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保镖题材电影,总是这样的套路:
男保镖配女保护对象。
双方一开始互看不爽,后面则发展出革命友谊。
例如李连杰的《中南海保镖》到后面是女方依赖保镖,1992年经典的《保镖》,则是暗生情愫。

在此基础上,这类电影更多主打的还是动作戏。
但在电影市场上,保镖这个行当却不如间谍吃香,这些年下来,给人印象深刻的保镖电影并不多(上次网红的保镖电影,我记得还是去年的《王牌保镖》)。
不过最近,BBC倒是出了一套保镖剧。
光看那个烂大街的译名,很难想象它第一集就在英国大爆1040万观看,并进而成为10年来英国开播收视最高的英剧。
口碑也对得起BBC的金字招牌:豆瓣8.7,IMDB-8.6,烂番茄100%!
《贴身保镖》

剧中保镖扮演者,是《权游》中扮演少狼主罗伯的理查德·麦登。
只是,少狼主挂了胡子卸下风霜,配起枪来换上西装,倒一下子让我认不出来了。

还不光译名土,它咋一看的情节也是土的:
保镖大卫受命保护英国内政部长茱莉亚。
一开始互看不顺眼,但很快就发展出超友谊(第二集就滚床单了)。
不过,这土套路,还真只是表面。
先看保镖大卫的职位:PPO(Principal Protection Officer),大意是首席保镖。
而他保护的内政部长,职位就高级了:
英国内政部:负责移民控制、安全和秩序,其职能还包括反恐怖主义,保护英国免受恐怖袭击。
现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就曾任英国内政部部长(内政大臣)。

其次,虽是保镖剧,但BBC却不靠场面的直观刺激,而是靠节奏和情节的张力吸引观众。
第一集开场20来分钟的戏,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那是火车上发现的一起有预谋的恐怖袭击(时间设定为未来,2018年10月1日)。
它的空间狭小,主场景为列车洗手间及其外面的过道。
但却呈现了几方对峙。
第一个对峙,为洗手间里绑着炸弹,手握引爆器的恐怖分子,与刚巧搭乘这班列车的大卫间的对峙。
第二个对峙,来自大卫身后,站在过道里全副武装的警察,与恐怖分子间接对峙。
第三个对峙,是大卫与警察,因对恐怖袭击的处理理念不同产生的对峙。
与此同时,列车外还有做为背景的狙击手,及待命的警察部队。
不开一枪,凭借情节设置及氛围调度,本片就有了个绝佳开场。
这个开场,进而引出任职于要员保护组的大卫受到领导赏识,前往保护内政部长茱莉亚。

只是,传统保镖剧的路子,却是本剧的第一层而已。
豆瓣上对于本剧的类型写的是:
剧情/惊悚/犯罪。

《贴身保镖》的第二层内容,是反恐。
光是大卫与茱莉亚间的工作关系,就颇为微妙。
从阿富汗归来的大卫,对这些政客意见颇大:
你们只是动动嘴,签些文件,就要我们一对士兵去阿富汗,伊拉克前线送死?
而到了政客层面上,本剧内容更是切合了近些年,英国国内严峻的反恐形势。
片中的内政部长茱莉亚正在不断努力,促使她提出的加强版《调查权法案》被通过。
由此,她处于风口浪尖,因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政府有权监听英国任何人的电话,网络记录等信息,以期保护国家安全。
社会上,对这个法案存在着严重质疑:
这个法案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国家,还是为政府提供了一个窥视隐私许可证?

这些年,英国国内对于反恐的局势,一直持担忧状态。
去年3月,一名恐怖分子驾驶汽车于议会大厦旁撞击多名路人,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
而前不久,一名男子驾车撞击人群及英国议会大厦外的防护栏,造成多人受伤。
警察逮捕该涉案司机后,将其定性为一起“恐怖袭击”。
而肇事男子,此前以难民身份从苏丹来到英国。
这起事件,据称是英国国内17个月以来遭受的第六次恐怖袭击。

(2017年,英国曼彻斯特的恐怖袭击,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伤)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
恐怖主义对英国仍然是巨大威胁,希望民众保持警戒,同时更要团结在一起。
而英国政府也公开表示:
2017年以来,恐怖分子人数,恐袭事件,在查案件数量都在增多,反恐不容乐观。
甚至披露出来的数据也令人咋舌:
2010年到2017年,英国共逮捕了2029名恐怖分子;
截至今年6月底,英国军情五处和反恐部门共进行了676起相关事件调查。
目前,英国境内约有3000人在恐怖主义活动的“活跃名单”上,还有超过2万人“需要观察”。

(2017年9月,伦敦地铁遭遇炸弹袭击)
所以,反恐也成为本剧的一大核心内容。
本剧前3集中,每集都出现过至少一次恐怖袭击。
其中还包括围绕《调查权法案》,以及法案推行者茱莉亚所滋生的恐怖活动。
列车炸弹恐袭:

校园恐袭:

伦敦街头,刺杀政要恐袭;

这些恐怖事件还不是独立事件,至少现在看来,它们之间或有着相互联系,或已经在前面的戏份中埋下了伏笔。
而视角则是保镖大卫的—每次恐袭,大卫都牵涉其中。

在这样的基础上,本剧还有第三层内容。
这一层,又继续往上推,走到了英国政府高层之间的政斗。
多少,本剧也有了《纸牌屋》的味道(《纸牌屋》的原著小说就是发生在英国)。
各种勾心斗角,攻守互换,身不由己。

内政部长不爽警察反恐部门办事不力,要安插国土安全局进来协同办案。
两个局,平级之间自然而然地对上了。
政斗这事,从来都不是单方向的。
上级斗下级的同时,下级也要斗上级。
于是,内政部长强硬用权的同时,其它方面,也在对内政部长玩无间道的戏码。
甚至别人无辜的老婆孩子,也成为政客们玩这游戏的筹码。
当然,在权利链底层的大卫,出于剧情需要,又要被牵扯进来了。

而这一层,其戏剧张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前两层。
这种Style的对白,咱熟悉不过了:
"这合法吗?"
"他把你玩弄于鼓掌之间,他们给你小恩小惠,只是为了让你死心塌地地保守他们的秘密。"

本片的英文名比较直接,就叫《保镖》(Bodyguard)。
但本剧却已不止是保镖剧了。
它只不过是站在保镖大卫的视角,来讲述一个野心更大的故事。
我依然不想过多剧透,还是照例打个比方:
如果说这套剧的故事,是一副画,那么保镖大卫的故事,就像那颗把画挂在墙上的螺丝钉。
大卫在片中对妻子有一段这么丧的情话:
我们先别离婚,万一我殉职了,你做为我的合法妻子,仍可以拿到抚恤金。
后面还有3集。
只是,按片中的故事发展,大卫即使后面殉职了,能否如愿拿到抚恤金,如今也要打个问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