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旦被老师贴上标签,就很难改变彼此对立的关系,但无论在什么环境底下,父母都可以决定要把孩子引导成遵守规矩的天才?还是冲撞制度,创造规矩的奇才?
即使在如此开放的年代,冒出一个成天制作火箭模型,说要去月球冒险的老师,你会愿意将孩子交给他去带领吗?
在网上看见一句话:‘别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教导现在的孩子,去处理未来的问题。’
既然如此,冒出一个想去月球探险的老师,会很蠢吗?其实不蠢,因为当大家都还把‘烧腊烛’当成生活日常时,在国外已经有群爱作梦的神经病,废寝忘食的研发电力和电灯泡。
所以,无论生长在什么年代,父母亲和老师都面临一个抉择,就是我们打算把孩子教导成遵守规矩的天才?还是冲撞制度,创造规矩的奇才?
前者,很容易引导,因为这些小孩既听话又顺服,但后者,则需要无时无刻接受挑战,甚至连蹲个茅厕,都会有群学生冲进来,讨论要是能够坐在白色的小桶子上,压下一根杠杠,就能有人帮忙喷水洗屁股的话,该有多好。
其实无论是守规矩的天才,或者是调皮捣蛋的奇才,孩子适合朝哪个方向发展,是打从他一出生就被基因决定好的,只不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能让管理更方便,所以干脆统统塞进学校,把各式各样的孩子改造成一模一样。
为了抵抗这种病态,从幼儿园开始,笔者就坚持将‘别太早补习,快乐长大最重要’的理念,贯彻在大儿子身上,但如今升上初中二年级的下场,是生物、自然方面表现优异,数学、英文则烂得一蹋糊涂。且由于班主任是很爱替学生说预言的那种,因此老早就将‘难以改变’的标签贴给了他。
每回考试前夕,当我问孩子‘准备好了吗?’的时候,老大总是眼神避开,轻轻‘哦’了一声。
刚开始并没有追问更多,而是用一种很舍不得的眼神和微笑看着他,心想:青春期的感觉一定很诡异,对吧?爸爸也曾经和你一样,既害羞又容易闹别扭,特别是‘读书’这回事儿,当被某某老师贴上标签,就会干脆放弃。
而且打死都不会去找老师问问题,因为下了课,如果没和其他人打屁聊天,反而走去问问题的话,大家会不会在私底下说:
‘天啊!这傢伙居然在用功读书?然后假装成母亲的声音。‘哎呀呀!儿子…妈妈好感动…’
那天晚上,问道:‘孩子,你应该很讨厌上学吧?’
‘没有,我没有讨厌上学,但为什么一定要逼我?为什么我一考不好,手机、平板就要被没收?’
听完儿子的抗议后,轻轻回答:
‘孩子,你认识你自己吗?唉,青春期是个很容易夸下海口,也很容易逃避责任,畏缩起来的年纪,爸爸之所以限制你使用手机、平板,是因为进入互联网世界,你的脑袋瓜便会停止思考,’接着,我带他走进客厅,问说:‘妈妈和弟弟们都在上网,你有观察到什么吗?’
大约等了两、三分钟之后,大儿子摆出鬼脸:
‘他们的样子好蠢,对着上个视频还未笑完,就打开下一个视频,如果几秒内发现不够有趣,就又立刻换掉。’
‘那你有觉得他们获得了什么吗?’
‘放松、废掉不是不好,而是‘你真的认识自己吗?’,你真的决定要把整个晚上花费在傻笑上?并且可以不用别人提醒,就会时间一到自动关掉屏幕?孩子,你真的认识自己吗?如果无法节制,就要勇敢承认,因为妈妈和弟弟们也是无法节制,所以才愿意被约束。’
学生一旦被老师贴上标签,就很难改变彼此对立的关系,但那又如何?无论在什么环境底下,做父母的都可以决定,要把孩子引导成遵守规矩的天才?还是冲撞制度,创造规矩的奇才?
而达成这两者的共同前提是:
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二、了解进入网络世界之后,便可以轻易的逃避问题。
三、了解过度的娱乐时光,有可能演变成加深烦恼,为日后埋下不定时炸弹。
最后,相信大环境所给予的失败与挫折,永远都能够成为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中互相倾诉、哭哭笑笑的新话题,所以千万别轻易放弃!
-
小s女和儿合体登封,复制粘贴的高级感,我却被二女儿厌世脸吸引 -
郑爽自曝初恋不是张翰,坦言是在小学,再次稳登热搜榜第一 -
戏子没了,老科学家收入就提高了吗? -
朱茵7岁女儿长大啦!小眼睛长相受争议,被指完美避开妈妈基因 -
大病险被截肢,她离开共事16年所属社,欲唤醒自己寻求新突破! -
32岁倪妮太疯狂,穿西装露打底bra参加活动,雪白“马蜂腰”抢镜 -
陈伟霆现身美容院,发际线后移似头秃,晒翘臀被起名北京卡戴珊 -
杨洋动作戏是怎么练成的?原来得先拜个成龙这样的好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