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目的舞美设计,此起彼伏的粉丝尖叫,随着“我是《明日之子》第一季最强厂牌毛不易”这句开场,《明日之子》第二季的首场直播,也是见证“九大厂牌”诞生的一场比赛在8月3日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看完这场比赛之后,小官发现相较于第一季,《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升级不仅是全新的舞美,全新的星推官加盟,和全新的九大厂牌及全新赛制这么简单,而是《明日之子》全新品牌升级后的全方位展示。单就舞美上说,这已经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三次升级舞台,从新手战到升级战,再到最终版的舞台设计,每次升级都有耳目一新之感。与以往我们看到的综艺节目相比,《明日之子》第二季整个舞台效果更加炫酷,充满了科技感与未来感。在此之下,也体现着“明日之子”的深层品牌内核:寻找能够引领未来潮流的音乐偶像。

《明日之子》第一季在2017年以41.8亿的播放量佳绩稳居视频网站节目播放量榜首,成为现象级网综。《明日之子》第二季依然跳脱出了它的舒适区,将品牌全面升级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并把《明日之子》自身视为一个品牌IP加以运营。

从“硬件”到“软件”,实现《明日之子》品牌全面突破升级
又一个夏天来临,《明日之子》第二季如约而至。但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不仅仅是李宇春、吴青峰、华晨宇、何炅、杨幂、毛不易等众明星的加盟,以及全新的“明日之子”少年们,同样吸引我们关注的是第二季全新升级的品牌战略以及视觉语言。

《明日之子》定位为一档原创音乐梦想加速节目,在茫茫人海中挖掘到那些为未被世人发现的“独一无二”的“音乐天才”,让这些来自不同圈层,代表多元价值的选手去积极碰撞,让他们的才华得到极致展现,最终选出能够引领时下潮流、为年轻人所喜爱的“最强厂牌”。
基于这一品牌定位,《明日之子》第二季对视觉品牌做出了进一步的升级。在继承第一季橙色这一品牌色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饱和度,使之更具冲击力,更加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感受,同时这种日常中不太常见的高饱和橙色,也更具“未来感”,与明日之子寻找“未来偶像”的定位相契合。

在整体视觉呈现上,则始终围绕圆形花火这一品牌图形进行延展。从对外推广的海报、节目的字幕、舞台背景动效到选手们的胸牌,圆形花火的元素始终有所呈现,而圆形花火象征的正是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每一种烟花造型就如同拥有不同才华的年轻人,互相绽放,彼此照亮。

而在舞台设计方面,经过“新手战”和“升级战”,在本周的九大厂牌诞生战中,代表“终极版”的舞台,与前五期相比,呈现出鲜明差别性。在本周举行的九大厂牌诞生战中,九大厂牌选手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圆形舞台,得票高的选手和得票低的选手之间舞台效果和运用的技术要素都是不一样的,这在视觉上能够明确表现竞争紧张感,也与《明日之子》第二季提出的“一战到底”的品牌赛制不谋而合。

从节目内核层面来讲,这一季的slogan从“就这样唱”升级为“带领、冲撞、正流行”。看似简单的词语变化,其实更多体现的是其品牌价值观的调整与升级。所谓冲撞,不仅是不同潮流趋势、音乐类型之间的碰撞,更是多元价值观的碰撞、文化圈层的碰撞以及现在与未来的碰撞。通过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引领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趣点,从而产生出真正属于年轻人当中的“正流行”。这在已经诞生的九大厂牌选手身上,体现得一览无余。代表次时代网生力量的斯外戈、代表嘻哈冲撞的黄翔麒、代表独立音乐生态的蔡维泽……都将在这个夏天,为代表正流行的“最强厂牌”冲刺。


