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多大年龄算高龄产妇,且 “高”龄产妇对下一代健康影响有多大?近来“要二胎”,“试管婴儿”等话题不断升温。很多早已过了适龄产期的父母也想继续要再生
高龄产妇一般是指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为什么35岁是个分水岭呢?
女性在35岁以前身体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卵子质量较高,而且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怀孕期间出现流产,或者染色体畸形的几率较小。
35岁后女性身体逐渐下降,孕期容易出现妊高症,即妊娠高血压,或者妊娠期糖尿病等,卵子质量下降容易畸胎。建议高龄女性备孕时,需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时去医院做孕前和孕后检查。
张志刚说,从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来看,多因为妈妈怀孕时有妊娠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很多都是生二孩的妈妈,妊娠高血压导致早产是最常见的,有的产妇血压控制得不好,有的不定期产检,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妊娠高血压,定期产检,发现高危因素,及时控制治疗,对预防早产很重要。”
对此,东华医院产科主任石静也有同感, “二孩时代,高龄产妇增加,妊娠高危因素也增加,早产儿也增多。”
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的运载体,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妊娠期由于叶酸代谢需求增加,如外源性叶酸摄入不足或叶酸吸收障碍将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转化,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最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孕期服用叶酸补充剂超过3个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保护因素 ,使晚发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于等于34孕周)的发生风险降低 25% ,使轻度子痫前期的生风险降低 47%,而仅在 孕前服用叶酸并不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陈淑学,王岩岩,刘力山 . 叶酸、维生素 B12、总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脂联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 妇幼保健,2013,28 ( 36) : 5970-5972.
毛宝宏,邱伟涛,王燕侠,等.孕前及孕期叶酸摄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 年 12 月第 32 卷第 24 期2
医学界一般把超过35岁的孕妇叫做高龄产妇,但其实国际上对高龄产妇的年龄界定一直有争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保养意识的增强,我们国家的产妇年龄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二胎政策的开放,让越来越多之前没“赶上趟”的妈妈们想要趁最后机会放手一搏,所以高龄产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与其说对下一代的健康影响大,我认为其实高龄孕产对产妇的影响更大。
1,高龄产妇的受孕难度比适孕年龄的女性来说要大很多,很多夫妇可能会借助试管来完成受孕,促排卵对高龄女性来说无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2,在怀孕过程中,高龄产妇面对更多的并发症可能性,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等。
3,在生产过程中,上了一定年纪的女性精力始终没有年轻女性旺盛,她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毅力来完成生产。
4,生产后,高龄孕妈妈无论是身体机能,还是身材,恢复时间会更长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朋友明显感觉二胎比一胎吃力,二胎生完更难恢复的原因。
另外,高龄产妇多为二胎,家中除了产妇之外,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这时应注意家中老大心里环境的变化,应提前沟通,提前准备。
3关于“高龄产妇”的年龄界限,医生一般会从35岁划分,怀孕建母婴档案时,如果年龄超过35岁,一般都会划为高风险。
我妈妈二十一岁就生了我,我将近29岁才生我家老大,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女性的生育年龄是在不断推后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变革,更多的女性选择在生第一个孩子前继续求学,获得更高的学位,然后开始她们的事业。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三四十岁左右才生小孩儿,现在咱们国家也存在这样的趋势,很多人过了三十岁才生第一胎。然而晚生育对母亲和孩子都有潜在的风险,相比年轻的女性,30岁以后生小孩,会面临更高的孕产期并发症风险,如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其中一个原因是卵子的质量下降,女性到了42岁就有90%的卵子已不再正常。
年龄越大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患唐氏综合症的概率越大,40岁以上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每100个就有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而50岁的母亲,孩子患病的比例上升至25%,而且根据最新的研究,超过三十岁生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是30岁前生育第一胎女性的两倍!
