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跌至4.77%,为什么贷款的企业不是很多?:贷款岂止是利率这一个考量因素?F笠挡幌氪睿且蛭铝耍簧送感牧恕N侍庵唬退闶潜砻婊祭世剩导食
贷款岂止是利率这一个考量因素啊。
企业不想贷款,是因为怕了,被伤透心了。
问题之一,就算是表面基准利率利率,实际成本岂止是你看到的那么低?小企业贷款是如履薄冰,对于银行要求只能是唯唯诺诺。一笔贷款的成本,何止表面利息!首先是存贷挂钩,比如贷100万要存30万,企业只能用70万,利息不就上去了?其次,要打点银行有关人员,贷款才能顺利获批,成本岂不是又上去了?最后,贷款周转时要借过桥资金,支付利息类似高利贷,成本是不是又高了?银行高管拿着表面优惠利率说事,信誓旦旦说降低了小企业成本,上面可能信,小企业谁信?
问题之二,贷款说收就收,利率说提就提,银行贷款是药,是药三分毒,吃了就停不了。想当年08和09年,银行追着企业放贷款,又是创新担保方式又是创新贷款品种,可是到了12年开始就一路收贷款,提高利率。小企业有的被抽贷死,有的被吸血死。现在隐隐约约又有08年的影子,可是企业老板可都记着当年的痛,哪里敢再吃这个饵?
这还是仅就事论事说的银行贷款。其他小企业的生存条件也堪忧,例如环保,税收考核,各种检查等,一旦贷款也就意味着无法脱身。——不贷款的企业倒闭最多损失了钱,而贷款的企业倒闭则全家成了“失信人”。你想,哪个结局好一点?
现在开始强调小企业的重要,不过,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企业还是不敢贷款和投资的。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2我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我们县里周围比较熟悉的十家企业,有贷款的现在是2家。没有利率4.77%的,一般都是6左右。
有贷款的两家:
一家做锂电池薄膜,总资产大几千万,奈何没有土地租用的工业园厂房,只贷款到几百万。
一家本土企业,家居酒业什么都有做一点,有多年前买下的土地做质押,各个银行都贷的有款。
没有贷到款的企业:
八家里,
一家化工企业续贷手续办了六个月了,还没有放贷下来。因为审批权限从市里被收回省里,省里太忙了,一批就批了六个月还积压在案桌上。
一家饲料企业因为上一次贷款续贷放贷审批时间过长,类似于上一家情况,觉得太麻烦,所以贷款到期后主动放弃贷款了。
还有剩下的六家玩具、箱包、五金、电动车等企业,都是租用工业园厂房,没有有价值的资产可以抵押。每次开银企洽谈会都想申请贷款,每次开完了会后就没有下文了。
银行基本上只认可土地为有价值的资产,甚至房屋建筑都入不了他们的眼;只有机器设备的老板们怎么贷得到款。
3一个贷款要放出去,当然要双方都同意,如今银行中间业务收缩,表外移到表内,那样的话所有的贷款业务都需要两个条件,银行愿意放贷,贷款人愿意借贷。
从银行方面,有准备金的要求,有风控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今世界性的大收缩,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影响。很多影响是间接的,即使央行告诉你,你大胆放贷,有事我抗,银行还是要考虑风险。因为如果贷款还不上的话,你就必须计提坏账准备,甚至于必须认赔。而认赔之后你依然要面对股东,面对国际投行的评级,面对大众的眼光。而央行,实际上和商业银行是一个债权债务关系。即使央行不追讨,资产负债表亮了红灯,银行照样吃不了兜着走。
现阶段银行不敢放贷,而将主要业务放在了政府债券和国有企业上面。这是和现阶段一些信用上面发生的违约事件有关联的。实质上大家都不用担心,等到这些信用违约事件洪峰过去了,银行觉察出风险没那么大了,自然放贷的闸门就打开了。这个方面国家不用干预,船到桥头自然直。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的缩短这个出清的过程,越快越好。一手增加银行额资本金,另一手处理掉僵尸企业和违约企业。
从贷款人的角度看,实质上涉及到贷款人可抵押资产和伸缩的信用问题。现阶段,大多数银行的抵押物依然是房子,但是现阶段中央定调“遏制房价上涨”。房子未来继续作为主力抵押品的难度可想而知,那么需要做什么呢?个人认为需要增加产权种类,也就是制造更好的抵押品。比如知识产权,专利,为什么不能抵押呢?比如说车子,甚至于车牌,为什么不能抵押呢?实质上,当产权项目增多的时候,可以抵押的物品也增多,在此有个想法,实际上可以通过很多资产的证券化来实现抵押品的多元化。我们如今在淘宝拍卖平台有很多的房产和车子在司法拍卖,但是很少有债权,为什么债权不可以变成一种拍卖品呢?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都可以考虑证券化。
贷款人另一个方面是信用方面,现阶段的难题是银行不太信任贷款人,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原因多方面的,但是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普遍的征信手段解决。这里面当然也涉及一个隐私问题,但是既需要贷款,就应该有征信记录,而这个记录最好是包括更多的平台和债务,不能光是银行系统。普通人的债务合同最好也可以低成本纳入征信体系,自愿原则。
4我对银行的贷款业务,我了解的不是很多。我有一个师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工作,这两年外借,调某省地方银行做副行长,他与我们介绍过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很多知识让我们对银行有了更深的认识。
银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股份制的,现在都是企业化的运营模式,就是说银行要自己对自己的经营情况负责。
我师哥身为副行长,同时肩负着对外贷款900亿的任务,十月份我们聚会的时候他坦言才完成对外500亿的任务,估计今年这个目标完成不了。难道真的有钱贷不出去吗?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只要与银行的关系好,就可以拿到银行的贷款,这种情况以前确实出现过,但是这种情况产生了很多的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了很沉重的负担,所以现在银行负责对外贷款的业务员的绩效都与贷款产生的效益挂钩的,如果因为贷款不慎而产生不良资产,银行就会受到损失,业务员也会受到连带责任,有些责任甚至还会很严重!所以现在银行对外贷款时慎之又慎,条件也十分苛刻,他必须确保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损失。