从七亿招商到与实体品牌跨界合作,《明日之子》品牌已具多重商业价值
《明日之子》这个品牌就像一座“宝藏”,只要深度的挖掘,它总能给你不断制造惊喜。腾讯视频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曾对《明日之子》做过这样的评价。
在商业价值方面,《明日之子》第二季在招商时就曾给我们制造过很多惊喜。华润雪花勇闯天涯superX以2亿总冠名《明日之子2》,创造了网综总冠名最高纪录;综合IP授权、音乐版权、用户付费、衍生品开发等领域,都让《明日之子》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综艺IP。
而如今这座“宝藏”品牌又制造出了新的惊喜——把《明日之子》作为品牌IP与国内最大的潮流玩具IP综合运营服务平台泡泡玛特携MOLLY一起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跨界合作。
《明日之子》第二季与泡泡玛特一起推出的“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选了身着宇航服的Molly形象,并选取《明日之子》的全新品牌色,并且在其中加入明日之子LOGO及音乐元素,把《明日之子》品牌呈现出的未来性、科技感、潮流性通过这次与潮流玩具的跨界合作呈现出来。

促成《明日之子》与泡泡玛特合作的契机何在?
首先,《明日之子》选择与泡泡玛特一起跨界合作的原因是基于其对跨界合作这一流行趋势的把握。在如今90后、00后的心中,新鲜、有趣的品牌跨界合作成为了打动他们的新形式。跨界,正逐渐成为品牌寻求突破的关键词,所以我们看到过网易云与酒店一起跨界合作开主题酒店,《王者荣耀》和苹果合作推出定制版iPhone7/iPhone 7Plus,adidas联手保时捷共同打造3D打印超轻量跑鞋等一系列成功的跨界合作案例。
而在这些成功的跨界合作案例背后,总是和目标消费群体一致分不开。而这也恰恰是《明日之子》品牌与泡泡玛特品牌及潮流玩具消费者所共有的特征。
《2017微博视频白皮书》曾发表过这样一组数据:《明日之子》第一季中16-20岁的人群占比高达37.99%,可见《明日之子》品牌身上具有着强大的能够吸引年轻化受众关注的特质;而根据天猫2017年发布的理想生活五大趋势中,手办的年销量超过2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兴趣买单,潮流玩具已成为潮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在这其中泡泡玛特旗下的Molly更是创造了年销量超过一百万个的成绩,甚至在今年STS的竞拍舞台上,两个珍藏版Molly最终拍出了16万元的高价。可以说,在潮玩界,Molly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甚至,在今年STS的竞拍舞台上,两个珍藏版Molly最终拍出了16万元的高价。可以说,在潮玩界,Molly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

Molly的设计师kennyswork微博分享斯外戈与Molly的合影
而基于共同目标群体所用心打造的“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自然发挥了1+1>2的效果。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当“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公仔出现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观众视野中的时候,俨然已经收割到了《明日之子》第二季观众们的心,使泡泡玛特在原有潮流受众的基础之上,能够吸引到更广泛的综艺观众的关注。而通过“Molly明日之子限定款”与《明日之子》第二季九大厂牌之一的斯外戈互动后,又以Molly与斯外戈形象相似,创造了自带传播属性的话题。

对于《明日之子》来说,这次合作也标志着《明日之子》这个品牌突破综艺IP的局限,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商业化价值的独立IP,具有了独立品牌的意义和价值。

当其他综艺节目还在苦于何种内容才能打动用户,使网综成功出圈的时候,《明日之子》已经采取了更加高层次的打法——与潮流玩具跨界合作。通过这次合作,使品牌打入潮流玩具Molly自身所拥有的年轻受众群体内部,在他们中产生口碑和影响,成为其打破综艺圈层,打入潮流文化圈层内部、增加年轻用户好感、增加《明日之子》品牌在潮流文化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为精准挖掘更多潜在的垂直向用户赋能、为《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出圈”助力。

同时,这次合作也为《明日之子》品牌赋予了更多元、更广阔的商业价值,使其与实体品牌的合作不再停留在综艺冠名、广告植入这个层面,而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IP与其他调性一致的品牌一起去创造更多的IP授权产品。
把网综当做独立品牌来运营,这种思路在网综的营销上还属第一次,或许这就是成熟、原创的《明日之子》品牌所独具的特质,而未来这座“宝藏”还会给我们创造什么惊喜,我们不妨一起期待。
欢迎订阅“首席娱乐官”,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