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哇声一片
幼儿园的第一天,幼儿园内外哭声不断,场面感人。校园里面孩子哭,老师哄;园外的家长们提心吊胆,不敢离去,生怕自家的孩子不能适应校内生活。
硬汉父亲躲在车内偷偷抹眼泪,舍不得离家的宝贝孩子。别笑话人家,谁家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家长能轻松的?明星也不例外。

娘娘孙俪去年就在微博曝光过,作为爸爸的邓超送孩子上学,在幼儿园里一步三回头,偷偷流眼泪。

孩子到底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不是为了分离,而是为了成长。
家长太过强调分离,会把这样负面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只会加重入园过渡的分离焦虑。

小小的人儿离开家庭悉心的照顾,自己吃饭,自己打水,自己睡觉,自己穿衣服。没有家长鞍前马后效劳,但是却学会了自立。
加入集体生活,必须和其它小朋友分享玩具、遵守游戏秩序,与小朋友的冲突和共处,是学会社交,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孩子哭哭啼啼的走进幼儿园,却得到全方位的成长锻炼,可见这并不是一件值得伤感的事。
有时候,是家长的分离焦虑影响了孩子。
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后,眼圈泛红,久久不肯离开。遇到入园生病,马上接回家休息,入园的过程反反复复走上好几次。
积极应对“过渡期”家长太重视分离的感觉,除了暗示加重孩子的分离情绪,别无它用。这时候,正视分离、正面鼓励更重要。

适应能力强的小朋友,一个礼拜就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但适应能力差点,或心理素质差的宝宝,这种焦虑期会长一些。帮助宝宝渡过适应期,家长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带宝宝参加一些活动,培养宝宝交流沟通能力,扩大孩子交友面
2、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自己洗手、喝水等简单的事情
3、多与孩子说一些去幼儿园的好处,消除恐惧感和陌生感。

告诉孩子: 从今天开始,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幼儿园里有趣的玩具,你最喜欢什么呀?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回家后一定讲给我听哦。这些都是对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