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是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漫威电影宇宙的简称,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漫威内部高层的斗争,决定不再为他人做嫁衣的漫威自2008年开始MCU的建设(随后被迪士尼收购更是如鱼得水,毕竟这个大腿真的粗!),现如今已经拍摄了3阶段共19部电影,如果包括暂未在国内上映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那就是20部。下面,就让我们从IMBD评分和票房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回顾这10年中这19部作品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内容较长!建议收藏阅读!)此文也可以当成漫威入坑观影序列阅读!
漫威影业10年MCU公司高层及主要演职员大合影
MCU第一阶段作品:这个阶段主要是漫威先拍各个超级英雄的独立故事,在各部影片中穿插细节以及埋下相关的伏笔,为后期拍摄复仇者联盟做好铺垫,这样各部影片的设定和步调都是统一的,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漫威世界观。
1.《钢铁侠》(2008年)这是一部漫威已经孤注一掷的电影宇宙开山之作!抵押了10几个漫画角色,只为了开启MCU。当年的唐尼因为负面事件也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就是这样的组合,产生出了妙不可言的化学作用!IMBD评分7.9分,全球票房5.85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18亿,海外市场2.66亿。(制片成本1.4亿美元)

钢铁侠1

钢铁侠1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2.《无敌浩克》(2008年)流传的是是非非太多!不知道是诺顿看不上漫威,还是漫威看不上诺顿,反正将来我们估计是看不到诺顿出现在漫威的任何角色了。个人意见诺顿这种演员实在是应该冲击奥斯卡奖项的,而不是走这条路线,相反,后续从诺顿换成马克叔之后,绿巨人这个角色反而增添了不少欢乐!IMBD评分6.8,全球票房2.6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1.34亿,海外市场1.28亿。(制片成本1.5亿美元)

无敌浩克

无敌浩克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3.《钢铁侠2》(2010年)钢铁侠2给人有种为拍续集而拍续集的感觉,口碑明显下降。只能说它就是一部严格按照商业模式运作的产物,反派牙签糙男鞭索和ZZ军火商汉莫估计也是漫威反派中数一数二的醉人组合,剧情弱化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重点在于对后续复仇者联盟的铺垫,黑寡妇,独眼龙富瑞,寇森探员,美队的盾牌,包括结尾彩蛋预示雷神的出场。IMBD评分6.8分,尽管如此全球票房仍然拿下6.2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12亿,海外市场3.11亿。(制片成本2亿美元)

钢铁侠2

钢铁侠2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4.《雷神》(2011年)如果说前两年由钢铁侠一人扛下大梁,那么2011年钢铁侠开始不寂寞了,雷神下凡了!可是广大观众好像对这部漫威版的修仙电影不太买账,尽管雷神的阵容不可小觑:知性美女娜塔莉波特曼,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美男子抖森,破产姐姐MAX。可是大家的关注点却跑到了雷大锤的肌肉和狂炫吊炸的特效上去了,呃.....IMBD评分7分,全球票房4.49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感觉不太买账只有1.81亿,海外市场2.68亿。(制片成本1.5亿美元)

雷神

雷神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5.《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2011年)作为米国人最经典的超级英雄,为什么要等到复仇者联盟要来之前才出现呢?那是因为!压轴嘛!大牌总是最后出场,可是感觉观众可能再看惯了钢铁侠BIUBIUBIU和雷神的BOMBOMBOM之后,对电影中格局和特效并没有那么宏大和炫酷的二战场景并不太买账。而且和前两位一个无敌有钱还有酷炫装甲武器的妮妮哥。另一个是仙宫肌肉能上天下地用着喵喵锤的高富帅王子,美队布鲁克林出身的小矮子就有点...差距了(虽说后来也变身高壮帅了)。IMBD评分6.9分,全球票房3.7亿美元,其中美国本1.76亿,海外市场1.93亿。(制片成本1.4亿美元)

美国队长

美国队长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6.《复仇者联盟》(2012年)复联1作为漫威MCU第一阶段的终结,各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一次集合了6个超英在纽约街头大战洛基带领下来袭的奇瑞塔大军(话说纽约真的是个倒霉悲催的地方,都被轰炸多少次了都?)两小时几乎从头打到了尾,各种特效,幽默吐槽,所以第一阶段的终结,漫威影业终于收获了一部评分8以上的电影!IMBD评分8.1分,全球票房爆发到了15.18亿美元,其中美国本6.23亿,海外市场8.95亿。(制片成本2.2亿美元)

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MCU第二阶段作品:这个阶段主要是漫威开始深耕细化已经在第一阶段出场的超级英雄的故事细节,并且添加了两个独立超级英雄及团队的故事。
7.《钢铁侠3》(2013年)“精神病人”妮妮在钢铁侠3中展示了40几套限量版本的欧美版本的机械圣斗士圣衣,在片尾也插入了铁人1到3的片段,难道这也是预示着钢铁侠系列的完结了吗?(什么中国元素滑稽君就不说了,那些是为了强行刷存在和刷广告的没有意义可言)总是感觉如果铁人系列就这样结束的话,有点草率啊!但是自从复联1成功聚拢人气之后,漫威影业的吸金能力是与日俱增,钢铁侠3全球票房轻松刷到了12.14亿美元,其中美国本4.09亿,海外市场8.05亿。(制片成本2.亿美元)

