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与楚云飞这对惺惺相惜的朋友,曾经并肩作战的他们,最终对垒于淮海战场,双双负伤。
身负重伤的李云龙,命在旦夕,他最后能够死里逃生,要感谢的人很多。有拼死将他抢回送到野战医院的段鹏和战士们,有为他手术的武田医生和护士们,有为他输血精心护理他的田雨,没有了他们,李云龙可能要悲剧了。但是除此之外,李云龙还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制药厂。

在剧中,赵刚完成了策反任务准备回去,司机却要先送药去野战医院。要送的药,就是盘尼西林。盘尼西林是什么?就是青霉素!李云龙受了这么重的伤,术后必须要注射青霉素,如果没有青霉素,李云龙绝对悲剧。李云龙应该庆幸的是:这盘尼西林是真货!
自从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可谓救人无数,改写了战争史、改写了手术史、改写了医药史、改写了健康史……等等,可能这样表述并不准确,但是盘尼西林在二战时期,就是神药,无数士兵因为它而保住了宝贵的生命,得以卸甲归田洗去硝烟与家人团聚。

在早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盘尼西林的产能一直上不去导致供不应求,在黑市上是要用黄金来买!青霉素有多贵呢?在当时的黑市上是的价格是一支一条小黄鱼!还不一定买得到呢!再者,交战时期,象药品这样的军需物资是绝对禁运的,更是推高了盘尼西林的价格。
可就是在这样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不知道通过多少艰难曲折经历过多少千山万水,无论是战斗缴获还是黑市购买,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供应链”,最终注射到李云龙体内的盘尼西林,依然是真货。在这条漫长的“药品供应链”上,哪怕有一个环节有问题,李团长也会悲剧的。

那个年代,哪有什么有效的监管和回溯体系,缺乏技术设备手段的部队,又有多少能力辨别药物是否有效是否真实?就算有假药,相对庞大的用量,谁又能分辨到底是哪个批次是失效药物呢?李云龙那样的伤势最终活了过来,真的是小概率事件。
对比一下最近的热点,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