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金马奖的现场,黄渤被问到:为什么穿得这么随便就来到颁奖典礼?还有人嘲笑他穿的是睡衣。言下之意是黄渤穿得太随便,不尊重会场和出席嘉宾。
如果是其他人面对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回答地很尴尬。而黄渤的回答就非常精妙:"他们是客人,我是回家,怎么舒服怎么来。"接着主持人蔡康永不依不饶地来了一句:"这是我家不是你家。"
这时,连台下的刘德华都面露难色,但黄渤不慌不忙地回应:"这么多年只见过人骑马,没见过马骑人。"不仅顺利地回答了问题,还把梗抛给了蔡康永。黄渤既表现出了自己的口才,也不至于使蔡康永非常尴尬。
黄渤多次被赞赏"情商高",这是他人格魅力的一大特点。而他的高情商不只表现在回答的话语里,还在于他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等等方面。"他们是客人,我是回家,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么多年只见过人骑马,没见过马骑人"这两句话也可以回答地非常生硬,令人感到尴尬。只有从语言组织到肢体语言都安排好了,高情商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黄渤表现出来的是很高的"情绪智力",他之所以能够机智地回应他人言语中的锋芒,归根结底都是"情绪智力"推动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少会遇到非常尖锐的提问,但是常常会与其他小伙伴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被挑衅、被嘲笑、被讽刺,这时"情绪智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是像黄渤那样不慌不忙地用幽默来化解尴尬和矛盾,还是直接使用暴力回怼最后两败俱伤,这些都取决于孩子"情绪智力"的高低。
一、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绪智力"1、何谓"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定义概括来说就是认知、理解和管理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促进思考的能力。简而言之,"情绪智力"就是生活中常常被提及的"情商"。
"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够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更加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负面感受,并且能够理智地回应和对待挑衅者。
一个心理学的实验能够很好地解释"情绪智力"对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
实验者给一群幼儿每人一粒糖,并告诉他们如果把这一粒糖吃了就没有第二粒,但是如果能够等到15分钟之后再吃,则可以再获得一粒糖。孩子有不同的选择,有些孩子禁不住诱惑很快就把糖吃了,但是有一些孩子能够克制自身的情绪,等到第二粒糖的奖励。
孩子们的两种做法分别对应不同的"情绪智力",而且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缺乏情绪调节能力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弱。相反,能够坚持克制情绪冲动的孩子,更容易在长大后融入同伴群体,并且和成人互动的稳定性也更好。
"情绪智力"与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学习专注力、人群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密切相关,所以家长必须要关注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帮助孩子从小培养高"情绪智力"。
2、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绪智力"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小时候没能得到良好情绪管理教育的孩子,"情绪智力"值较低,很可能会使孩子形成暴躁、愤怒、不自信、自我怀疑等等负面性格。如果孩子的童年都是以这样的状态度过的,那么孩子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处理情绪的状况将会有更多的磕磕绊绊。
智商低的孩子常常会有以下2种表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直接发泄出去,包括打架和破口大骂,或者是把情绪憋在心里,时时选择隐忍退让。孩子一旦习惯于这种情绪疏离模式,就会沉浸于错误的情绪处理行为,在长大之后就会形成各种负面的性格和情绪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然而在让孩子上补习班、去活动课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孩子情商教育。白岩松曾经说过:"成绩很重要,但除了好成绩,别的能给孩子什么!"
成绩好当然重要,但是只有高智商而"情绪智力"缺失,那么孩子很容易成为"思想上的矮子"。
能打开成功之门的不只是成绩或智商,"情绪智力"是更关键的钥匙:
"情绪智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情绪变化,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乐观、积极和自信等等的优点。
其次,高"情绪智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拥有高"情绪智力"的孩子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社交场上获得他人的青睐。
在这,"情绪智力"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和成熟,一个懂得调节情绪的孩子,会拥有更加成熟的心智和完整的认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外界。就算是遇到挫折也能越挫越勇,逆流而上。
二、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帮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情绪没有颜色,但是它能使孩子的内心更加绚丽多彩;情绪没有体积,但是它能帮助孩子用敞开的胸怀与拥抱世界。家长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帮助孩子变为情绪的主人,而非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1、教育孩子多从正面看待世界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是痛苦,而"情绪智力"与孩子的抗挫能力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就必须要让孩子懂得面对挫折,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教育孩子多从正面看待世界,建立一个正面的情绪系统。
如果孩子只看到消极悲观的一面,那么孩子的认知很可能会被片面、扭曲的理念颠覆,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不敢、不愿意去改变。
2、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时常会"情绪失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不知道怎么解数学问题,所以他就变得很焦躁,还可能会因此崩溃。 这就导致孩子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而压力能够阻碍孩子思考和调节情绪。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孩子觉得这个问题有"解",或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困难,那么孩子就会用一个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3、家长学会情绪调节,给孩子作榜样
"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而孩子最初的"情绪智力"只是从家庭教育中来的。因为耳濡目染,所以孩子很容易会沾染上父母的一些坏毛病。如果父母本身情绪就非常暴躁,那么孩子就难以学会调节情绪,常常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与父母相处。
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陪伴孩子,那么孩子不必刻意学习也能够慢慢学会控制负面情绪。
-
小s女和儿合体登封,复制粘贴的高级感,我却被二女儿厌世脸吸引 -
郑爽自曝初恋不是张翰,坦言是在小学,再次稳登热搜榜第一 -
戏子没了,老科学家收入就提高了吗? -
朱茵7岁女儿长大啦!小眼睛长相受争议,被指完美避开妈妈基因 -
大病险被截肢,她离开共事16年所属社,欲唤醒自己寻求新突破! -
32岁倪妮太疯狂,穿西装露打底bra参加活动,雪白“马蜂腰”抢镜 -
陈伟霆现身美容院,发际线后移似头秃,晒翘臀被起名北京卡戴珊 -
杨洋动作戏是怎么练成的?原来得先拜个成龙这样的好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