钢铁侠3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8.《雷神2:黑暗世界》(2013年)这是漫威版桥琼瑶电影第2部,总结网友的精辟言论:雷神1是《爸爸再爱我一次》,妇联是《弟弟再爱我一次》,那么雷神2一定就是《哥哥再爱我一次》了。再一次王大锤被LOKI秀了一脸,片中穿插的THOR和LOKI的化学反应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个观众的笑点,这也许就是漫威日趋成熟的制作体系下的必然结果吧。第二部的人气显然比第一部要高出一些,虽然风评一般但这也是一种进步。全球票房6.44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2.06亿,海外市场4.38亿,显然还是海外市场好赚钱!(制片成本1.4亿美元)

雷神2:黑暗世界

雷神2:黑暗世界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9.《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2014年)美队2是不少非原生漫威粉入坑的一部电影,也号称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中截止目前最好看的一部。真的吗?美队2的节奏明快。从一开始的富瑞被刺杀到美队在电梯里里的打斗,九头蛇多年的渗透导致一夜之间神盾局的分离崩析,美队2制造的格局足够大,已经不是单纯的和反派好基友巴基之间的对抗,而是上升到了政治博弈。美队也凭借在剧中的各种超神演绎成功上位,彻底坐稳目前复联3巨头的位置!IMBD评分7.9分,全球票房7.14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2.59亿,海外市场4.54亿。(制片成本1.7亿美元)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

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0.《银河护卫队》(2014年)其实银河护卫队的名字应该改为“逗比护卫队”更贴切!这是漫威影业开始逐渐开始转型的一个系列,或者说也是向“大佬”迪斯尼做出的一种妥协。银护的剧情倾向低龄化,片中的角色不论正派反派均头脑简单。打斗场面颇多。其中最体现漫威有钱任性的,绝对就是请来速度与激情的大咖范迪塞尔来就只为了说一句台词:I AM GROOT!但无疑,这一改变同样是成功的,漫威由此收获了更多年龄段的观众的喜爱,IMBD评分8.1分也追上复联1,全球票房7.7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33亿,海外市场4.4亿。(制片成本1.7亿美元)

银河护卫队

银河护卫队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1.《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年)应了十个续集九个软的老话,复联2的表现确实是不如复联1所带给我们的精彩和意外,奥创没有原作中的强悍表现(奥创:这可是奥创纪元啊!为什么我那么弱?),漫威电影只能说有时候真的系列化和计划化,绞尽脑汁的是怎么把复联2和美队3啊,雷神3啊,黑豹这些接下来的超英独立电影进行接轨穿插,剧情着实是弱化了很多,这里有点类似于出现在了钢铁侠2当中的情况!不过还好,复联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成员:绯红女巫,她哥哥快银就有点惨了...但此时漫威的吸金能力已经停不下来,尽管IMBD评分只有7.4分,全球票房仍然保持在了14.05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4.59亿,海外市场9.46亿。(制片成本2.5亿美元,)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2.《蚁人》(2015年)在MCU第二阶段结束之前,漫威高层感觉观众已经对一众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拯救宇宙这种情节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于是乎找来了有一定搞笑功底和亲和力的保罗路德饰演2代蚁人一角,轻松幽默,路德在片中完美的饰演了一心为了挽回女儿,接地气又滑头的超级英雄。IMBD评分7.3分,全球票房5.19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1.8亿,海外市场3.39亿。(制片成本1.3亿美元)

蚁人

蚁人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MCU第三阶段作品:距离MCU第一个10年越来越近。漫威影业对于整个电影宇宙的推进速度速度也非常满意(主要是对海外市场的吸金能力非常满意吧!)从2016年起,漫威影业也进入了高产期!
13.《美国队长3:内战》(2016年)被称为复联2.5的美队3绝对不是浪得虚名,除了大锤和绿胖这两个绝对重量级选手没有参与以外(主要是怕一众英雄撕逼时不公平!)其余英雄全部参与到了该片当中,该片的看点就:反派太弱!我们自己内部来个超级撕逼大战!美队3嘛,剧情当然是一如既往围绕着美队在转,美队前女友卡特特工在翘辫子之后,美队除了和13号特工搞搞暧昧,就只剩下巴基这个好基友了,而反派泽莫(我怀疑他就是编剧本人!)处心积虑告诉钢铁侠妮妮,你爹就是巴基杀的!干他啊!由此,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复联2.5就在一众超英的撕逼中开始了!最终受害者“战争机器”弄了个半身不遂。整个影片也是从人性的角度对复仇者联盟的战斗目的进行了改动。结果就是:观众很买账!票房甚至逼近了钢铁侠3的12.14亿美元!IMBD评分7.3分,全球票房11.5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4.08亿,海外市场7.45亿。(制片成本2.5亿美元)


