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汾渭平原11城首轮环保强化督查已进行了一个月。
自8月20日起,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进入第二阶段,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在第一阶段“回头看”基础上继续开展强化督查,而汾渭平原11城的首轮督查才刚刚开启。
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发现,8月20日至9月20日,负责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和汾渭平原11城的290个督查组共发现各类涉气环境问题5544个,其中90个督查组在汾渭平原11城共发现涉气问题2879个,占全部问题总数的52%。也就是说,90个督查组一个月平均每天发现问题达90个。
从督查情况看,汾渭平原涉气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且类型多样,主要存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彻底、VOCs整治不到位、应淘汰的燃煤锅炉未拆除、工业企业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及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
其中,一个月就发现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458个,平均每天14个,属于发现问题最多的一项;发现涉气“散乱污”企业168家,涉及西安、渭南、咸阳、临汾、运城、宝鸡、洛阳、晋中、吕梁、铜川等地,几乎涵盖汾渭平原11城,西安、渭南两地发现“散乱污”企业居多。
在一个月内,90个督查组还在运城、临汾等地发现了3个“黑加油站”问题,这是第二阶段督查的一项重点内容。此外,发现219台应淘汰燃煤锅炉未拆除;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427个,仅次于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175个;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238个;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187个;其他涉气环境问题173个。
近年来,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日渐加剧,大气治污形势严峻。今年前8月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汾渭平原多地排名靠后,临汾市空气质量最差,包括前7月、前6月,其空气质量均位列倒数第一。去年前8月,全国空气质量后十位排名中,山西省仅1城(太原),而今年同期却增至3城;陕西省也由去年同期后十位排名的1城西安增至今年的2城。
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对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不力,大气污染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环境质量改善达不到时序进度甚至恶化的城市,适时开展中央环保专项督察,严格实施量化问责办法,同时将持续曝光违法企业,督促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及企业主体责任。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要严格考核问责,将生态环境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问责,促使地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其建立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汾渭平原11城被首次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督查区域。9月初,汾渭平原印发《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提出以燃煤污染控制为重点,抓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综合管控等措施。
该《方案》明确今年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左右。与此相比,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同期大气治污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均同比下降3%左右。
上述《方案》还提出2018年10月底前,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61万户。其中,山西省替代38.5万户;河南省替代8.8万户;陕西省替代113.8万户,西安市力争2019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散煤治理工作。
吴舜泽对经济观察网说,一些地方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黑、产业布局偏乱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的瓶颈,下一步要重点在结构优化调整上下功夫。同时要多还旧账,遏制污染增量,在资源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源头上多做功课,从根上解决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