而且年龄越大生育孩子,女性自身恢复也很慢,不论是精力还是身材,都没有30岁前得快。我自己29岁生老大,34生老二,虽然只差五年的时间,但不论是孕期还是产后,都感觉老二更加累。
生老大时奶水非常足,还经常用吸奶器吸,生老二时奶水才刚刚够吃,生老大时刀口一个月就长得非常好,生老二四个月了刀口还隐约疼。
包括产后恢复,生老大三个月左右就可以穿孕前的裤子,生老二快五个月了,以前的裤子根本就穿不上!
如果想二胎还是早点生比较好,不要等到年龄太大,对孩子对自己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4谢谢大家的参与。从医学角度来看,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父母的生育年龄会影响到孩子自身的生命质量,这不是耸人听闻。孕育生命是需要条件的,孕母需要提供给孩子符合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能够生养一个健康、正常、聪明的孩子,是人心所向。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对即将作父母的家长们给出几点建议:1.尽量适龄生育,2.父母的身体健康,感情融洽,3.母亲一定要注意孕期保健, 4.注重胎教,5.做好欢迎家庭新成员的经济及物资方面的准备。6.有必要了解一些小儿发育方面的知识,为宝宝提供一个优良的养育环境。实际上“高”龄产妇和“高危儿”的出生成正比的。具体有多“高”,提供数据供大家参考。
附图:形象说明母亲生产年龄,与产生“高危儿”疾病风险几率之间的关系。
图中:纵向由上至下代表年龄,横向代表发病几率。
蓝色代表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的风险示意
绿色则代表患有其他疾病的风险,例如,畸形、早产、低体重儿,营养不良等等的风险示意。图中显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附图摘自参考文献)
5医学上有这样的界定:30岁以上怀孕的妈妈被称为大龄妈妈。而35岁以上怀孕的妈妈就被称为高危产妇。
有统计证实,大于35岁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即开始衰退,卵子出现“老化”现象,出生畸形儿、痴呆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同时怀孕失败几率显著增高。
据统计,二十几岁的已婚妇女大约有10%的人在一年内无法怀孕;对于30岁出头的女性,这个数字为15%;接近40岁的女性则是28%。
30岁出头的孕妇大约有15%的人会遭遇流产;对于40岁的孕妇来说,就有25%的人会遇到这种情况;而45岁以后,有一半的孕妇存在流产的危险。
高龄产妇产道弹性降低,剖宫产更加普遍。
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无论在孕期还是分娩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年轻孕产妇。
坊间有这样一系列传说:大龄妈妈是完美主义的猫,大龄妈妈会更加溺爱孩子。大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更高。大龄妈妈会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大龄妈妈缺少活力,大龄妈妈动嘴的时候比行动的时候多。
可是当今却有这样一种流行:做母亲不在乎延时。重要的是,当我们成熟时,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有成熟的心态、我们有丰厚的经济基础,我们就能在一个成熟的季节收获和培养我们的孩子。
6我看很多朋友都理解错了。
高龄产妇是按预产期年龄来算,预产期年龄超过35周岁就是高龄产妇。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年龄是34周岁3个月以上,你就算做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对后代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首先是受孕率下降。
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卵细胞的数量在减少,卵子的质量也随之下降,所以受孕成功率自然就降低了。
▲其次是基础慢性病增加。
女性年龄越大,身体素质就下降,基础慢性病也会随之增加。比如说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比适龄女生要高,发生胎儿早产和流产的风险增加了。
▲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
孕妇预产期年龄越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就越高。所以如果多次流产诊断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会选择“试管婴儿”,这样以保障胎儿健康。
▲年龄越大,怀孕越辛苦,产后恢复期也越长。孩子出生后,养育孩子也更累!所以还是早点要孩子,不要太晚了!
祝你好孕!
