况,那么买房除了居住几乎没什么别的用处。当然,你说你是个房子收集爱好者,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居住需求是多数人买房的源动力,也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没有了真正的居住需求,所谓投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罢了。所以,在你有需求的时候买房,你再亏也比纯投资的人强得多。
我相信大多数普通人已经抛弃了全款买房这个想法,除非你家里支持或有拆迁房之类的资产变现。所以在大家都要贷款买房的背景下,你的支付能力就很关键,首先要搞到一笔首付款,可以是攒出来的,也可以是借出来的,这些都是你支付能力的体现。
然后是月供,这个月供包括住房贷款和你其他一切借款,在不影响你生活的前提下,你的收入能覆盖月供,那么你的支付能力就没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会看房价,但房价真的是决定买不买房的唯一因素吗?
其实并不是,为什么这几年房价涨了,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还双双增长?这里面既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有自住和投资两种需求在推动。
从房价趋势的角度讲,2020年是个买房的好周期,因为房贷宽松,房企打折,对购房者其实是比较友好的,购房成本也有所降低。
但最后决定你买不买房的还是你的需求和手里的钱。
3买房的最佳时间在什么时候?
印家观楼市作者:辣条
每年的买房最佳时间都不一样。
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买房是最佳时间,主要是二月到四月。为什么呢?
第一,疫情期间,捡漏机会多。
二手房没有人出来看房,很容易碰见急用钱的房东,价格好谈,捡漏机会大把。
第二,疫情期间,开发商急回款
销售中心更没有人去,大部分开发商都会做促销,降价和加大优惠幅度,2020年疫情期间买到房子的肯定比2019年买的便宜。
第三,疫情期间,政策扶持优惠多
比如复工复产后,湖南六市出台楼市扶持政策,因为从2019年年底湖南的整体楼市出现下滑的空间。加上疫情的影响,导致湖南多地售楼处和房产中介关门,零挂牌零成交,湖南楼市进入进入史上最低成交量时间。因此,衡阳,怀化,益阳三市出台购房补贴大招,接下来的资兴市更甚,出台十二条措施,其中包括缓解房企压力和购房补贴等措施。
但是,到了五六月后,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结束,除了个别特殊地区以外,当地基本上降低防疫等级,甚至由政府带头鼓励消费。积压的需求会在疫情结束后得到释放,想买房的刚需和置换势必出手,因为房子在这类型人群成为必须品。
在楼市表现上,大家可能要注意的是,疫情的影响是其次,本身的楼市调控才是根本,我们国家坚守“房住不炒”的原则,楼市和房价必须双重降温,才是必然性。
就算各类小型扶持政策和措施,也只能启到稳定楼市的作用。真正的反应是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
那么2020年还有没有买房的最佳时间呢?辣条认为还是有的。辣条从以下两点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第一,上市房企的融资融券在三季度比较集中的到期
迫于回款压力的房企,会不会在此期间再次调整出售价格呢?除了再次发行融资来抵债,最后就是降价出售,保证回款。
第二,年底房企业绩最后的冲刺
全年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销售连续不理想,第三季度拼命还款。第四季度是最终决战时刻,各城市各地产商都会这个时候相互竞争,为了成交冲业绩,不得不使出最后一招,降价。
但每个城市的楼市反应不一样,比如深圳楼市,不仅不降反而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四月份公布的房价数据,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1.1%,1.2%和1.7%,只有广州是持平的。其中有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4%。房价到底还是微涨了一些。
在五月份接连爆发的城市,包括南京,杭州,无锡等苏杭地区。这些地区的房价还是那么一如既往,难以预测和控制。
好啦,多的不说,我们一起坐看风起云诵。大家记住我以上讲的内容,即可做出分析了。
关注印家观楼市,了解更多楼市资讯和房产知识。
4现在不买房,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犹豫不决之中,房价会再上一个台阶。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房价已涨不起来了,因为人口红利已过,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
影响房价的变化因素很多,但是我们要从宏观上来把握长期趋势,稳定房价是总方向,但缓步上涨是大趋势。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2050年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一定的通货膨胀,这是不可避免的。受通货膨胀影响,房价上涨是正常。