银行本身是没有多少资产的,他的那么多钱都来自于储户,他的利润就在于贷出与存入之间的利息差,不良贷款不仅让他失去了利润,甚至会连本金也损失了,如何规避这种风险,银行在收到贷款申请的时候,就会对企业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
调查的内容很多,从企业所在的行业开始,涉及到企业的规模,资产,利润及利润率及多年的财务情况,甚至包括企业上下游的客户。只有他们认为你是一个朝阳的科技的高利润的运营情况良好的企业,才有获得贷款的可能,最主要的还要看你有没有固定资产可以抵押,包括厂房,通用设备,住宅或者专利,有了这些银行才会把心放在肚子里把钱给你!
题主在问题中说贷款利息下降了而贷款的企业却不多,好像是企业不想贷款似的,其实真正想贷款的企业太多太多,只是能达到银行贷款条件的太少太少。
现在中国的实体中小企业进入寒冬,各种大小老板们都在咬着牙齿苦苦坚持,2019年也将进入一个“剩者为王”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张着嘴等待着一口救济,然而,银行里握着大把的钞票,不敢贷出去,毕竟银行做为一个企业,他也要规避这种风险,这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体经济不景气,也会更加加重向银行的贷款难度,从而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实现在国家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屡次发文要求降低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的难度与门槛以帮助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实际上只要政府不为企业担保,银行的钱依然会捂得紧紧的。
以前只要有房产抵押就能迅速放款,但是现在房地产作为一个限制性发展的行业,银行越来越不重视房产资产了,每个银行都设置了房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以后就是用房产抵押估计贷款难度也会增加了。
我所在的家具行业是一个传统制造业,现在大部分的老板都缺钱,但是正儿八经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个都没有。难啊!
54.77%
目前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为4.35%,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为4.75%,五年以上的为4.9%,4.77%对于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来说相当于基准上浮9.65%,对于1-5年期的,基本等于零浮动,对于五年期以上的,这个利率水平甚至有所下浮。因此这个利率水平根本不是一般企业能享受得到的。
根据2018年2月1日,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融资(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为7.6%,其中银行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6.6%,显然这个数据远远高于你所谓的4.77%,所以这个4.77%应该只是极少数的存在。
为什么贷款的企业不是很多?说实在话,并非是贷款的企业不多,而是银行不愿意放贷,别说4.77%,即使是6.77%、7.77%,只要银行肯贷,那么排队等贷款的企业肯定一大堆,所以不是贷款的企业不多,而是符合贷款的条件的企业很少,特别是可以享受到4.77%的企业更是少到基本绝迹。
银行系经营货币的企业,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为存贷息差,银行本身的资产并不多,其放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吸收的存款,对于银行来说,贷款虽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审慎,否则不良贷款不仅让银行失去了利润,甚至会连本金也损失了,所以银行对于贷款企业的准入审核是极其严厉的,即使准入了,为了追求效益,银行的贷款利率也是尽量的往上提,而不是下沉,所以4.77%这个利率只有资质极优的客户才可以享受得到。
总结当前社会来看,并非是贷款的企业的不多,而是符合银行贷款准入的企业不多,现实中,银行只会缺存款,但是从不缺可贷的对象,就贷款而言,一直以来都是卖方市场,银行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6抽贷抽死了多少好企业,哄着骗着让企业上套,抓住企业看信用比命都重的弱点,企业宁可用1毛5分的利息的过桥资金去周转,期盼明年能喘口气,可是银行还上就不认人,直接断贷,你好的时候银行信贷经理舔着脸求着企业让用点钱,你不好的时候,他比谁都狠。看着身边的一个一个例子,做企业的创业的一个比一个惨,谁还会去敢创业?谁还敢碰企业?谁还敢相信银行?赚钱的都是那些做投机生意的,整天油腔滑调的人,这个社会真的很讽刺。
74.77%?别逗了,这个利率是基准利率,不是通用的利率。
专注于金融知识普及,让知识深入人心,如果觉得回答的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回复在我国,甚至全世界,只有房贷是可以享受接近基准利率的贷款,可以说我国的房贷在全地球都应该是利率最低而年限最长的贷款品种,很多国家虽然利率很低(超低利率时代),但是年限短。
而企业贷款就不一样了,企业的贷款品种非常多,有额度授信,有经营贷款,有中小微企业贷款,有创业贷款,还有超短期的周转贷款,甚至还有票据的贴现,承兑汇票等融资品种。这些品种无一例外——都不享受最低利率!
