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电影逐渐成为了口碑的保证。从2015年《我的个神啊》,到16年《脑残粉》,再到17年的《摔跤吧!爸爸》,三部电影均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从这个时间规律来看,印度电影似乎每年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大惊喜。那今年的惊喜是哪部电影呢?从目前来看,很可能会是这部即将在10月12日上映的《嗝嗝老师》。
印度电影总是喜欢关注现实,但在现实的基础上又能实现很好地观赏性,平衡好这两点很难得。顾名思义,《嗝嗝老师》讲述的是关于一位老师的故事,要知道教师节刚刚过去,所以这部影片将占有一定的天时。而这个嗝字,则是代表着这位老师有“打嗝”的习惯,这是缘于她患有一种名叫Tourette综合症的疾病,这种设定为影片注入了一种人文关怀,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更加丰富与励志。
以奈娜老师的角度来说,整部影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她需要解决三道难关,首先是自己这一关。电影的开篇是由她进行的一场面试开始,在这场面试中她不停地打嗝,场面既尴尬又滑稽,有一种喜剧的即视感。这样的处理非常高明,使人可以在放松愉快的情绪中进入她的故事。从面试过程来看,眼看就要失败时,但她却向三位面试官普及了自己的病症,教会了他们新的知识。这说明了奈娜与生俱来就有着一种成为老师的天赋与能力,有逆向思维和创造意识,在之后的剧情中她将成为一个打破常规的先锋型老师。
从自己内心的这一关来看,Tourette综合症并没有打倒她,相反她早已适应了这种状态,甚至可以保持乐天的态度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内心非常强大。
由于这所学校急需教师,所以校方领导决定破格录取奈娜,于是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二关,那就是如何与学生们相处。她所教的班级被称为F班,学生都是来自贫民地区,在这所贵族学校显得格格不入的他们变得叛逆不羁,如何改造好这群坏孩子则成为奈娜老师必须完成的功课。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群孩子面对的外部世界与内心状态是和奈娜一样的,他们都是不被主流所认同。于是,奈娜不破不立地选择了新型的教育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寓教于乐,快乐学习。这样的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力冲击,这加剧了奈娜与校方的矛盾。
这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会让人想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同样产自印度的经典电影。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兰彻就是用放飞自我的方式学习,并与同学、老师以及整个教学制度进行对抗,《嗝嗝老师》中的奈娜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优秀的电影总会有很多共通之处。最终,在奈娜的教导下F班成功逆袭,其中一人还拿到了第一名,这不仅证明了奈娜在教学方式上的尝试成功,更加讽刺了现有教育制度的固步自封,与校方其他教师的思维僵化。在这个过程中,奈娜也与学生之间培养出了如亲人般的情谊,这点很令人动容。
你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并没有那么简单,接下来将迎来的是整部影片最高潮,最好看的一场戏。当F班最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又被诬陷其抄袭,之后又再次反转出原来是A班的某学生设计陷害,整个剧情跌宕起伏,让人看得如坐过山车般过瘾。当然,最出彩的还是最后A班老师将这个锅背了下来,并说出了:没有差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他的整段演讲非常具有感染力,在不动声色中让人感触到了一种雷霆万钧之力,这种震撼感丝毫不弱于《闻香识女人》中最后阿尔·帕西诺那场振聋发聩的经典演讲。不得不说,这场戏完全能称得上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真正是将主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韩愈的《师说》曾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看来,这三个层面是分开的,是逐步提升越来越难的。做到后两层者可称之为老师,做到第一层者可称为导师,老师常有而导师不常有。在电影《嗝嗝老师》中,女主人公奈娜就是这样一位导师型的角色。相信大家看完影片后会像我一样喜欢上她,喜欢上这部电影。