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社会》剧照
纵观整个华语乐坛,功成名就的歌者无数,个个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就像杜琪峰导演的电影《黑社会》中那样,这么多年过去了,到底谁才是乐坛中说话最有分量的“话事人”,这把象征权威的“龙头棍”究竟能不能找到它的宿主?

华语乐坛很早便是天下三分的局面:台湾,香港和内地。两岸三地也各自都有培养音乐人的方法和优势。既然提到了“乐坛”这个词,它就不仅仅是唱歌那么简单,在写词,作曲方面的建树更加重要。既然要代表整个华语乐坛,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无所不能的人物。
台湾地区人才济济,有大才者不在少数,但仔细想来,能够拿到候选人资格的,也只有刘家昌,罗大佑,李宗盛,齐秦再加上个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周杰伦。这五人的影响力拿出来个个都能顶半边天,虽然曲风和受众因为时代关系不尽相同,但是也难分伯仲。

刘家昌父子
提起刘家昌,年轻的人们可能对他鲜有耳闻,但是那首《往事只能回味》大家一定都听过。刘家昌一生为众多电影谱曲配乐,2001年就获得了金曲奖特别贡献奖,是当之无愧的流行音乐家。香港名导楚原评价他是天才中的天才。陈升在面对他时,只用了“川流不息”四个字来形容!
再说罗大佑,这个名字真的可以算作一个文化符号和时代的代表。他的一曲《之乎者也》打破了乐坛靡靡之音的藩篱,带领社会走进了自省和反思。而他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探究在《恋曲1990》《童年》等歌曲中也达到了极致。罗大佑不单单是一个音乐家,他还是一个革命家。

李宗盛、齐秦
对于李宗盛也不用多讲,“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他的歌是男人的歌,用丰富的情感去领悟人生真谛。他还捧红了张信哲,梁静茹等许多优秀歌手。 如果乐坛只有一个情歌王子,那就是齐秦。小哥不光会唱,创作也是一流,数不清的代表作,被后人翻唱了近四十年,他也火了近四十年!
如果说2000年之后,华语乐坛还有天王的话,那个人一定是周杰伦。他用新异的风格改变了之后数十年的流行风尚,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音乐的新纪元。新生代也有许多优秀歌手,但他们与周杰伦相比,还是少了些能够改变整个环境的东西。而且,周杰伦还是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人气也为他加了分。

最后一个“天王”周杰伦
谈起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人们肯定会说歌神张学友,哥哥张国荣,校长谭咏麟等人。其实,在他们之上,黄霑,顾嘉辉才是是香港乐坛的顶梁柱,人称“辉黄二圣”。他们俩见证了香港乐坛的崛起,辉煌与没落。甚至可以说他们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黄霑是具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大师,顾嘉辉则是学贯中西的智者。他们俩的时代,香港几乎所有电影作品里,作曲,配乐都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歌曲更是唱红了罗文,张国荣,梅艳芳等一大批天王天后,使粤语歌成为主流,让香港乐坛大放光彩。

“辉黄二圣”顾嘉辉(左),黄霑(右)
把目光放到内地乐坛来,崔健和刘欢绝对是不能忽视的两个人物。百度百科中这样讲到:1986年,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摇滚乐成为主流,被无数的青年迷恋。理想主义在狂躁的声音里进化,以崔健为代表的一大批摇滚歌手成为时代的向导。
而刘欢身上具有的是学院派优雅的气质以及对流行音乐艺术性的探索精神。专业,用来形容刘欢再恰当不过了。不过,这个“专业”在内地乐坛无人能力。刘欢是个工匠,一直都在用心钻研音乐。也正是因为他的用心,让他成为了主流的代言人,多次为国际盛会献唱,更肯定了他“国”字号男声的地位。

崔健、刘欢
评价一个音乐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他的影响力和他做出的贡献。现在的一些歌手也很火,但他们的作品往往都只能红一时,红不了一世。而且他们太过关注儿女私情又或者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没有真正领域到流行音乐也是大众文化,是艺术,并非盈利的工具。
在两岸三地众多的音乐人中,选个人坐头把交椅,罗大佑是能够胜任的。他从一开始,就不是商业歌手,而是真正用音乐为时代发声。心中有家国,有大爱,他写出了《明天会更好》;有社会,有反思,他写出了《鹿港小镇》《皇后大道东》……

教父罗大佑
罗大佑执“龙头棍”,做这个乐坛“话事人”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我们也希望江山代有才人出,毕竟乐坛不是某一人的天下。华语乐坛永远欢迎所有热爱流行音乐,愿意将流行音乐作为事业去努力追求的人们。在你心中,下一个“话事人”可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