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房价一直飙升。让经济收入处于底层的大部分老百姓,叫苦连连。早些年播出的电视剧《蜗居》,反映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仅用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剧中涉及的热点题材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房价飙升并不是电视剧里不寻常的故事,这种不寻常的事却成了我们国家老百姓身边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时间一久,不合理的事情也就变得合理了。只好宝宝心里苦,但也要卖。毕竟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须。导致越涨越买,买不起贷款买,几十年都卖身给了房地产,更有传出为了还房贷而被迫兼职卖淫的会计。相对普通老百姓收入高的一些的有钱人,不但没受其害,反倒因房价上涨,而捞足了油水。更是让人觉得不公。

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对控制房价采取了一些措施。只是现在房价已经涨到很高了,这算不算是亡羊补牢呢?在这个情况下,未来10年的房价又会怎么样发展呢?大家都在纷纷猜测,也颇有争议。网上还传马云谈房价,10年后房子白菜价,大家都能轻松买房?不如我们用排除法来推测一下看。
1.继续暴涨。这种情况基本可以排除。第一政府既然已经开始调控房价,目的就是不希望再像以前那样涨。第二,因为房价已经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极限了。贷款数额,时限加大,就算老百姓愿意贷,怕是银行也敢放了。
2.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也基本也可以排除。第一,假设,大幅度下涨了,那些在下降之前刚买的人会怎么样,肯定不乐意了,只怕是会一起大喊:还我血汗钱!这个人群之多,涉及金额之大,可想而知。政府也不会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降价,比疯狂涨价更危险。涨价只是发发牢骚,也不会闹大,只怪自己没本事。降价则不然。降价最多就是通过搞活动促销这种方式小幅度降,勉强能不触怒已购买的群众。第二,商人利益最大化这是他们的本性,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商品越卖越廉价的。很多人会觉得,以后购房需量求变小了,买的人少了,就会降价,其实不然,房子不像衣服,衣服降价了,你可能会多买几件。房子降价了,你不会多买的(且已经限购),反倒是涨价才会想多买。既然降价也增加不了需求量,就没有必要了。所谓薄利多销,能多销才会薄利,没法多销了,肯定不会薄利了。再说现在所有物价总体都是上涨之势,房地产业自然不会与其相反。
3.小降,长时间慢慢地降。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可能性很小。未购房者倒是愿意这样,已购者也不至于闹事,只会后悔买早了。但是地产商不想这样的,政府只会出台控制房价飙升的政策,至少10年内不太可能采用强制手段降低价格。再者,政府并不一定希望这样,地产行业,作为龙头产业,势必会影响到相关一些产业的秩序。对政府卖地税收也有影响。这个就和香烟,烟花爆竹产业一样的,这种有害健康,污染环境,还带安全隐患的产品,政府并不提倡,建议大家不要使用,但是不会禁止。因为老百姓有需求,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突然禁止,必然会出现系列的社会问题。
4.平稳,总体小幅度上涨,偶尔上下波动。排除之后基本就剩这种情况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房价还在涨。偶尔波动,地产商搞活动促销,地产商同行竞争或许可以导致偶尔价格下降的情况。

现在政府出台了一些租房优惠政策。事实上对房价不会太大冲击。但是能实实在在能解决一些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但减少不了买房的热情。虽然租房和买房同样是有房住。但是中国人注重面子,买房和租房名声不一样,对于很多小青年来说,自己觉得租房可以,只怕丈母娘不同意。很多人戏称中国房价都是丈母娘搞上去的。不可否认,中国这段特殊的房价飙升史,丈母娘在中间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愿房价飙升真的成为历史。
最大利益化的地产商,面对房价的调控,都开始打起了装修的主意了,装修和房子捆绑起来卖,但是价格又分开算。房价是没涨,可装修涨,总体还是涨。希望相关政府部门重视起来,不要到头来还是苦了老百姓。
说到这里,不到大家怎么看,你们觉得又会是怎样发展呢?欢迎大家交流,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