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故事板,不得不提一位大名鼎鼎的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惊悚悬疑片登峰造极的始祖)。希区柯克的故事板是他电影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和精髓,他是把故事板发挥到极致的导演之一。希区柯克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有着极强的控制和前期策划,包括剪辑、蒙太奇、镜头角度、服装、音乐,甚至演员调度等都已在电影开拍前确定。

徐克也是一位非常善于利用故事板的导演,开会从来都是故事板不离手。徐克非常有名就是拍电影的效率,除了他对技术效率的看重,最重要的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还有让整个剧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到,离不开的就是故事板。徐克开会时,故事板是必不可少的素材,他所有的想法都集中体现在故事板中。


这两位导演都用自己亲身经历证明了故事板对于一个电影的重要性,那我们如何把故事板应用到自己的电影创作过程中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画故事板不是画漫画,故事板的重点是在“用”,而不是“赏”,很多人在理解上会把这个搞偏。就像剧本一样,很多电影人停留在剧本太久了,文字能力很高,但是电影理解的能力很低,就是对于剧本聊的太多,但对于影像画面的想象很少,用文字的文法去想象电影。但电影是要用电影的手段去讲故事,文字好的,那是小说需要的。故事板同理,画的好看的,那是漫画所需要的。
至于如何去用好故事板,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解答。

你是否需要故事板呢?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剧情都需要绘制成故事板(当然科恩兄弟是例外,他们会将整部电影绘成故事板)。“除非涉及复杂的摄影机运动,你可能不会把两个人谈话的场景绘制成故事板,但是“通常含有视觉特效的镜头或场景,就需要故事板了。”
如果对话是发生在特别的场景前,也是需要故事板的。如果可以,就试试故事板吧。故事板是无需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只靠想象力和绘画就能检验想法的最完美方式。希区柯克发现,多亏了大量的故事板绘制,他才无需使用取景器。另一个榜样就是马丁·斯科塞斯,他执导的第二部小成本剧情片《冷血霹雳火》的故事板草图超过了500张。

图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塔科达纳战役中,一名冲锋队员朝一架X翼战斗机开火。

哪些场景需要故事板?
如果你不打算将整部电影绘制成故事板,那么挑选几个关键场景即可。根据场景的技术难度和情节发展选择场景,寻找能够展示影片特殊之处的场景:灯光、特效、道具、布景变化、特技和剧情转折点。
故事板可能是预算计划的重要一环,迟早派得上用场,比如当导演需要和制作团队或制片人分享影片构思的时候。在《巴比伦柏林》开拍前两年,巴修就为导演提克威绘制了故事板。而电影摄制人在写剧本前就先绘制故事板是比较少见的。许多人首先会把精力放在影片的最大场面。
你可以按时间顺序绘制,如果你觉得设计一个完美的开头令你压力很大,或者你也可以从中间开始绘制。但是千万别忘记编号,整乱过东西的都懂的。


《画皮》故事板制作人:@张勃ZYC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板绘制工具
画之前的最后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具,现在一些老手仍然坚持用纸、铅笔、马克笔作画。可是,现在的专业故事板绘制师都会倾向于使用特殊程序和设备。
“这些天我都是用Wacom新帝绘图板作画(Wacom’s Cintiq,)你也可以尝试使用IPad的Procreate app。如果你想在故事板小样基础上表现更多细节,使图片更大,使用图板就很方便了。直接扫描,在上面画就行。”
通常基本不可能分辨出故事板是数字渲染或是natural media仿天然绘画技术,但是数字绘图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有人觉得使用电脑绘制时,就没办法自在传达运动的“动态感”。手绘小贴士:绘制时,使用水笔而不是铅笔。当你需要重画的时候,使用铅笔一遍遍完善画面会降低效率,使用水笔会快很多。

巴修绘制的《原力觉醒》里的另一幅场景。
考虑使用哪些模板
你可以自制故事板模板,或者上商店买一叠故事板纸张。许多专业人士使用Adobe Bridge或Mac自带的Pages程序来制作故事板格式。选择以下程序中的一个来尝试使用预先制作的模板:谷歌SketchUp、PowerProduction的StoryBoard Artist、StoryBoard Quick、Adobe Illustrator、InDesign、微软PPT或者亚马逊的Storyteller。打开网站incompetech.com/graphpaper/storyboard生成模板,访问网站storyboardthat.com使用基于浏览器的脚本制作器做模板,或者尝试使用Storyboard Fountain app (storyboardfountain.com)。
如果你自己手绘模板,需要注意规格。常规长乘宽8.5*11英寸的纸可能可容纳4至6个画面。无论你是绘制16:9比例的长方形框或是4:3比例的正方形框(取决于你的最终选择),你可能想在四周增加黑色边缘,营造影院或电视荧幕的观感(如果你注意看,文章的第一张图,徐克的故事板四周是贴了画边的)。
如果你不是画画大师,那你千万记得添加注释。在每个画框底下或旁边,画个空框或留出几行:描述场景,包括特效说明、摄影机方向或重要对话。

不要求成为毕加索
也就是说,没必要画成像在画廊展出的作品,你见过漂亮的彩色故事板,但这样的故事板手稿其实很少见,只要你能让看的人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图就可以了。正常说来,故事板一般是粗糙而未经加工场景的小样,只比涂鸦复杂点。
不要太纠结细节,这是剧本和注释存在的原因;无需追求故事板人物和演员的相似度(简笔人物画就可以了)。事实上,故事板绘制得越宽松,解读的空间也就越大,有时候反而是好事。
故事板内容范围
如果“艺术性”不是重点,那么故事板的重点是什么?首先,任何与摄影机有关的事物。角度会产生什么变化?是特写还是广角镜头?尝试捕捉期望的纵深感,绘画三点透视图。有时网格很有帮助。你会移动摄影机吗?会用手摇吗?使用箭头标出,或用线条制造动感,或通过多个画面使镜头视觉化。
故事板需清楚指出地点、当日时间、场景中的演员人数、演员的走位和特殊道具、车辆等。如果需要特殊照明工具,比如蜡烛,也尝试画出来。故事板特效,也包括爆炸或炮火;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注。
故事板是检验故事是否符合逻辑和连贯的方式。因此,绘画的时候需要考虑镜头的连贯(再次使用箭头)和分镜的动机。
寻找漏洞,比如地点、时间和故事情节的漏洞,然后填补漏洞。当需要修改的时候,别犹豫,这是为什么你绘制故事板的首要原因!重画,重画,重画,再重画。

将2D转化成3D预览
最后,绘制完故事板后,可以进行视觉预览,这意味着做成3D故事板模式。但要实现视觉预览就得先绘制故事板。视觉预览程序包括frameForge Previz Studio或者3D动画程序,微软的poser,或者Daz Studio。
另一个使故事板实现可视化的可能是作成a board-o-matic:仍然需要将分镜编辑在一起形成类似动画电影的东西,配合音乐和仿效每个镜头的时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将故事板扫描和编辑进常用的编辑程序。
PS:故事板也叫做分镜图
是制作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用好故事板可以大大提高拍摄时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