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藤 编辑|朴芳
进入暑期档下半场,“好莱虎”开启了回归模式,打响头炮的便是由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的《巨齿鲨》。

影片国内上映首日轻松破亿,全球首日票房突破5100万美元,上映3天已经突破3亿。凭借惊险刺激的视觉奇观、逼真震撼的鲨鱼特效,《巨齿鲨》在国内外收获了不少好评和口碑,国外媒体评论影片是“海洋侏罗纪”,国内观众也认为影片“在夏天观看特别过瘾”。

《巨齿鲨》是一部典型的动作冒险电影,有着怪兽、灾难等元素,展现人与怪兽搏斗的惊险经历。《巨齿鲨》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中美合拍片,它是由中美双方投资制作的影片,并且这一次,第一次由中方主控主导,有了里程碑式的飞跃。
长期以来,中美合拍片都给人很“尴尬”的印象,由于中美双方文化差异、思维模式、观众口味的不同,导致中美合拍片经常水土不服,口碑低迷。
《巨齿鲨》打破了这样固有的印象,怪兽、灾难题材一直是国内观众喜闻乐见的,这种娱乐性很对观众口味。从影片上映后的口碑来看,《巨齿鲨》不失为中美合拍片的一次成功尝试。
《巨齿鲨》如何突破中美合拍片的困境?
中外合拍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中日合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美合拍的《末代皇帝》、《敦煌》等影片算是最早一批的中外合拍片,但由于是由外方主导制片,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协拍片。
中美合拍片在2000年以前,一直都是中国为“协拍”。新世纪以来,中美合拍以民营公司为主导,双方从资本、人力、物资上都有出力。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同时,好莱坞亦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但中美合拍片的困境也随之凸显,一是关于话语权问题,在大部分中美合拍片中,好莱坞都占据了强势的主导地位,中方话语权薄弱,但又要顾及中国市场,因此中国演员就成为了中美合拍片里的尴尬存在,仅仅是打酱油的无足轻重的角色。
很多所谓的“中美合拍片”也只是名义上的“合拍”,实则只是“协拍”,如2012年的《敢死队2》、2013年的《变形金刚4》、《钢铁侠3》,包括前段时间上映的《摩天营救》,都不是中方主导而是协助拍摄的。

二是中美合拍片如何处理好中外差异,创作双方观众都认可的作品。由于东西方文化、观众审美、制作方式的差异,容易创作出“洋不洋土不土”的混合产物,中国观众吐槽,外国观众不爽,《长城》的尴尬也多源于此。国内观众不排斥好莱坞技术,关键如何和中国故事有机结合。
在这样的语境下,《巨齿鲨》可以说是中美合拍片的一次成功的突破。影片的投资方是华人文化、引力影视、美国华纳兄弟、旗舰影业等多家中外影视公司,而《巨齿鲨》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中国本土,也是中国公司主控操盘的合拍片。
据悉,早在2008年,制作人贝尔·艾薇丽就买下了美国作家史蒂夫·艾尔顿科幻小说《巨齿鲨》的版权,随后一直在寻求合作伙伴。直到2014年她来到中国,找到了华人文化和旗下的引力影视,双方一拍即合,电影很快被提上议程,原著故事在日本发生的背景也改成了中国。
作为中美合拍片,《巨齿鲨》没有出现以往的大规模恶评,相反,这次反而好评更多。不少观众认为影片“惊险刺激”、“高潮不断”、“视觉效果很好”、“动作很到位”、“很过瘾的爆米花电影”、“适合夏天观看”。

这和片方的制作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巨齿鲨》主打动作、冒险、怪兽、灾难等元素,这些都是全球观众通吃的电影元素,简单、直白,侧重的是视觉特效和感官刺激,将娱乐、特效、观众的主要诉求贯彻到底。
而一些容易引起混淆误会的元素,如文化背景、思想表达等则压到最低限,这样也将中美合拍片的口碑风险降到了最低。
逼真“巨齿鲨”
震撼特效如何炼成?
《巨齿鲨》最让人震撼的无疑是它的特效,那只栩栩如生的巨齿鲨每次在海底游动,突如其来张开血盆大口,都让银幕外的我们打了个寒颤。

这也是中美合拍片的一个优势,好莱坞有着顶级的特效制作技术,以及海底拍摄的丰富经验,在好莱坞重工业体系下,史前巨兽可以唤醒,人类可以与鲨鱼搏斗。而在当下中国电影,却是相当困难的事。
从影片呈现的完片效果来看,在特效方面确实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而要做到这样的效果,背后却是制作团队专业和充足的准备,据导演乔德特杜巴透露:“为了把它制作得精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从细节到建模,全方位地拍摄模型来检验效果。”经历了一遍遍的尝试,克服了种种困难,才能还原逼真的巨齿鲨。
业内有个说法,水是最难拍的事物之一。但凡在海里拍摄,都会是整个团队的挑战,除了安全保障问题,打光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水下很暗,但人工加入更多的光会使画面看起来很假,如果在水面拍摄的话,外部的灯光也会暴露水面,这些困难都无法避免。”导演乔德特杜巴坦言。
在专业团队的努力下,《巨齿鲨》得以完成,观众也随着经历了一场动人心魄的海底历险记,与鲨鱼斗智斗勇,最终赢得生存和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是中美合拍片,影片亦有观众熟悉的中国元素。演员方面,李冰冰、赵文瑄以及小女孩在灾难片中增添了亲情的温馨,是难得不让人尴尬的中国式情感。取景方面,巨齿鲨攻击三亚湾的场面令人难忘,我们终于在家门口感受了一回“死里逃生”。
目前《巨齿鲨》在猫眼评分8.8分、淘票票评分8.6分,均是同期上映影片的最高分,也证明了中美合拍片只要有优质内容,仍然可以赢得观众。
中美合拍片经历了从摸索到成长的阶段,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巨齿鲨》的成功尝试或许能给之后的中美合拍片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