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古语很有道理,那“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是什么意思?:民间风俗是很讲究的。我的故乡土葬可能还是较晚结束的。二十年前祖父仙逝,回老家办红白喜事。戴
民间风俗是很讲究的。我的故乡土葬可能还是较晚结束的。二十年前祖父仙逝,回老家办红白喜事。戴孝的人,有急事,去找人但不能上门。上山那天,请了三个乐队,穿了整个村。这就应该是"冷棺莫入村丶热孝莫登门"吧!
古代还有三年守孝,披麻戴孝,不能出外赶考。据说早在孔夫子时代,其弟子子路就专门守灵三年,当时还寒门,众弟子许多人一起陪伴子路。这种风俗就慢慢在各地流传。
有些当官的,遇到父母大事,也有暂时辞官(也有批准告假三年)守孝。
总之,中华民族既有独到的忠丶孝丶礼丶仪,也有繁琐的糟粕,如何取精华丶去糟粕,是有很大学问。
兴废古今事,传承往来义。
2冷棺意思指死在外鄉之人,從外處回到家鄉。棺材就不要抬進村裏,更不要拾回家門。怕的是孤魂野鬼付體,給村子帶來不祥之兆。
熱孝是指家中有人過世。子女後輩帶著重孝,不宜去別人家串門。同時也是一種講究吧?家裏剛有人過世,就去別人家串門。是對別人家的不遵重。久而久之。形成的地方即成風俗習慣。沒有形成文件,但是都彼此遵守,這個俗成約定。
3好多古语,很有道理。那“冷棺莫入村,热孝莫入门“是什么意思?在农村有这么个风俗。无论是年轻的或者年老的,只要是在外面发生意外。
或者是在医院病死的。人死之后。棺材是不能停在正堂的,只能在大门外搭一个灵棚,将棺材停放在里面。
一切祭拜活动就在外面进行。所以一般抢救无效的病人。医生建议在没有咽气之前送回家。
有的医院很人性化。还专门派救护车。医护人员,氧气设备,全程护送。保证病人能安全回到家中。
这样病人能够在家中安详的离去,也是对死者家属最大的安慰。
如果有人不信邪。人在外面死后,偏要弄回家停在正堂中。这样还会对这个家庭带来不幸。
不过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人们一般的不会去冒这个险。
人过世后。都会请一个主事的或村中的长者,他们会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安排的。
会尽量的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不会出一点纰漏。
如果是老人去世,那是白喜事。会办得排排场场,大大方方。风风光光,让老人体面的走完最后一程。
人过世后。肯定有许多客人来哀悼。人们都要佩戴各种哀悼标志。
有孝巾,有孝章,有孝徽,但有一个共同的禁忌,戴着这些哀悼标志。不可以闯入其他的人家。
如非要到人家家中去。就把它摘掉装在口袋里。出门后再戴上。否则人家是要和你翻脸的。
你如果把那些东西带进人家家中。人家认为不吉利。他自己带回家无所谓。
这是一个风俗习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为了社会安宁,邻里和睦。有些习惯还是要遵守的。
人家不高兴的事情,我们不要勉强去做。所以古人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