而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企业贷款情况,可以看出银行平均的贷款利率为8%,也就是高于基准利率上浮65%左右,这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而个人的信用卡消费贷也在7-8%,甚至部分在10%左右。
所以,基准利率只供参考国家整体利率水平,而不是绝对的商业利率,而这个企业利率还得视你经营情况和抵押情况而变化,毕竟银行需要盈利也需要控制风险,利率就是一个调节方式。
随着政策的倾斜,估计很多行业的经营贷款会有优惠,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8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进入2019年之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浮有所下调,尤其是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虽然说对于5年以下的贷款利率相对不高,但是不得不说贷款难和发放贷款难是一个实际情况。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什么是是银行贷款(到底分为哪几类)?大家要清楚第一、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银行贷款是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个人贷款很简单就是信用贷款(信用卡和住房贷款之类的);企业贷款也是信用贷款的一种,但是普遍需要进行抵押和信用担保,比如房产(汽车)或者周边有良好信用企业的担保等等。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银行贷款的发放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尤其是企业贷款其麻烦程度是要是个人贷款的数倍不止!!
第二、银行本身也是盈利单位,需要自负盈亏的。不论是我国的6大行还是其他商业银行,其本身都是股份制企业需要自负盈亏的。而银行的收入来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居民和企业存款然后向外发放贷款,通过利息获得收入。这也是为什么银行存款利率要远远低于贷款利率的原因。
第三、随着余额宝等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的日子更难过了,就更害怕风险了。过去很长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收入都会在银行卡(或者存折)中放着,说白了这些钱就在银行账户上,银行只需要支付微博的利息就可以挣去巨额利润。但是如今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将收入直接放到余额宝之类的产品上是必然选择,也就是说银行的获取资金的成本增加了,那么也就意味着银行的好日子基本就就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本身就没有多少利润所以在贷款审核上会更加严格,尤其是对于企业的这种大额贷款更是如此。
利率高低并不是影响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门槛有点高第一、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需要通过抵押或者担保来获取贷款本身就是门槛。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本身实力不强,通过房产抵押或者信用担保显然是不现实的。再说如今的商业环境不景气,一旦生意赔了不要紧,再把自己的房产等给抵押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银行本身也害怕风险,因为自身也确实没有多少钱可以赔。为什么如今很多银行都在信用卡上下文章?因为信用卡起码的违约成本很高(直接跟个人征信挂钩),而且收益还是比较客观的,通过利息收入、年费收入和刷卡费率收入等,银行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第三、银行如今的主要贷款方向还是房地产行业和大型企业。相信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2018年我国6大行的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就是住房贷款(50%,2.5万亿左右)增幅普遍在12%以上,企业贷款增长基本维持在个位数。不得不说银行在盈利驱动和风险控制的背景下,选择房地产行业也是必然,毕竟有土地和房产作为抵押,稳妥点。
第四、新版征信上线后或许会解决部分问题。过去的银行征信说句实话太陈旧了,银行自己估计都不信,新版征信将企业和个人的所有信息概括后,那么银行就可以通过征信完全了解企业和个人的情况,做出自己是否贷款的判断,个人觉得还是有利的。
综上,企业贷款少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银行害怕风险和企业无法提供足够担保和抵押(房地产企业和大企业除外)之间的问题。其根本还是在于彼此之间的不信任(都害怕彼此失信)所以在新的征信体系建立之后,希望这种问题能够解决。使得一些真正运行良好的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支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财经问题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9看懂这两年经济的小微企业主绝对不会再扩张资产负债表。贷的款用来做什么呢?1.工资2.社保3.交税4.利息5.原材料采购。这几项全部上涨但内需因房地产黑洞而疲软,外需因贸易战而疲软。当硬性支出上涨,而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时候,借的多,死的快。所以在下行周期中,能赚钱的赶快还债缩减规模,不赚钱的早日止损。
10说说我把,银行快贷100万,信用贷6%的利息,今年3月份到期时,拆东墙补西墙给还上了,要是当时不再放贷了,公司没了现金流就完了。还好还上后,额度还是一百万,且利息降到了5%,但我却不敢用了,公司资金,一年的使用期,时间太短了,短到投资还没有见到效益,更何况必须要把本金还上呢?问了银行,不能做展期,如果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循环贷只还利息,到期还本金,我肯定会把百万额度用完投入经营,现在只能缺钱了,临时借出来些,帐上一有钱马上就还了。还是怕到期还不上本金,或是还上了贷不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