14.《奇异博士》(2016年)卷福的好基友都来漫威了,卷福本人怎么可能不来?那肯定就是可以无限续杯的奇异博士了哈!(话说你是要可乐呢?还是要啤酒呢?)这也是英伦又一男神的加入,开始来了一个开车不要玩手机的公益广告之后,切入主题。虽然说博士本身是带着私心去学习法术的,但是因为自身原来职业原因和心存善念的缘由,成为魔法师仍然为人类的命运所战斗!总的来说,这股英伦风再次冲淡了一些漫威电影的爆米花气息;IMBD评分7.5分,全球票房6.77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2.32亿,海外市场4.45亿。(制片成本1.65亿美元)

奇异博士

奇异博士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5.《银河护卫队2》(2017年)老司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亲姐姐好呢?还是干姐姐好?那么到了漫威银护2里边,就变成了亲爹呢?还是干爹好?(家庭伦理剧开始上映)。银护2必须还是一部逗比为主旋律的电影啊,这是一部欢乐的电影,但俗话说乐极生悲啊对不对,银护2的悲剧也是静悄悄突然给你一下那种。在星爵大义灭亲干死自己的亲爹之后,勇度也死的猝不及防。悲喜交加之际,这时候我们才慢慢发现.....灭霸正悄然向我们靠近!虽然IMBD评分7.7分比较前作有所下降,但是全球票房8.6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89亿,海外市场4.73亿。(制片成本2亿美元)

银河护卫队vol2

银河护卫队vol2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6.《蜘蛛侠:英雄归来》(2017年)不知道是日本仔索尼良心发现,还是被迪斯尼这个行业大佬的气势所威慑:(你不和我达成协议,我就把你给收了!)反正最终索尼是和漫威达成了协议,因此蜘蛛侠得已回到漫威MCU当中。所以这个片名 Homecoming还是有一语双关的意思。本片也是抛开了以往蜘蛛侠的那些“老相识”绿魔,沙人,而是更加关注于这只新鲜的小蜘蛛如何融入已经建设了9年的MCU世界当中。给人以一种清新校园喜剧中的MCU感觉。估计漫威自己也偷着乐,蜘蛛侠回归的第一部作品票房也获得巨大丰收!IMBD评分7.7分,全球票房8.8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34亿,海外市场5.45亿。(制片成本1.75亿美元)

蜘蛛侠:王者归来

蜘蛛侠:王者归来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7.《雷神3:诸神黄昏》(2017年)这两位没有参加内战的大咖,原来都在这里搞事情!自《爸爸再爱我一次》,《弟弟再爱我一次》,《哥哥再爱我一次》之后,雷神4部曲终于迎来了终章:《姐姐再爱我一次》,大锤也终于成长为真正的雷神!只能说雷神3已经成为继银护系列之后的搞笑担当了!漫威你真的变了!雷神你也真的变了!娱乐至死的年代,果然,谁都没法逃离.....哎,可怜的是这个叫诸神黄昏的片名。这个娱乐至死插一大堆笑话的套路貌似从银护1就开始大搞特搞了,不过,从评分和票房成绩来看,漫威还能玩够好几年这个套路!IMBD评分7.7分,全球票房8.53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3.15亿,海外市场5.35亿。(制片成本1.8亿美元)

雷神3:诸神黄昏

雷神3:诸神黄昏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8.《黑豹》(2018年)这部赶在复联3之前上映的独立超英电影,似乎存在着很多游离于电影之外的争议和言论!我们不在这里讨论那些话题,滑稽君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难道只有滑稽君自己一个人感觉片中的金钱豹长得像张耀扬吗?虽说片中瓦坎达这一国家的设定感觉存在不少的漏洞,感觉有点飘,而且黑豹不像MCU第三阶段这些年的逗比套路,还是偏向于严肃(除了黑豹的公主妹妹,经常强行搞笑!),整体氛围接近美队2,3的感觉。黑豹也是继钢铁侠2之后,7年以来第一次美国本土票房超过海外票房,同时刷新了MCU中单人独立电影钢铁侠3的12.14亿的票房记录。!IMBD评分7.5分,全球票房13.46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7亿,海外市场6.46亿。(制片成本:未收录数据).

黑豹

黑豹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9.《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年)10年MCU,终于等来了这一超级战役,灭霸也带着他的黑暗教团如约定登陆了地球,看完之后,一片哀嚎....无限战争尚未结束!各位战友不要过于悲伤,我们明年5月份还能看《复联4》呢,漫威总不可能让这剩下的一半人再和灭霸打一仗吧?这样调整下思路,是不是就容易接受多了呢。史诗一战,评分和票房自然也是史诗级别的了!IMBD评分8.7分,全球票房20,45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6.78亿,海外市场13.66亿。(制片成本:未收录数据)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IMBD评分和全球票房
10年漫威MCU票房和评分的全面分析就到这里结束了,然而在明年,复联4以及惊奇队长新的独立英雄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到时无限战争会怎样持续下去?相信漫威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明年惊奇队长和复联4将为大家揭晓谜底
本文由滑稽动漫君原创,特此声明!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