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如何去这个国家做生意?有哪些机会?:布基纳法索,地处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面积2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1865万。布基纳法索是全
布基纳法索,地处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面积2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1865万。布基纳法索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牧业人口占据所有劳动力的80%以上。布基纳法索土地狭小,地处沙漠边缘,是一个资源匮乏而且土地贫瘠的国家。
布基纳法索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其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仅仅只有5%的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主要有纺织、制糖、皮革、塑料等产业。主要出口黄金、棉花等。
布基纳法索地处内陆,交通非常不便,全国只有一条铁路,通往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全国近一半的进出口都要依赖于这一条铁路。
一般的商业机会,在布基纳法索这个国家几乎都是不存在的,比如资源开发,但是布基纳法索资源非常匮乏;比如商业贸易,但是布基纳法索工农业基础薄弱,而且民众非常贫困,消费力低下;比如服务业,布基纳法索交通不便,旅游设施建设落后,而且艾滋病与疟疾泛滥。
不过如今布基纳法索弃暗投明,想要去体验一下生活的还是应该可以的。
布基纳法索,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西、北与马里接壤,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国土面积约27.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20万,首都为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是以黑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共有60多个部族,主要分为沃尔特、芒戴两个族系,其中沃尔特族系约占总人口的60%,全国有50%的民众信仰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法语。
布基纳法索地图
布基纳法索原名上沃尔特,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9世纪时,境内便出现一系列以莫西族为主的小王国,到15世纪时又发展成为亚腾加、瓦加杜古两大王国。1896年,上沃尔特开始遭受法国的入侵,但直到瓦加杜古在1919年沦陷,才彻底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上沃尔特民众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殖、争取独立的斗争,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60年8月5日赢得独立。
托马斯?桑卡拉
1984年8月4日,军事强人托马斯·桑卡拉通过政变上台后的当天,以“上沃尔特”含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为由,宣布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新国名由摩西语、班巴拉语的词汇结合而来,意为“正人君子之国”。虽然更换了国名,但布基纳法索的发展轨迹却跟先前一样,不仅常年忍受动荡之苦,而且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状态。
平心而论,布基纳法索境内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截至2014年,已探明黄金储量为150万吨,年产量高达32吨,已跻身非洲黄金生产大国行列,出口产值仅次于棉花。与此同时,布基纳法索的磷酸盐储量为2.5亿吨,锰矿储量为1770万吨,锌银合成矿储量为1000万吨,石灰石矿储量为600万吨,并有相当储量的铝土矿、金刚石、锌矿和铜钼矿。
瓦加杜古鸟瞰图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上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开发的话,布基纳法索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很有希望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由于布基纳法索政变频发、社会治安极差、基础设施落后、贪污腐化现象严重、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它虽然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在独立至今60年后,却始终没有摆脱一贫如洗的窘境。
时至今日,布基纳法索依旧是个贫穷、落后的农矿业国家,不仅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而且生产方式原始,以至于许多山区居民至今仍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部落制生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布基纳法索2018年的人均GDP仅有731美元(约合5117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的1/14),人均日收入仅有14元,位居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
瓦加杜古骚乱
经济的一贫如洗导致民生维艰,而动荡不安的时局又为社会治安带来难题,从而严重影响民众的幸福感。截至2016年,布基纳法索的贫困率高达43.7%,文盲率高达64%,平均每3万人仅拥有1名医生,新生儿死亡率为60.9‰,不足30%的居民能享受洁净饮用水,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发展指数,布基纳法索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82位,几乎垫底。
在无力独自解决生存难题的情况下,向外国或国际组织寻求援助,便成为布基纳法索政府的“不二之选”。在众多的援助国中,法国、德国、丹麦的援助额常年位居前三,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的外援固然有利于帮助布基纳法索度过重重难关,但并不能在实质上消除它贫穷落后的根源,要想实现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关键还得靠自己。
布基纳法索妇女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布基纳法索政府近年来在致力于国内和解、维护治安的同时,制定并实施减贫战略,在加大对农业投入、推广多样化种植战略的同时,还积极开发矿产资源和旅游业,使得经济略有起色,财政状况稍有好转。但是,由于布基纳法索的局势稳定非朝夕之功,加之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科技水平极其落后,要想彻底摆脱贫穷、走向小康,恐怕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书目:《列国志:布基纳法索》、《非洲史》、《西非简史》。
3布基纳法索是非洲西部一个内陆国家,国名原来叫上沃尔特,现在国名叫布基纳法索,意为正人君子之国。和另一个国家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原来都是法国的殖民地,因此官方语言是法语。
这两个国家受法国的影响深远。
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布基纳法索位于六国中心位置,如果修建连接各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瓦加杜古可以成为整个西非地区的国际交通枢纽。但我就有点不太明白,法国既然是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管理思想方法都不缺,为何不能帮助布基纳法索把经济给发展起来呢?
说明宗主国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想要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但中国却不一样,中国现在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和能力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了一整套国家治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成熟经验。
中非合作,中国可以给非洲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套发展方案,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快速发展起来。
布基纳法索的国情和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类似,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埃塞俄比亚就变成一个内陆国家了,埃塞俄比亚总统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过学,借鉴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最为认真彻底,因此和中国紧密合作,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017年经济增长率为8.3%,成为非洲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2025年有望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原来说起埃塞就是贫穷饥饿的代名词,这些年埃塞学习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非洲之星,对非洲众多难兄难弟们的触动还是非常大。
布基纳法索回归中非友谊大家庭后,国情和埃塞类似,如果借鉴埃塞的发展路径,我想只要和中国密切深度合作,不到两千万国民快速脱贫致富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为布基纳法索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这么明显。
布基纳法索虽然是内陆国家,但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位于尼日尔,马里,加纳,贝宁,多哥几国中间,如果引入中国基建能力,建立起国际机场,高速电气化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布基纳法索将成为连接西非各国的交通中心,其首都瓦加杜古可以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布基纳法索地势相对平坦,对拥有丰富高难度造桥修路经验的基建狂魔中国来说修高速公路和高速电气化铁路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中国经验: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则百业兴。中国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贷款,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短短三五年时间便可以建好,拥有全套从投资,建设到运营方面的非常成熟的经验。这是法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比不上的。
布基纳法索有好几条河流,水资源并不缺乏,中国在水利建设上经验也非常丰富,棉花种植和出口是布基纳法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可以帮助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高产农场,把国内的一些成熟的纺纱厂,织布厂,成衣厂搬迁到布基纳法索,不出口原材料,直接把棉花加工成成衣,光是这么一个产业体系搞好了,两千万人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中国建设的电气化铁路给埃塞和吉布提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以前布基纳法索人都是去尼日利亚打工,可能今后要倒过来尼日利亚人要来布基纳法索打工了。
因为尼日利亚人口两亿多,布基纳法索生产的成衣就近卖到尼日利亚去,就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所以只要有中国的帮助,布基纳法索的领导人头脑也足够清醒,要让两千万国民过上好日子真的一点不难。
按照中国的成功经验是:维持国家政局长期的稳定,大力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交通,能源,通信,水利,教育等方面中国都有全套成熟的模式可以直接移植过去。)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后要让全面分享发展成果,不能为少数政治权贵或经济寡头享有大部分发展成果,也就是社会财富分派要惠及全民。一边发展经济,一边要高度重视教育可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才能长久保持昌盛繁荣。
中国各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借鉴,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世界各国发展,就看布基纳法索的领导人有没有跟埃塞俄比亚领导人一样的高瞻远瞩,一样的谋略和胆识了。
非洲各国的发展需要更多像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这样富有远见,有谋略,有胆识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