7一般医学砖家会告诉你,35岁以上为高龄产妇,我34周岁生第一个娃,去产检时,医生都说我是高龄产妇,娃是珍贵儿。
但是我想告诉全世界的人,特别是高龄产妇,高龄产妇根本不存在什么高风险!人体很奇妙,只要你能自然受孕,自然了到达生产期,就没什么危害。
我当时是给吓死了,刚怀孕40天,就说去照一下有没有宫外孕,结果一直到55天连胚胎影子都没看到,只是子宫内膜有增厚。3??个多月时医生说娃是1/250的唐氏高危,要做羊水穿刺。如果做的话有1/100的可能流产,还有多少可能致残。
本人对医生的话向来只做参考,毕竟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医生,于是不管他,我想我的应该就是女儿而已。但,从此以后,所有医院的医生不予产检,所以每次产检换一家医院。4个半月后证明,确实是女儿,自己是石头落地了。6个半月时某妇产主任还说我羊水破了要打掉孩子,但我依然觉得没事,折腾一整天,后来我知道我只是补了较多的维生素。所有的医生一直到满了9个月还叫我去做穿刺。
产检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十几、二十、三十岁左右的产妇有诸多问题,但我一点问题也没有。
生完孩子我是半个月恢复了身材,也没很多妊娠纹。
高龄产妇好的影响与不好的影响是并存的。高龄产妇一般都有高龄产爸,高龄父母一般有更多学习、社会经历,这些都会写入基因传给孩子,这些经历包括好的、坏的经历。所以高龄产妇、产爸的容易生出更聪明更健康或者与之相反的孩子。
8高龄产妇一般是指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但每个女性身体状况不同,40岁、50岁也有适合生产的。通常来讲,女性在35岁以前身体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卵子质量较
高,而且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怀孕期间出现流产,或者染色体畸形的几率较小。35岁后女性身体逐渐下降,孕期容易出现妊高症,或者妊娠期糖尿病等,卵子质量下降容易畸胎。
9科学的孕育年龄是24岁到26岁,高龄产妇没有界限,只要能生都可以,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医生都建议35岁以上都属于高龄,新闻上年龄大的生孩子多了去了,我是不建议年龄大要孩子,弊大于利
1.从身体上来说,年龄越大风险越高,不建议冒风险,个别除外,有的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父母想给自己留个伴
2.从经济角度考虑,有钱还好,如果比较穷就不要考虑高龄要孩子,孩子生下来教育上花销太大
3.产妇年龄越大,孩子可能身体智力有缺陷还是建议优生优育哦??
10这是一个需要用正确科学观来对待的问题。至于危害,无论专业书刊,还是百度和谷歌,您都可以从那些专业论述中找到需要的答案,而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只想简述二个事例,是知其隐患,还是正确判断,反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二个故事都是我身边朋友圈里发生的。
一、一对爱情至上的鸳鸯,从国内恋到国外,相恋时年岁已经不小,男方早年出国留学,因高级专家身份回国工作,与女主相识相恋,典型的郎才女貌。相恋时间不长,女主又要远赴海外游学,一来二去,年华老去。待丁克族的豪气已不复存在之际,女主多方检验,用了海内外一切现金的方式,得到已无法孕育的结论。二人又重新投入丁克一族,共享美好时光!此时女主已近不惑之年。一天,我们夫妇正在享受春日暖阳,忽然接到这二口子来电,要我们最快速与他们汇合。待我们紧赶慢赶去到他们的豪宅,发现餐厅和客厅摆满鲜花,餐桌上好几大盘美食!从他们夫妇兴奋程度,我们已经猜出了结果,他们有baby了!女主人有些西方人的个性,无论思想还是身体,怀孕后并没有啥特殊待遇,正常时日诞下一个大胖小子,现在孩子已经长得高高大大,入学读书了。
例二,高中同学一同事,大学女教师,失独,不幸一家三代单传,眼看着要绝后。不得已,又四处求医,坚持锻炼,终于恢复正常,备好可耕种的肥沃土地。幸得夫君还算弹药充足,居然以近知天命的年纪,孕育出新的生命!据同学介绍,他们也没有啥特殊的准备和专业的保胎,水到渠成之日,刨腹产下一子,至今一家三口,常见徜徉于绿树成荫的校园。
所以,所谓适龄,只要女有卵子男有精子,活力足够,浓度适宜,干柴烈火之后就有可能怀喜。现代医学的发展,足以保证妇婴的健康成长,只要按照医嘱,科学复验,高龄产妇的隐患是可以得到克服的。完全不必做杞人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