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偶像剧中的爱情太过飘渺,不够真实。
也总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活成偶像剧。
而谁能想到,谁又敢想,《还珠格格》里的那位令妃陪伴在侧、念念不忘“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追逐变成蝴蝶飞走的香妃的“皇阿玛”乾隆,那个多情的风流帝王,历史上与富察皇后的真实爱情,却一点一滴都甜过了最甜的偶像剧。

她出身名门、面容姣好、谈吐优雅、才华出众、气质过人……
16岁参加选秀,被他父亲一眼相中,指配给早已暗立为储君的他作为嫡福晋。
那年他17岁,对她一见钟情。
彼时,少年夫妻,举案齐眉,眼角眉梢,满溢浓情蜜意。

GIF
都说“自古君王皆薄幸,无情最是帝王家”。
而他,却将这份钟情持续了一生。
我的名字,就是你的庇护所不久后,他登帝位,她成为他的皇后。
他的名号是长春居士。
他为她在紫禁城赐居长春宫,在圆明园赐居长春仙馆。

她死后,他命令原样保持长春宫里所有陈设,一点也不许动。
每年忌辰,他都要来这里陪她,一坐就是大半天,唠唠家常发发牢骚。
这种做法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年。
不论何时何处,都有我庇护你,且只有你。
爱屋及乌,爱你所爱后宫中大多嫔妃都是“母凭子贵”,而她却独独是“子以母贵”。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把他们的儿子秘立为太子。

第一个儿子不幸夭折后,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去陪她。
七年后,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刚一出生,他又迫不及待的想立他为太子。
但是还未来得及册立,这个孩子就夭折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这个内心已经认定是太子的未满两岁的儿子安葬在朱华山太子陵园内。
他们的女儿,本下嫁蒙古王公,但破例准其留驻京师,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第一位公主。
他们的外孙,也是极受他珍爱,清代文人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如此记载,乾隆亲自为公主之子命名为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共12字,可以称之为古代最长的命名,这样命名的原因是“王为大长公主长子,上爱之……”

不止儿女,他对她家人的赐封也是超出常制。
她的胞弟,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辅,所受恩宠,空前旷古。
她的侄子,自幼被他带到内廷,亲自教养,视如己出,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成为一代宠臣之最。
她的家族,一门朱紫,出将入相。
为她,他施恩外戚毫不掩饰——
“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朕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鉴。”
把你交给谁,我都不放心东巡回京路上,她于济南一病不起,他决定停止赶路,专注她调养。
是她不愿因自己耽误国事一再催促,他呻吟良久才动身。
却不曾想到,她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他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皇太后御舟缓程回京,自己留下在德州料理她的丧事。
并亲自护送她的梓宫到回京。
亲自为她戴孝服期。
她殡于长春宫,他服缟12日,并每天到她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
她移殡景山观德殿,他亲临祭酒。
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以及后来她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他无不亲临致祭。
他不理会内阁,径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清代实无先例。
他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为她筹措葬礼,下令挪盖观德殿,新建宫门、添盖净房、铺墁甬路、海馒散水、添砌瓦院等项,动员工匠8242个,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
东陵胜水峪地宫工程告竣后,他亲自护送她的梓宫奉安于地宫宝床上,赫赫扬扬,风风光光。
这还没完,丧礼完毕之后,他还下令设立“孝贤皇后陵总管衙门”。
这个衙门,设置总管、副总管、章京、笔贴式等大小官员23名,看守陵墓兵丁80名。
看守陵寝,仅这一项开销,每年就需银十万两以上。

她走后,他一夜间变成了暴君。
他下旨,她的丧期,所有臣子都必须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他暴躁、迁怒、不讲理,他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他要让所有人陪着他一起悲痛,而那些稍有不以为意的人,就统统该死。
就连他的两个皇子永璜和永璋,都因为在葬礼上哭的不够伤心,被他歇斯底里地怒斥:“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杀伊……”,直接断送了政治生涯。
更别提其他的大臣了。
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因一个翻译错误,刑部尚书阿克敦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
其他刑部官员劝阻,就将刑部全堂问罪。
葬礼上的金册制作粗陋,整个工部全部问罪。
祭品擦的不够干净,光禄寺全员严惩。
礼部“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全员处分。
江南河道总督这样的一品高官,在皇后丧期剃头,被赐死。
湖南巡抚、湖北巡抚因此被革职。
其中53名官员没有来得及上奏悼念,多被贬黜,降级,削功……
她去世时的那条千吨巨轮,因为是她最后生活过的地方,他便命令不惜一切手段,哪怕拆除城墙也要运回京城。
为了你,我怪罪一座城那个让她生病导致她去世的济南城,成了他永远的伤心地。
此后,每次出巡经过济南,他都是绕道而行,从不入城。
他第四次南巡时所作的《四依皇祖南巡过济南韵》,更明白地说出他心中难以平愈的伤痛: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命中来来去去的女人们从红玫瑰变成蚊子血,从白玫瑰变成饭粒子。
唯有她,始终是他心口的朱砂痣,是他窗前的白月光。
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名义上有三个皇后。
但自从她离开后,他再也没有承认过其他皇后。
除去令妃娘娘是因为嘉庆当了皇帝之后循例追封的,形式而已,不提。
当初,多次被施压才迫不得已被逼立继后时,他还专门到她的坟前,小心翼翼的解释。
“我不想封她为后,是额娘逼我的,额娘老了,权当孝敬她吧。”
得知继后死时,正在木兰围场狩猎的他,转头冷冰冰的对十二阿哥说:“永璂,你回去为你额娘治丧吧,朕就不回了。”
这还没完,还补了一句:“按皇贵妃的规制办就好了,不能像先前操办孝贤皇后的丧礼那样来。”
明明是继后,丧礼却只能是皇贵妃的待遇。
那是因为,在他心里,他唯一的皇后只能是她呀。

她走后,他开始了贯穿一生的漫长思念。
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文采最好的一百多首,全部与她有关。
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不一而足。

她走后,他的世界什么都能联想到她。
下雨时,他想起她当年生子时也一样下雨。
伤心时,他想起他们一起吟诗作画。
更衣时,他紧紧抚摸她绣给他的荷包。
围场狩猎时,他脑海里全是当年两人一起策马驰骋。
更难得的是,他余生的大大小小事,都不遗余力的来到她坟前说给她听。
“我要去参加围猎了”。
“你走时尚在怀抱的两个小孙子如今已经娶妻成家了”。
“咱们的女儿要嫁人了,别担心,我为她建了公主府,她和驸马会留在京师”。
64岁,他诉说对她的不了情。
71岁,他说:“我们的曾孙已经完婚了,你知道吗?”
73岁,他念叨起二十多年的共同生活。
74岁,他说:“我们有了玄孙了。”
77岁,他怀念她的温柔窈窕。
86岁,他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一起祭奠她。
……

是的,他富有四海,权倾天下。
可自从她走后,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他日日夜夜期盼的,是在另一个世界与她重逢。
80岁那年,他来到她的坟前哭诉:
“我与你阴阳相隔,无法把这么多年的经历与苦楚一下子都告诉你。想起当年与你度过的一个个冬夏日夜是多么美好,唯一能够安慰的是,和你相会地下的愿望再过不到二十年就能实现了。”
“今天来到这儿,我忍不住又哭了,我盼着早一点跟你见面,虽然我的身体还很好,大家都说我能活到一百岁,但是我不想活那么长,我想早一点到地下,能够见到你。”
85岁时,他又提起:
“你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活得再长,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谁说自古帝王多风流?
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爱情,让我们能永远相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