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和正常孩子发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家长通过长期不断的干预训练,才能让孤独症孩子取得进步,才有可能越来越靠近正常孩子。对于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够看到孩子进步。
我们经常听到机构老师说,“您孩子进步很大”,可是我们自己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进步呢?
01
保持良好心态
孤独症是一种伴随一生的先天性疾病,因为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甚至这个病还有可能出现退化的现象,当家长得知孩子患有孤独后,往往变得焦虑、烦躁,对孩子过度关注。
在过度关注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就会导致家长不能保持客观的心态,比如当孩子本来进步了0.5cm,但家长却想让他进步5cm,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幅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这就会因为孩子进步太小,而抹杀了孩子进步的事实。
因此,在观察孩子是否进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02
不要盲目攀比
作为家长,心理经常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特别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
比如一个孩子,他以前不会仿说,现在会仿说了,本来进步了,但是家长会看到他周边的孩子本来也不会仿说,现在却会用语言进行交流了,那家长就会觉得那个孩子进步快,自己的孩子没有进步。其实这不能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进步,只是比那个孩子进步慢一些。
所以,如果家长出现这种比较的心理,给孩子的评价往往也不是客观的。
03
控制自身情绪
当家长看不到孩子进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情绪变化和波动就会影响家长的客观判断。
人都有主观的一面,家长随情绪变化而做出的判断都是非常主观的,不客观,所以我们家长要注意一点,我们的孩子是否进步,不是以你主观判断为主,也不是以你说的为主,而是要看客观事实。
比如:你的孩子本来一个音也不会说,现在能说一个“啊”,是不是进步?是进步。你的孩子本来不会提问,现在会提问了,这是不是进步?是进步。
04
制定标准的测量方法
在MUST孤独症行为引导技术中,我们要求家长给孤独症孩子做康复训练的时一定要注意去收集数据,要给孩子的行为做一个准确的测量,且变化的趋势是朝着我想要的趋势发展,那就证明这个孩子的行为是不断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的。
比如说,这个孩子单脚站,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是零,但经过训练之后,孩子单脚站能够有0.1秒,后来又到0.5秒,1s,5s……1min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孩子在不断地进步。
数据是客观的,科学的,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在不断地进步,一定要做一个准确地行为测量,通过测量的数据来进行对比,来做出判断。
—— 总结 ——不管我们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要依据一个数据来说话,我们一定要给我们的孩子做一个行为的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来做出判断,这样我们就能客观地知道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如果是进步,说明这段时间,我们干预效果是有效的;如果孩子退步,我们对孩子的干预手段可能进行调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