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剧照。
去年红遍中国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原型的亲侄女、23岁的维内什,在雅加达亚洲运动会女子摔跤50公斤级决赛中,以6比2的强大技术优势获得了冠军。
《摔跤吧!爸爸》根据印度摔跤名将马哈维亚·辛格·波加特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著名摔跤选手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的故事。

虽然维纳什的角色并不在这个电影里,但维内什的这次获奖打破亚运会印度女子摔跤项目零金牌的历史。这也是印度女子选手在本次亚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和印度在本次亚运会上的第二块金牌。

维内什出生于印度哈里亚纳邦的一个传统社区,保守的当地人认为女孩子不应该摔摔打打,女子从事摔跤行业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违背了他们社区的道德和价值。不过,维内什的父母和叔叔均非常支持她,并鼓励她把摔跤作为一生追求的职业。

家庭的支持和两个姐姐夺冠的激励,再加上维内什积极进取的性格,使她成为印度心智最强和最勇敢的摔跤选手之一。她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自己性格的坚韧,并把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金作为自己的目标。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却不是一个体育大国,他们的第一枚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奥运金牌来自十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家庭富裕、曾取得美国大学硕士学位、从德国开始射击训练、最后是在自家农场备战的宾德拉,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
再往后,印度在伦敦奥运会获得2银4铜、在里约奥运会上只获得了1银1铜。
可以说宾德拉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但谁能想到,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出生于农村、喜爱种地的16岁少年乔杜里拿下了男子十米气手枪冠军,为印度赢得了雅加达亚运会该国首枚射击金牌。

要知道,被乔杜里战胜的人中包括气手枪奥运四金王韩国人秦钟午、日本老将松田知幸和前两天在混合团体赛中先夺一金的中国选手吴嘉宇。
据他妈妈透露,从小就喜欢射击的乔杜里2015年才开始在隔壁村开始专业训练。每天十个小时,还不够,训练完后回家的晚上,他都会带上一些简易的靶子。它们被固定到床边的墙上,乔杜里在走廊上量出十米的距离,来到对面的屋子里,用塑料小子弹完成射击。
残损的墙面和破碎的灯泡,曾经一次次激怒着这个家庭其他成员的神经。而如今,它们变成了乔杜里成功的标志。

在印度人的传统观念里,体育所代表的体力劳动是卑贱的。当地有句流传极广的话是,“运动娱乐使你人生荒废,走进象牙塔才能成为命运的王”。
但乔杜里生活的这个叫Kalina村庄,有着浓厚的体育氛围——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练习体育。
体育也是印度电影长期青睐的主题,另一部以摔跤手为主角的印度电影《摔跤手苏丹》也即将在月末登陆国内院线。
虽然依靠体育克服贫穷、战胜偏见、实现自我的励志主题看似有些老套,但却也总能戳中观众的兴奋点,历届亚运会的印度金牌选手,已有不少人的故事被搬上了大银幕,比如由4枚亚运金牌得主米哈·辛格故事改编的《灵魂跑者》(Bhaag Milkha Bhaag)。

不知道乔杜里的故事会不会很快出现在大银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