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1674
在当今中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一个有趣的现象。
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甚至泛文娱也在蒸蒸日上,但是中国文化符号却相对缺失,这一点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在放置于全球环境当中都存在。
中国文化在发展,但仍需更努力地发展。这一点已经形成业内共识,在最近举办的ChinaJoy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文化、打造数字娱乐产业,多位业内人士又共聚一堂展开热议,其中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也在今年4月提出“新文创”的基础之上,发表了《构建新文创生态,打造中国文化符号》演讲,进一步阐释”新文创”思路。

“新文创”是“泛娱乐”的升级,更强调IP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良性互动。在这个生态里,影视业务值得重点关注,因为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影视也成为不同文化竞争和交流当中最频繁使用的载体,例如好莱坞大片背后承载着的美国文化、日漫繁荣之下的日本文化,可以说,文化表达影视是最有利的途径。

中国文化符号缺失
“新文创”助力文化软实力发展
当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富国强之时,整个世界对于中国的好奇也日益强烈,他们渴望着了解中国,而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了解是核心之一,与此同时,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只是,它还未被更好地开采和推广。
其实在许多时候,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仍旧停留在很久之前,在产业大会上,程武讲述了一段从陆川那里听来的故事,陆川在美国时,曾感受到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熊猫或者笼统的‘功夫’上面,过去的中国文化符号成功如“熊猫”“功夫”风靡世界、流行多年,但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符号的打造似乎也暂停于此,许多年过去了,中国尚没有更新和更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出现,这是文化发展当下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比之下,今年5月《复仇者联盟3》在中国上映期间,这部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首映日票房达到四亿以上,票房占比高达95%,当日排片接近七成;前不久世界杯期间,日本踢平塞内加尔之后,双方球迷一起搭着肩共唱《海贼王》的主题曲《we are》,非洲小哥也能够把日文歌唱得那么流利,这些外来文化符号畅行的故事都曾戳到程武,同样也戳到每一位文化产业从业者,当其他国家的文化符号全球流行,并年复一年地创造着巨大经济收益和文化财富时,我们该怎样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是问题,同时也是机遇,因为有空缺,才更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腾讯在今年4月的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正式提出“新文创”的构思。
所谓“新文创”,简单地说,就是在新时代下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它是“泛娱乐”的升级,其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程武看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企业的机会,产业的机遇,其实也是国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新文创”战略布局四点核心要义
态度决定 IP发展风向
其实,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可以看出,腾讯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考和行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已经提出《关于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打造数字文化中国的建议》等建议,他指出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动漫、文学、影视、音乐等崛起共生,应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促进文化产业内部、产业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生态化协同化发展,建设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价值广泛的“数字文化中国”。
“数字文化中国”自然离不开一个个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那么,腾讯到底将如何助力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文化符号呢?拍sir以为,态度至关重要,一个是看待IP的态度,一个是打造IP的态度。
首先关注IP的价值观,关注IP文化价值的承载。结合全球流行文化符号文化发展现状和自身输出文化情况来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除了具备人类共同的正向价值观之外,也都是根植于各自民族文化传中之中,如美国的超级英雄,英国的“哈利·波特”,日本的“火影忍者”等。
在此方针之下,腾讯影业也正在积极推动典型中国文化IP的孵化和运作,例如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古董局中局》,主要讲述以古董鉴宝为核心的悬疑故事,潮流的文本包装形式便于其更能与年轻人产生共振,而包装内的核心则是独属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时代风貌。就像程武所说:“文化的背后,其实都是情感。而情感凝聚的,其实就是文化。”这才是IP的力量,也才是文化发展当中IP打造的正确方向。

▲《古董局中局》预告海报
其次,保持耐心,更加持续、长线的塑造IP。对于这一点,程武也解释说:“真正的耐心不是简单的态度,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长线、系统构建IP的机制。”如同漫威打造的电影宇宙,日本公司常用的 “制作委员会”协作机制,中国也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IP打造之路。
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腾讯也正在通过打造《庆余年》来实践这样的IP打造方法,以小说原作为基础,通过电视、电影、游戏、漫画的多维共生,对这个IP进行全产业链且有节奏的同步开发。

▲《庆余年》预告海报
最后一点,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成长。当诸多国外文化符号在中国市场流行之时,除了给我们提供警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走出去”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一步,内外兼修才是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而影视,可能是最容易实现走出去的形式之一。
由此可以推测,影视业务在腾讯整个“新文创”生态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甚至是能否打造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关键一步。

影视业务不仅是“新文创”思路核心
更是文化发展关键
无可否认,在整个文化产业语境下,影视行业是其中最朝气蓬勃和潜力巨大的要员之一,因为影视作品具有远超于其他文本的天然优势—足够大众化,而且在全球当下的文化竞争态势中,影视也往往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说一个最俗但也是最经典的案例,迪士尼的成功之路。其实在迪士尼没有大批量生产电影之前,迪士尼无论是财力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今,而迪士尼现在之所以可以达到“称霸”之势,这与其大力发展影视业务有必然关系,正是影视业务的崛起更进一步奠定了迪士尼的江湖地位,同时迪士尼出产甚至可以代表一大类的美国文化符号。此外,回想如今风靡全球的漫威超级英雄,在被拍成电影之前,其实也并不具备如今这般庞大的影响力。
反观中国文化领域,“功夫”这个文化符号走向世界也是通过影视作品达成的,李小龙、成龙等电影作品输出海外,全世界的观众都是通过功夫电影接触并喜爱上中国武术。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影业也在广泛布局内容,今年4月便首次推出“时代旋律”“东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国科幻”“国际探索”五大文化产品系列,具体产品上,除去上文中提到的《古董局中局》《庆余年》,目前还有《藏地密码》《拓星者》等多个项目正在进行中。

“新文创”是指导思路,也是企业责任的一种体现。如产业大会上,程武所说:“只有我们共同保持责任自觉、文化自觉,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平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真正打造出具备全球影响的中国文化符号;才能真正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做出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方向对了,只要坚持,总会抵达目的地,在“新文创”生态下,腾讯影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