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摘编丨荼蘼
作为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的金鹰论坛,已于10月13日上午九点在湖南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举行。论坛以“致敬六十载,‘剧’焦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电视行业内的众多专家学者、获奖代表、媒体记者参加。
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焕斌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分别致辞后,本届论坛特别设置的专家演讲环节就对新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且详细的探讨。
中国电视剧60年发展的3大经验之谈首先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仲呈祥教授在题为《从中国电视剧60年发展看文化自信》的主旨演讲中,给人们带来的3大经验分享。
仲呈祥教授
经验1:电视剧创作要坚持中国风格
为了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地在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别样地声音,总是要求拿西方类型片去套中国的电视剧,有意无意地要引领创作人员走入西方类型片的奇路,切实也产生了一批背离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道路的电视剧,有一些还遭到了观众的尖锐批评。
以此谨记要坚持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第一个特色: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立场出发,从中国现实改革的丰富性、生动性、真实性出发,走一条坚实地、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再则,这十一年来出现了一种错误的思潮,在反对了用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之后,又出现了一种用经济思维取代审美思维把握事件的错误出现,出现了“唯收视、唯经济效益”的错误事件,养成了“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在我看来,总书记正在进行并且有效地进行着第二次重要的调整,这一次调整是在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的历史环境中,聚焦于文艺与经济关系的调整。
经验2:中华美学精神要在电视剧中弘扬
现实主义道路是什么?弘扬我们的美学精神、美育精神,电视剧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美学精神是什么?总书记已经阐明了“三个讲究”,强调“知情一行”的统一。
总书记在2014年《宣传工作会议》上就说了一句话:“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接着,他又不断地讲这个问题,到了2016年说:“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是他提出的“三有”。
对作品的要求,他通过给乌兰牧骑(谐音)写信提出了九个字“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这就是要求。他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写信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搞好美育工作很有必要,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经验3:努力实现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
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不要浪费资源,不要一窝蜂,不要一看有人成功了大家就都来搞,一定要弘扬地方优势。你看河北就搞自己河北特色的题材,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二次任县委书记》,那不是山西的题材吗?如果每个地方都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配置好地方的文化优势、文化资源,我们就不会出现一窝蜂雷同化、同质化的现象。
资源的配置,不仅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也有一个资源配置的课题。与资源配置相呼应的是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要实现“1+1=2”,而不要“1+1=0”,甚至负数,一流的编辑配一流的导演、一流的设计和一流的音乐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总书记这次提出来的“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作品的生命线”。
生命线在哪儿?就是一流的思想艺术质量。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创作生产力的优化组合,就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发展道路。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只要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主动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创作的五大想法随着观众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对电视剧作品的内容深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优秀电视剧开始反映现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届论坛还突破了只由业内人士发言演讲的传统,特别邀请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教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孙正聿教授
在此次带来的《影视作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主题交流中,孙正聿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五点想法:
一、影视创作的理论自觉
我们怎么样才能深入生活?怎么样才能从生活中来创作出鲜活的艺术形象?怎么样才能够通过文艺作品揭示出人生的意义、价值和追求呢?除了扎根于生活实践得经验外,还离不开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理论的自觉。
比如,我们究竟怎样去塑造康熙、乾隆?怎么样去改变?《三国》也好,《红楼梦》也好;怎么样去彰显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我们在进行影视创作的时候,我们自己不自觉地是我们去理解生活、再现生活的理论背景。当然如果你没有丰富的理论背景,可能就把握不了历史的真实。
二、影视作品的人生观
为什么人们常说爱情和死亡是文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呢?那就是因为人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存在,世界就是自然的,人生也是自然的,生生死死自然而然。但是,要从自然当中生成的人类就有了一种超自然的自我意识,我知道我必死无疑,正因为我面对着必死无疑的归宿,所以我才燃烧起了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之火。
每一个时代都会形成自己的时代需求,从而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选择提供出它应有的一种标准、尺度和分寸。那么,影视剧表达的是什么呢?正是表达了一对矛盾,标准与选择的矛盾,从而确定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三、影视作品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我们这个系统,我们这个国家,乃至我们这个人类,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到底要什么?另一个矛盾是我们每个人到底要什么?这就是价值观的根本矛盾。
那么,这种矛盾具体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的价值影响与个人的价值期待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矛盾;三是社会的价值规范与个人的价值认同的矛盾。
好比今天获奖的电视剧作品,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呢?它们体现了社会的价值影响,社会的价值规律和社会的价值导向,并把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深刻地体现在当代的社会思想中。
四、影视作品的历史观
影视创作离不开历史,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存在,历史观是深深地制约着我们整个的影视创作。究竟什么是历史呢?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大家千万不要把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空洞的条文和说教,它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启迪我们去思考问题。
影视创作作为创作者的历史观,直接制约着作品的品质,不仅仅制约着作者怎么写康熙、雍正、乾隆,而且制约着全部创作。
五、影视作品的使命与创作主体的担当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文学艺术,有四个“真”字,一是“真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有一种非常欢实的积累;三是“真切”,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动静;四是“真理”,有一种非常充实的论调。
其次,要有文学积累,思想积累、生活积累,只要有了长期的积累,你才能够创作出有价值的理论和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文学也好,艺术也好,哲学也好,它最根本的使命是用理想照亮现实。
最后,本届电视金鹰奖共收到全国各省市初评后,选出的优秀电视剧作品110部参加评选。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综合观众、评委、会员三方投票,电视剧创作单项奖荣誉提名及电视剧作品奖荣誉提名在本届金鹰论坛上颁发。它们分别是:最佳导演奖提名、最佳编剧奖提名、最佳摄影奖提名和最佳美术奖提名各3个和32个电视剧作品奖荣誉提名。
致敬六十载,“剧”焦新时代。未来,金鹰论坛将在文化产业春风的吹拂下,见证更多精品力作的诞生,不忘初心,奋力向前。
-
赵丽颖冯绍峰又登热搜?这次是因为结婚? -
都在心疼范冰冰巨额罚款,谁来心疼崔永元呢 -
背景比董子健还硬,亲妈干妈轮番捧都没红 -
面对家暴?具荷拉与前男友谁是受害者? -
尴尬到极点!从一线沦为配角的张静初! -
吴京再三邀请他参演《战狼3》被拒 -
只因这一耻辱制度 汉族男人不愿娶匈奴女子 -
比孙红雷还狠的“豪哥”, 蒋雯丽也暗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