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九消寒
上周五晚,央视新闻频道以“拒绝网络低俗动漫!”为题,点名批评了B站以及其他网站、APP的低俗动漫内容,称有一些动漫甚至涉及“兄妹恋”等乱伦内容,存在严重的价值观导向问题。

B站次日随即做出回应,称已第一时间下架了疑似涉嫌有不良内容的视频,并启动复查,随后将加强用户举报反馈机制,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同时对站内内容展开全面清查。
这已经不是B站首次因内容问题被点名,而B站也不是在内容导向问题上被点名最多的网站。

2017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网络内容平台管制趋严。2017年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将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列为首要审核要素,情节、画面、台词、歌曲等都是考察这些导向的具体凭据。
网络内容生态因其主流受众的特点整体偏向年轻化、自由化,B站作为其中的代表,在内容的价值观导向问题上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查紧管,侧面反映出了国家对网生内容的社会意义有多么重视。
二次元内容鱼龙混杂,加强监管or实行分级?穿着暴露的少女,暧昧的语言和动作,有些低俗动漫甚至涉及“兄妹恋”等乱伦内容……这是B站被点名的主要原因。令人意外的是,央视新闻官微此条微博的下方评论几乎一水都是声援B站、斥责监管方的声音,原因无他,关注B站及B站相关消息的都是活跃于网络的年轻人,非B站用户对此事关注度有限,即使关注也毫无置喙余地。
数据显示,B站24岁及以下受众占比达75.2%,也就是说,拥有父母身份的真·社会人几乎完全被隔绝在B站语境之外。

B站是青少年的天堂,是父母鞭长莫及,无法参与的乐土,但乐土并不等于净土。
B站动漫资源以日漫为主,这些引进的日漫在日本本国会经过“普通级(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赏)”、“PG-12(未满12岁的少儿不可单独观赏,需在家长或保护者陪伴下方能观看)”、“P-15(限制级,未满15岁少年,一律禁止其入场及观看)”、“P-18(禁止级,未满18周岁,一律禁止入场及观看)”的严格分级,但到了国内B站,则一概变成了全年龄产品。
这些引进的动漫一部分属于成人动漫,成人动漫中往往带有大量为了吸引眼球而过度展现的情色画面,任由这样大尺度、非健康内容干扰甚至腐蚀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无疑将对他们的价值观、审美品味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维护B站者倡导动漫分级诚然有理,但分级制度在有些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出台(如韩国),有些国家则是在行业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达成的业内自律(如日本),在漫画分级到来之前,网站的自觉才是救火的近水。
既成价值观反哺娱乐生产,需监管+行业自律双向匡正二次元受众掌握了三次元世界的话语权,他们的喜好也自然破次元促成了漫改大潮。漫改真人剧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始阶段,未来影视业对漫画IP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必须警惕的是,目前的国漫市场已经出现了为迎合某些未成年人的不成熟心理,故意放大甚至扭曲内容价值观的趋势,而这些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往往不低。比看得见的尺度更应该防备的是那些看不见的潜在性导向错误,在漫改IP的挑选过程中,务必要注意此类问题。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规定:
网络视听节目中含有渲染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趣味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播出,问题严重的,整个节目不得播出。
无论是国漫还是异国漫画,最终改编成剧都需要坚持本土价值观的正确性。试想一下,一旦我国的青少年被价值观扭曲、重口味的非健康漫画内容导向了一个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方向,影视行业又将以怎样的姿势去拉回这群曾经的目标受众?

一国有一国的文娱系统,纵使有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日漫配套的仍是日剧,例如日剧漫改作品《东京女子图鉴》在日本获得追捧,但在国内却观众稀缺,即使在中国落地改编成了《北京女子图鉴》,也难以在市场和监管下实现高质量的平衡。
在我国,如果任由青少年在不加管制的网络环境里野蛮生长,未来,或价值观游离于主流之外、或内容无法实现配套的视听产品断层危机必将时常发生。
央视新闻官微这样发问:“如此动漫,你会给孩子看?”

内容创作者有些由于年龄限制,或出于自娱,或纯粹出于利益考虑去生产产品,但在与大众价值观形成息息相关的文化娱乐行业,和才华同样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
进行创作时,务必要考虑其在价值观层面所发挥的导向作用,必要时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我希望让他看到这样一部作品吗?监管是底线,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在审查之下不出错,更是为了对得起所操之业,对得起职业被赋予的社会意义。

影投人制片工场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