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说:“一个原创歌手,你看看他听什么唱片,看什么书,基本能了解这个人。”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李健面对节目组的镜头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细心收藏的CD和摆放在书柜整齐的书。“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读童话,还是要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不好读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书不像心灵鸡汤那么好读,但强制自己读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越是学问渊博的人越谦卑,才疏学浅的人往往声色俱厉。一个人永远保持学生的状态,你的人生就不会枯竭。我理解的学生状态就是不拒绝新鲜事物,不放弃热情,保持对世界基本的信心和期待,这也是最好的状态。

所谓读书,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宽,对自己有个更清醒的认识,不至于狂妄。
小编暂时只整理了以下这十本书,愿大家在李健老师的书单中遇见更好的李健更好的自己。如果大家对剩下的书单感兴趣,欢迎大家留言。
1.《我是你的男人》作者: 西尔维·西蒙斯
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由浦睿文化出品。
大半生的辛苦奔忙,创作时的苦思冥想,嗑药后的飘飘欲仙和坠入深渊时的痛苦挣扎,以及所有那些让他心花怒放,让他大动肝火,让他坠入爱河,让他拂袖而走,却从未 真正离他而去的女 人,一起成就了今天的他。如今,年届八旬的他,依然庄严优雅,依然锋利如刃,依然就在这儿。这位集作家、画家、诗人、歌手、僧人、情圣、瘾君子于一身的犹太老男人,依然夜复一夜地,像个小男孩般一路小跑地蹦上舞台,依然会双膝跪地,将自己和自己的歌深情呈现于世人面前。他的嗓音听起来更柔和也更粗粝,甚至有一点点撕裂,这不是问题,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2.《可以书》作者:盛可以
本书是当代著名小说家盛可以的短篇小说集。盛可以在本书中以高妙的技法与超群的文字勾勒出当代生活中的不同人群中的心灵角落与种种私欲的集合,通过对各种事件的描绘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人群复杂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危机的尴尬困境。叙事波澜跌宕,文字引人入胜。该书是当下女性文学与 先锋文学的最佳成果。 本书为“小众作者”系列(第一辑)中的一部,另外两部分别为瓦当的《多情犯》,曹寇的《越来越》。“小众作者”坚持“纯粹就是力量”的出版理念,将陆续推出当代中国最具文学趣味和最为特立独行的小说力作。

3.《史作柽的六十堂哲学课:中国哲学精神溯源》作者:史作柽
本书为《中国哲学精神溯源》一书之2014修订新印收藏版。内容有八大篇六十小节,首篇为基本观念之釐清,深入浅出地釐清字词与思维之错觉与迷失;接着,从文字前文化开始往下,推自文字后文明之各时代演变,细究中国哲学观之天人地的「三划」演化开展,综观春秋诸子各家并辨明。在形上之辨证之外,最后亦说明了哲学在当世现实与理想间的位置。纵横立论间,清晰洞见,难怪绝版多年,依旧有许多读者们寻觅收罗,也因此成就这本《史作柽的六十堂哲学课:中国哲学精神溯源》

4.《渴望之书》作者:莱昂纳德·科恩
《渴望之书》中的诗歌是科恩在南加州伯地山禅修中心、洛杉矶、蒙特利尔、孟买写下的,距他上一本诗集出版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本灿烂动人的诗集同时收录了科恩顽皮挑衅的画作,这些作品和玄思冥想、无始无终却又隐隐透露着晦暗幽默的诗作相映成趣。《纽约时报》评论:“《渴望之书》的书写范畴独特,清晰却又氤氲着水气,辽阔无边却又私密,顽皮却又深刻。”

5.《人,岁月,生活》作者:伊利亚·爱伦堡
这将是一本写自己多于写时代的书。当然我将谈到我认识的许多人——政治活动家、作家、艺术家和冒险家,他们之中某些人的名字是人所共知的。我的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我所以能幸免并非由于我比较坚强,或是较有远见,而是因为常有这种时候:人的命运并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是像抽彩。既不知道“暴风雨般的掌声继而转为欢呼声”,也不知道我们如何在深夜倾听楼梯上的嘈杂声的一代,正在成长起来。人们从迷信到具有科学思想的过渡延续了很久,然而那些在新的年代诞生的少年,却在一天之内就从盲目地信仰被引导到批判地思考。对于我在一部回忆录里为艺术提供了这么多篇幅,这不仅同我的职业有关,而且同我的人生观有关——我确信,只有一条腿走路是不能前进的,没有人的精神美,任何社会变革,任何科学发现,都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献礼。

6.《安娜·卡列尼娜》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7.《在路上》作者:凯鲁亚克
青年学生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狄安(以卡萨迪为原型)、玛丽露等一伙男女开车横穿全美,一路狂喝滥饮,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纵,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 《在路上》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一文化习俗,都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

8.《哈扎尔辞典》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
该书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该书融世界三大宗教史料传说于一身,创辞典小说之先河,作者完全打破了小说的固有界限,把史诗和传说融在了一股魔鬼气质之中,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第一部小说”,荣获1984年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

9.《每个人都死了》作者:劳伦斯·布洛克
本书是米基·巴鲁的故事。米基·巴鲁是地狱厨房葛洛根酒吧的幕后老板,爱尔兰裔的职业性罪犯,据史卡德描述,他巨大、凶悍,像花岗岩粗凿两下而成的,是活生生的复活岛巨人像。米基·巴鲁是地狱厨房葛洛根酒吧的幕后老板,爱尔兰裔的职业性罪犯,据史卡德描述,他巨大、凶悍,像花岗岩粗凿两下而成的,是活生生的复活岛巨人像。

10.《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