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票房疲软,早早于一周前在影院下线,总票房5.8亿,不到《我不是药神》票房的1/5,也不敌刚上映一周《一出好戏》的票房10亿。

其实,在《邪不压正》上映之季姜文参加《圆桌派》的时候,几个嘉宾朋友就表示担心过他的经济状况。
主持人窦文涛问起姜文之前的作品《让子弹飞》里的那句名言“站着把钱挣了”是怎样地有感而发?是不是遇见过很多情况,需要选择跪着或者弯下腰才能把钱挣了?
可姜文说还真不是,如果您要是真的遇见了那么多选择的机会呀,您这样腰,可就直不起来了。

“对我来说,我根本就不往那边去,因为钱对我来说永远都不是最重要,没必要嘛,我吃饱喝足,有个够,我就觉得我很有钱了。”
“比如说,比尔盖茨很有钱,对我来说有影响吗?跟我有关系吗?没有啊,所以对我来说,就是0。其实最可怕的就是你天天琢磨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比你有钱。”
所以接着窦文涛就开始问跟姜文八竿子打得到的人:
那你看其他导演,拍大片、挣大钱、出大名,你看着他们不会有也想多赚点钱的想法吗?不过姜文直接把问题的源头给否定了,说他怎么不觉得有这样的人呢?

窦文涛奇怪道:嘿~你们导演圈里发财的人还少嘛。
姜文霸气地咧嘴笑道:我不熟,都不算,得我认定的才算。

用姜文的台词来说,可能得是站着拍好电影,不搞那些个乌漆嘛黑、粗制滥造然后把钱给挣着了他才认。
不过,这时候女嘉宾孟广美就有点心疼姜文了,说他26年才拍6部电影,也不走穴不拍广告,怎么过日子啊。


于是姜文举了个喝茶的例子,说很多人都喝茶得泡茶吧,可他懒得泡茶呀,这水啊,有色儿能喝,没色儿也能喝。结果到最后他变成了最省钱的那个人,当然不是说故意去省的,所以不管他有多少钱,他都觉得特多。
他说:我从毕业拿第一份工资,47块钱,我觉觉得自己是富翁了,我就可以造了,可以吃饭下饭馆,还能买双皮鞋,就够了,而且我还能把这双皮鞋送给比我更需要的朋友,你说你还需要什么啊,我的需求没那么多,我不需要那么多钱。

作为观众的我们,没错,是可以欣赏这种“才子风骨”,欣赏他们在这个流量为王、金钱为道的娱乐圈里还能够大大方方地做自己。那么,回到我们寻常人家里,也可以“不那么有钱”吗?
肯定会有朋友说,我们当然不能跟这些导演名人比的,他们再没钱,账户上也趴着个千百万打底,房子车子更是不缺,消费阶层不同,他们于我们来说,就是姜文说的八竿子打不到的人,我还得努力赚钱买房买车买包买奶粉呢。
问题在于,我们有了怎样的车和房子,才能打心里感到满足呢?
“六环开外、三线的房子不咋值钱”
“十万以下的车太破”
……
姜文可以无视其他导演赚了多少钱,我们可以无视同事同龄人的年薪百万、或者又买了一套学区房而心里不慌吗?
几十年前,几乎每个人都穷,日子平平淡淡的也可以幸福,穷也不丢人。而现在的中国,处在经济超速发展期,房价物价飞涨,前前后后也的确有那么几波人,实打实地富了。去年新闻报道说:
中国的中产阶级已达1亿。那么,这1亿中产阶级就满足了吗?事实上,中产阶级可能在成为中国最焦虑的一个阶层。
穷人在愁房子,中产阶级在愁好房子。
穷人在愁车子,中产阶级在愁好车子。
穷人在愁教育,中产阶级在愁好教育。
穷人在愁怎么往上爬,中产阶层在愁怎么不往下掉。
……
基本的生活,也许并不是那么难满足,可是,跨过了“基本”那条线,钱赚多少才算多?生活多好才算好?

因出演《我不是药神》而因演技再次“翻红”的演员王传君,两年前开始了他艰难的转型之旅,他不再接粗制滥造但会有流量的电视剧,所以整整11个月,都接不到戏。也就是在那段时期,王传君发现他“银行卡里只有一百多万慌得要命”:

这句话前一阵被当成段子,在网上被疯传恶搞,其实他回忆起这事的时候,重点在下半段——他去上导演培训班时老师顺口问起:
“你们演员拍部戏得有50万吧?可以用一年了。”
他突然被这句话击中,想起普通人一年十几万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而自己有一百万还慌,确实是被这个圈子的浮华影响了还不自知。

紧接着,顿悟的王传君开始“断舍离”:把名表和车卖了,把收藏的名牌鞋也都送人。就像开头姜文说的那句话:这“茶”我可以不喝,这水啊,有色儿能喝,没色儿也能喝。
诚然,从某个角度来说,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经济状况越好,就代表着更有选择权的生活。不是有很多人说嘛,实现财务自由才有幸福可言,但财务自由往往和一个人的欲望相关,当能力赶不上欲望,赚多少,都不会幸福。



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的“断舍离”,一边努力赚着钱变得更牛×,一边还得警觉着不能被社会背上超载的欲望和压力:
你觉得一条朋友圈最少要获得50个赞;你觉得你需要奔驰或法拉利;你觉得你需要年薪100万;你觉得你需要话语权和上头条;你觉得参加同学聚会时要做保养得最好、穿得最有面儿最靓、最风光的人……
世界发展太快,我们这些生活的“小驴子”到底要拖着“磨盘”跑多快,才能赶上幸福?
“你选站着,还是跪着挣钱?”
“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作者李不晚 :世界太快,要做的太多,我想在不晚的时候,和你聊聊花花世界的另一面,或是给你安静地唱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