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考试辅导用书,经网友粗略翻阅,竟发现起码40处错误。这不是盗版书,而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正版图书。这两天,以成为语林“啄木鸟”为己任的“小张咬文嚼字”公众号接连“艾特”北大出版社:这本重印了11次的自考教材,真是你们出版的吗?

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儿首先让读者@自考的小鹿发现了。他为了参加自考,从当当网上购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拿到书他便粗粗看了一遍,但是,书越往下读,错误越多。

△“歼灭”还是“奸灭”?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混用,脱漏字,用词不当,错别字离谱,标点符号乱用,历史人物名字、生卒年份弄错……各种错误,让人还怎么准备考试?

△“意外”写成“以外”,“评”变成“平”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28岁?

△寿命咋能有100多岁?


△标点错乱不统一

△难道是“被爱判处终身孤寂”?

△第一次见变本加厉当褒义词用

△“我自横力向天笑”


△写在自考的试卷上,还不处处扣分

△漏了俩字,意思怎么能通呢



△搞错人名
为了防止“误伤”出版社,读者专门通过防伪页、防伪验证码进行了鉴定,结果证明了书确实是正版。



作为一本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2011年9月第1版出版以来,已经是第12次印刷,定价41.5元。按理说,不可能存在这么多差错,难道一次次的重印都没有发现这些明显的差错?每次印完,责编连样品都不进行抽查?
有网友说,因为出版次数已经很多,所以后来的编辑也就不再仔细看了,有几分道理。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出版社给“小张咬文嚼字”留言,向读者致歉,并表示决定销毁已印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原文如下:

您好,我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室的工作人员。非常感谢您对北大社的批评和关爱。您指出的关于北京大学出版社自考教材的错误,已经引起社领导和相关编辑部门的高度重视。出版社决定销毁已印的图书,正加紧核改书中的错误。对于该书出现的质量问题,我社向您和所有读者表示真诚的歉意,这是很不应该出现的。我社将引以为戒,严把图书质量关,努力为读者奉献更多优质的好书。再次感谢您的批评意见。
网友评论:


本文经授权整合自“小张咬文嚼字”
-End-
考试用书错成这样
实在不应该!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朴树现身后海街头为路人唱歌,寒冬里让人听得热泪盈眶
汶川5.12 |十年前,这50张照片曾让我们泪流满面!
北京奥运会十周年|无与伦比的开幕式,重温依然震撼而感动
梁家辉老师,你到底有多缺钱,连演两部绝世烂片自砸招牌?
森局不再分管电影了,但我们都会记得他发的朋友圈
一位日本摄影师36年前偷拍中国孩子,却给我们留下纯真年代
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牛春梅、关一文
本期编辑:晴二
本期监制:周南焱
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王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