二是短期之内,房地产作为中国主要家庭财产配置品种,还不会改变。
中国家庭70%以上的房产配置比例也不会在短期内显著下降,这也就是一种硬性的购房需求。
三是中国城镇化进度仍在继续,这种变化将会引起人员继续向大中城市聚集,因此未来大中型城市的房价不可避免的仍然会是上升趋势。
四是短期之内房价上行的趋势不会改变,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深重,如何快速启动经济,步入正常轨道,目前在宏观层面给予一定的刺激。
中国金融政策已经在持续地发挥作用,资金扩容放水之后也将会流向房地产。
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大中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增大,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二线三线城市的房价均有所增幅。
我们回头看一看2015年的房价,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20年房价均比2015年增长30%以上。
而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武汉等地的增幅均在50%以上。
所以说,如果你是刚需购房,或者想在一线二线城市进行投资性购房,现在无疑就是最好的时机,否则到时候你依然会后悔为什么2020年没有购房。
5需要房子住,就去买,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果想把买房子作为投资,你必须分析清楚,现在房子价位在什么阶段,还有没有投资的空间……
所以,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才不会迷茫
62020年开始到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的极大影响,房地产企业已经破产了几百家。另外今年又是房地产债券到期的高峰期,还债压力巨大,一些小开发商如果一季度不能正常销售,回收部分现金流的话,很容易倒闭,那么项目就会烂尾,即使不烂尾,项目质量也会打折扣,这也正是恒大7.5折卖房的原因,好回笼资金抓紧时间还债。
所以郑重提醒大家:今年买房涨跌是其次,千万别买到烂尾楼。
7买房在过去快速发展时期已经赚得一桶金,有多少人庆幸自己那时候省吃俭用,勒紧腰带,狠着劲买了;有多少人也为当初犹豫彷徨而后悔不已。
时下已经错过了投资理财的最佳时机。不能乱投资,不能买小县城和有些“鬼城”之称的无人问津房子。
当前经济萎靡,房产纷纷降价销售,政府补贴,我觉得如果有余钱还是入手一二线城市房产较为划算,具有保值功能。一时看不清楚,等若干年后你会觉得有一套大城市房产,会有更多选择,幸福感成就感会提升!
8买房的最佳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是你有钱的时候!没钱也买不到。
是你需要买房的时候!
不需要的话,买了不住挺浪费钱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要去寄托最佳时间,你永远都把握不住最佳是什么时候。个人建议买房是越早越好,你又不是投资住房,你就是自己买来自己住而已,因此不要去纠结购房的时间。
当你最需要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时候。
人算不如天算,在你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机会已经错过无数次。抓住机遇就是最好的机会,就是最佳时间。
9这个问题说实话有很多种回答与解释,但是根据我个人观点简单说几句,希望见谅!问买房最佳时间和问炒股的吸抛点一个意思!一百人可能有99种建议,这个????无论当前房地产市场前景如何,首先买房的目的要明确,就简单分为两大类:自住或者投资,如自住就根据自己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楼盘询价,投资那就是看好前景,收益率即可!想要找最佳时机,我个人认为房价是市场经济和整体市场刚需,营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决定,个人除非极专业人士,都不好判断市场走势!所以如果自己看好了,自己准备入手时候就是最佳时机!
10
关于买房入手的最佳时间点,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讲:1、如果是纯刚需,那就选择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点买,要么是为了孩子结婚要么是为了孩子上学。2、如果是改善,那么就要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要考虑改善居住的需求例如地段、环境、面积大小、房企品牌、房产品质、物业公司等。第二是要尽量在房地产市场下行阶段入手,最好是选在年终时间段入手。经济形势不好开发商更缺钱,年终开发商要付工程等款项,急需用钱的时候往往才取更大的优惠政策以价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