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没有厕所怎么能行呢?但是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在故宫的9999间房间当中,居然找不到一间厕所,看到这,去过故宫的小伙伴会说,我在故宫见过厕所啊,其实,如今我们看到的厕所都是后来新建的,那在古代,住在这里的皇帝嫔妃,太监宫女是怎么上厕所的呢?其实,在明清时期,紫禁城内都是有坐便器的,那时候的坐便器是用木头做的,比较小,而且还可以用手提。
坐便器有一个大碗般的圆口,上面还有用布包着的盖子,皇帝和嫔妃的坐便器就更奢华了,比如,慈禧太后的坐便器是用黄金镶边的,上面还有个U型的软垫,软垫上面用黄色丝绸包裹。如果慈禧巷一号如厕了,就会有太监扛着坐便器到房间里来,宫女有的伺候她脱衣解裤,有的拿纸巾,有的准备洗手的水,光慈禧上厕所,就有前前后后三十多人,这些坐便器会有专门的太监宫女倒到粪车里,再在晚上运出城外。一般的太监宫女,就用公共的坐便器,或者在沙土上大便,然后连沙土一起清理走。
除了明清外,其他的朝代是用厕所的,比如秦朝,他们在下面养猪,人在上面如厕,这样就可以给猪吃掉,但是猪圈的味道还是很大。唐朝的厕所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盖一间小木屋就可以了,但是无法及时清理,茅房往往臭不可闻。那么为什么紫禁城没有建造茅房呢?其实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排污系统,可以解决厕臭不可闻的问题。紫禁城是皇帝生活的地方,他当然不希望到处臭烘烘的,所以就想到了用坐便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在故宫走遍了,却不见一间厕所的原因。明清人发明的坐便器不仅能解决上厕所味道难闻的问题,还免去了修建厕所的工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